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懿文太子朱標(biāo)次子,在位四年(1398年-1402年),年號建文,史稱建文帝。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父太子朱標(biāo)病死,朱允炆被朱元璋立為皇太孫。朱允炆即位后,力行削藩政策,以罪相繼廢黜周王、代王、齊王、岷王,湘王自焚而死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借機(jī)起兵造反,史稱“靖難之役”;建文四年六月,朱棣攻入南京,朱允炆于靖難之役后下落不明。
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七月,上其廟號惠宗,謚號為嗣天章道誠懿淵功觀文揚(yáng)武克仁篤孝讓皇帝,清乾隆元年上謚號為恭閔惠皇帝,簡稱恭閔帝、惠帝。
明太祖朱元璋之嫡長孫,開平忠武王常遇春之外孫,懿文太子朱標(biāo)之嫡長子,母孝康皇后常氏,明惠宗朱允炆的異母兄。
于洪武十五年五月初一死去,只活了八歲。死后,以皇嫡長孫視皇子,追封虞王,謚號為“懷”,葬于鐘山(今南京紫金山)。后世因而稱為“虞懷王”。
呂太后(1359-1412年),呂本之女,生建文帝朱允炆、衡王朱允熞、徐王朱允熙三子。
建文元年被尊為皇太后,永樂元年被取消太后位號,改稱懿文太子妃,與幼子朱允住在懿文太子陵。
與李善長同鄉(xiāng),明朝開國功臣,最后一任中書省丞相。因被疑叛亂,爆發(fā)了胡惟庸案,后被朱元璋處死。
胡惟庸案前后株連竟達(dá)十馀年之久,誅殺了三萬馀人,成為明初一大案,列洪武四大案之一(另三案為空印案,郭桓案,藍(lán)玉案)。
胡惟庸案,對中國歷史影響重大。從此,相權(quán)被徹底剝奪,中國政治制度進(jìn)一步走向君主專制。
敏敏帖木兒,是秦王朱樉正妃,元齊王王保保之妹,名觀音奴,謚號愍烈。
《倚天屠龍記》中,趙敏的原名叫敏敏特穆爾,她的父親是汝陽王察罕特穆爾,原型是察罕帖木兒,王保保是察罕帖木兒的義子,因此這個(gè)敏敏帖木兒很有可能就是趙敏。
由于這段婚姻是朱元璋包辦的,因此秦王朱樉和她一點(diǎn)感情也沒有,寵愛次妃鄧氏,并將正妃王氏軟禁于別處。
字景韶,明朝初期名將。靖難之役時(shí),顧成擔(dān)任左軍都督,討伐燕軍,兵敗投降,被送往北平,輔助守城。
明成祖即位后,封鎮(zhèn)遠(yuǎn)侯。永樂十二年(1414年),顧成病逝,追封夏國公,謚武毅。
明初將領(lǐng),永嘉侯朱亮祖的長子。
洪武十三年(1380),因番禺縣令道同事,與父朱亮祖一起被朱元璋怒氣鞭死。
明朝開國名將,冊封潁國公,加位太子太師。后被朱元璋賜死。
我國歷史上偉大的航海家、外交家。南沙群島有景宏島以示紀(jì)念。
洪武年間(1368~1398年),入宮為宦官。永樂三年(1405年)六月,偕同鄭和等人首下西洋。永樂五年(1407年),二下西洋。宣德五年與鄭和同為正使,人稱王三保。宣德五年(1430年)六月,六下西洋。宣德八年(1433年),七下西洋,鄭和病逝于印度古里。王景弘率隊(duì)歸返,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
一般史書記載王景弘?yún)⒓恿说谝?、二、三、四次出海,蘇門答臘國王遣其弟哈尼者罕隨船隊(duì)到北京朝貢。
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