九、疳積
本病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的小兒,以嬰幼兒多見。系由小兒脾胃虛損,運化失宣,胃腸吸收功能長期障礙,而導(dǎo)致的營養(yǎng)不良,形體贏瘦,影響發(fā)育的一種小兒慢性疾患。是兒科四大證之一,
臨床特點:面黃、肌瘦、腹部膨大、青筋暴露、毛發(fā)稀疏無澤、并有日鼻潰爛,骨軟筋縮等為主癥。
1、荔枝核2-5克、雞內(nèi)金(焙干)30克,春砂仁克。上藥與曬干的鍋巴適量,共研末加入適量的糖,每日服2次,每次服12-24克。主治小兒疳積。
2、蠶蛹適量。用鹽水泡后曬干,清油炸熟或黃上炒熟審每日吃5~7只。主治小兒疳積(《奇難雜癥古方選》)。
3、南天竹葉適量。煎水代茶飲。主治小兒疳積(《奇難雜癥古方選>)?!?/p>
4、蠶蛹炒熟,調(diào)蜜吃。主治小兒疳積(《泉州本草》)。
5、土黨參1 5克,仙茅1 5克。瘦豬肉同燉服。主治小兒疳積(《福建中草藥》)。 .
6、草決明(曬干勿見火,研細(xì)末)1 20克,生雞肝<不落水)。將雞肝搗爛,和決明末9克研勻,加酒,飯上蒸熟食。主治小兒疳積。
7、葉下珠15~21克,雞、豬肝酌量。水燉服。主治小兒疳積,夜盲(《福建中草藥》)。
8、六月蛆。淘凈.入竹筒中封之,待干研末。每服3~6克,入麝香、米飲服之。主治一切疳疾。
9、術(shù)鱉子仁、使君子仁等分。搗泥,米飲丸芥子大。第服1. 5克,米飲下,每日2次。主治小兒疳疾(《孫天仁集教方》)。
10、川楝子、川芎各等分。豬膽汁為丸,水飲下。主治小兒疳積,面黃肌瘦;不思飲食(《民間百病秘方》)。
.11、臨睡時將鹽硝60,-90克用紙包好,艘入布袋縛于兒臍上。主治小兒傷食臌脹疳積(《百病丹方大壘》)。
12、胡黃連1 5克,靈脂30。克。為末,雄豬膽汁和丸綠豆大。米飲服,每服10~20丸。主治小兒疳熱、肚脹、潮熱、發(fā)焦(《全幼心鑒》)。
13、青魚膽草根3個:蒸豬肝服。主治小兒疳積;(《貴陽民間草藥》)。
1 4、淮山藥60克,雞內(nèi)金2 4克。將上藥炒黃共為細(xì)末,加入適量面粉、紅糖、芝麻,加水和成面團(tuán),烙成燒餅,前藥為10天量。日服3次。主治小兒疳積《<山東中醫(yī)雜志》198s·6)。
1 5、龍須藤根9~l 5克。水煎服。主治小兒疳積。
1 6、干九龍?zhí)俑?克,人字草6克。水煎當(dāng)茶飲;或研末同豬肝、雞肝蒸吃。主治小兒疳積(《廣西中草藥》)。
1 7、南瓜蒂12克,蘇葉6克,苦瓜根3克,炒山楂6克。水煎服。每日數(shù)次。主治小兒乳食積滯嘔吐,.
