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人民幣正式納入SDR時,張濤(左三)和拉加德等官員合影
(鳳凰財經(jīng)訊/駐北美記者朱易)“人民幣在SDR的成功加入彰顯了中國出口規(guī)模的足夠龐大和人民幣作為自由流通貨幣在國際上得到了更多認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新任中國籍副總裁張濤在5日舉行的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jīng)濟研究所(PIIE) 的CF40-PIIE 學術交流論壇上表示。
張濤在發(fā)言中對中國為人民幣加入SDR做出的努力做出了高度評價,在滿足IMF的各項要求的同時,讓中國經(jīng)濟向更開放和更市場化的方向轉(zhuǎn)型。這些努力包括允許IMF及其成員國無限制進入中國在岸外匯市場和固定收益市場、公開報告財政儲備的組成結構、配合IMF與中國銀行[0.30% 資金 研報]合作設立人民幣賬戶以便更好地進行人民幣轉(zhuǎn)賬等等。
當提到人民幣加入SDR后對世界、中國、人民幣本身有何影響時,張濤談到以下三點:
一是對沖國際貨幣風險。人民幣從此成為了“自由使用貨幣”,IMF及其成員國將使用人民幣進行收支行為。中國將緊密與IMF合作,在必要時使用人民幣同其他自由使用貨幣兌換,以對沖在其他貨幣出現(xiàn)市場壓力時的風險。這代表人民幣對世界性危機的避免開始承擔部分責任。
二是有助于中國金融政策的改革。將會支持中國在貨幣政策、外匯市場和金融體系方面的持續(xù)性改革。將會幫助中國更好地融入國際金融市場大家庭。
三是將會使人民幣更加國際化。人民幣的國際化進而會使國內(nèi)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增加,使宏觀經(jīng)濟前景更容易預期,保證金融市場的完整性。
張濤對SDR的未來預期非常樂觀。IMF正在醞釀發(fā)行以SDR五種貨幣標價的債券,并公開SDR的更多信息以擴大使用范圍。世界銀行上個月在中國市場發(fā)行了史無前例的5億SDR債券,對SDR使用范圍的擴大意義重大。
“這些都只是起步。我們有信心,人民幣加入SDR后將使中國同世界的聯(lián)系更緊密。對于IMF來說,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表明IMF正積極籌備以應對世界經(jīng)濟的變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