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情姐談情
在當今計算機互聯(lián)網(wǎng)快速發(fā)展的時代下,盡管人們與外界的交流機會越來越多,但是,在人們之間的交往中可以使用的途徑越來越多,但是實際性的接觸卻越來越少,尤其是各種社交平臺的出現(xiàn),讓人們減少了許多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在這種不斷變化的社交模式中,怎樣才能更好的看穿一個人呢?如何能夠更好的了解自己網(wǎng)絡中的一些朋友?其實通過一些社交平臺的信息,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了解一個人,比如經常發(fā)布各種朋友圈的人,可以通過他們發(fā)布的內容,通過心理學分析了解對方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1、高先生,36歲。
在朋友的眼里,我是一個特別喜歡工作的人,也是所謂的工作狂。每天面對這樣或者那樣的工作,讓我很少有時間去做其他事情。不過,在當下很熱門的朋友圈,我還是會抽時間玩一下的。不過,在我們的朋友圈里面,一般不會出現(xiàn)其他的內容,大都跟我的工作或者工作領域的信息有關的內容。朋友們都說,我是一個很無趣的人,想要通過朋友圈看看我的動態(tài)都很難。
回復: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一個經常在朋友圈里轉發(fā)各種與工作相關內容的人,往往是工作狂,因為即便是這種社交平臺,也會被他們當做工作平臺。所以,在這類人的朋友圈中,很少有其他內容,大都跟工作有關。
2、梁女士,26歲。
在平日里,我并沒有太多的交際,經常玩玩微信或者在朋友圈里發(fā)布這樣或者那樣的信息,有時候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了,每天如果不往朋友圈里發(fā)布一些東西,總是感覺心里空空的。
回復:一個經常有事沒事往朋友圈里在發(fā)布信息的人,他們大都是沒有什么事情可做,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些人往往做事很容易沖動,而且情緒經常是很不穩(wěn)定的,這些人大都沒有什么耐心。
3、向女士,30歲。
雖然我每一都使用微信,但是,我卻很少在朋友圈里面發(fā)布信息,所以,很難理解朋友圈里的一些人,他們每天都會發(fā)布很多的信息,尤其是有一個朋友,幾乎每天都會在朋友圈里面發(fā)布自拍照,我覺得她就是太過自戀了。
回復:站在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那些經常發(fā)布自拍照到朋友圈的人,只能說明他們太過自戀。因為在他們看來,自己的照片就是特別漂亮的,所以,才會不斷的發(fā)布出去,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
4、葛女士,34歲。
我是一個特別喜歡雞湯文的人,每一次在看到一些雞湯文的時候,我就會將這些文章直接轉到朋友圈,希望讓朋友圈里的人都可以看到,能夠從這些文章里受到啟發(fā)。
回復:一個喜歡在朋友圈里在轉發(fā)諸如雞湯文章的人,這些人往往都有著一定的豐富經歷,他們往往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可與關注,而且也希望通過這些雞湯文章讓朋友受到啟事,不過,這些人大都會十分啰嗦。
總的來說,通過微信這些社會平臺與他人交往時,也是可以將對方的一些行為通過心理學的方式進行分析,從中了解到對方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