1 8、麥芽6克,山楂12克,神曲3克,魚腥草20克。水煎服。每日數(shù)次。主治小兒疳積。
l9、隔山消1 2克,茴香根6根,柿蒂6個,伏龍肝6克。水煎服。每日數(shù)次。主治小兒疳積。。
20、大種鵝兒腸3克,雞內(nèi)金3克,研細(xì)末混合。開水吞服。主治小兒積食,消化不良(《貴陽民間藥草》)。
Zl、土茯苓9克,野棉花根9克。研細(xì)末,加豬肝60克與水燉服;或米湯沖服。主治小兒疳積面黃肌瘦,肚子大、煩躁愛哭、啼哭無聲,不想吃東西,大便失調(diào),皮膚粗糙(《草醫(yī)草藥簡便驗方匯驗》)。
22、黃鱔藤干根15~30克。水煎服。主治小兒疳積。
2 3、斑鳩窩10克;合歡根10克,楊梅20克,地星宿10克。水煎服。1一日2次。主治小兒干疳。
2 4、核桃仁2個,裨曲1 2克,萊菔子.14克,紅糖6克。將藥物研細(xì)末,用紅糖熬成膏沖服,1日1次。主治?。畠呵ю?。
25、五倍子1 2克,萊菔子14克,香附子12克,食鹽20克。將藥物炒熱。用布包扎。外用熱熨中脘部。主治小兒干疳積。
26、葉開花60克?半椿子樹根60克,麥芽60克,蘿卜葉60克。水煎服0 1日3次。:主治小兒疳氣。
27、鵝不食草20克,金不換草20克,鮮篇蓄20克,苦楝皮6克。將藥物研細(xì)末,蒸雞蛋吞服。1日1次,連服半月。主治小兒疳氣。
28、枳實1 2克,生柜子6克,檳榔6克,薄荷3克。將藥物研細(xì)末,調(diào)拌雞蛋清。外敷貼臍部、足心。主治小兒疳氣。
29、大飛揚草30克,豬肝1 20克。燉服。主治小兒疳積(《福建民間草藥》)。
30、田雞(叉名青蛙)5~8只,花生油-、食鹽少許,大米1 00克。田雞去皮及內(nèi)臟,切塊,用花生油、鹽拌勻。大米煮成軟飯,待米鍋滾沸時放入田雞,以文火燜熟后食用。主治小兒疳積。
31、銀魚5 0克,山楂2 5克,谷芽50克。煎湯。內(nèi)服。主治小兒面黃肌瘦(《偏方大全》)。
32、黃連9克,使君子6克,木香1.5克。共為末,米飲空心下。主治疳積。
33、龍膽草(去蘆)、黃連(去須、炒)、青皮(去白)、使君子(去皮、炒)各等分。為末,豬膽汁和為丸,如小豆大。每服20丸,以意加減,臨臥服,熟水下,主治小兒疳病發(fā)熱(《類編朱氏集驗方3>。
34、沙炒雞內(nèi)金、炒山楂、枳殼、白術(shù)各等分量。共研細(xì)末,煉密為丸。每次服3~6克,每天2次。主治小兒困蟲積或飲食甘肥引起疳積。腹部脹大、遺尿(《中國秘方大全》)。
35、鵝不食草1 2克,小夜關(guān)門根。1 0克,隔山消12克,雞肝6克.共研細(xì)末,蒸雞肝內(nèi)服。主治小兒疳積。
36、過路黃葉12克,地柏枝1 0克,金錢草根6‘克?砂仁3。克。共研細(xì)末。日服3次。主治小兒疳積。
3 7、牽牛子20克,檳榔2 0克,山楂∞克,木香lo克。水煎,每日3次。主治小兒疳積。
3 8、雞內(nèi)金2個,白面粉1 00克,白糖少許.將雞內(nèi)金放在瓦上微火焙干,研成粉末,與白面粉、白糖加水?dāng)嚢?,如烙餅樣烙熟可食。主治小兒食積(《偏方大壘》)。
3 9、五谷蟲loo克,雞內(nèi)金S O克,三白革200克。將活五谷蟲放流水中沖洗后,與雞內(nèi)金共炙黃研末。每次服3克,每日3次,每次用三白草10克煎水沖服。,主治小兒疳積(《湖南中醫(yī)雜志》1986.;)。
40、使君子(去殼炒香)、花櫝榔各15克。共研細(xì)為末。每次9克,早飯前蒸雞蛋吃。主治因營養(yǎng)不良與藥物攻伐引起疳積,面黃肌瘦,肚腹脹病,貪食雜物-(《中國秘方大全》)。
41、活蟾蜍1只,砂仁,3克。取大蟾蜍1只,去頭足內(nèi)臟,以砂仁研柬,納入腹中,縫口,黃泥封日.炭火煅存性,候冷,研極細(xì)末。每談0.5~l-5克,每日2~3次。主治疳積。
42、蟬螂5只,白酒、食油適量。將蜱螂放白酒內(nèi)泡死,用食油炸焦。每天1次服用。連續(xù)報用至病愈。主治疳積(《中醫(yī)兒科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