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說】原創(chuàng),轉(zhuǎn)載請標(biāo)出處
你知道什么親子教育,既能讓孩子鍛煉獨立能力、意志力、溝通能力、鍛煉記憶力、應(yīng)變能力,還能讓孩子們懂得愛惜嗎?下面這事兒被稱為最燒腦的親子教育,是美國孩子6歲前必做的家庭教育清單之一,也是美國父母是否合格的“驗收機”。
湯姆是美國的一個普通小男孩,今年4歲。
這一天,湯姆的媽媽吉安娜給湯姆布置了一個任務(wù)——獨自到超市買一盒創(chuàng)可貼和一瓶酸奶。吉安娜給了湯姆20美金,并跟湯姆說,她會在超市大門口等他。
湯姆緊緊拽著20美金走進超市,學(xué)著媽媽平時的樣子拖了一個購物籃,看到眼前琳瑯滿目的商品,湯姆興奮極了,這里摸摸那里摸摸。當(dāng)他看到眼前的吉普車玩具模型時,兩眼放光便拿起放到了購物籃里,高興地拖著購物籃就往收銀臺跑。這一舉動被悄悄跟在后面的吉安娜看到了,吉安娜有點著急,但還是忍住了。
收銀員親切地跟湯姆說:“小朋友,20美金不夠,這個玩具需要25美金。”湯姆有點沮喪,“好吧,我不該這樣做,媽媽讓我買的是創(chuàng)可貼和酸奶?!奔材群芨吲d,慶幸剛才自己沒有沖動。
將玩具放回商品架,湯姆禮貌地詢問售貨員創(chuàng)可貼在哪里,售貨員給他推薦了一款,湯姆一看,不是平時的那種,但一下子想不起具體名字來,怎么辦呢?他緊張得臉蛋通紅,他努力地回憶平時用的那種創(chuàng)可貼上面的圖案,他最后想出了一個卡通貓,終于拿到了家里平時用的那種創(chuàng)可貼。
接著,他走到了酸奶區(qū)逐一看了,竟然沒有媽媽要的那種,怎么辦呢?不買?還是挑選一種差不多的呢?還是先問問媽媽的意見呢?萬一買的酸奶太貴,錢不夠怎么辦?這可愁懷湯姆了。他還不是很懂算術(shù),20美金減去9.4美金的創(chuàng)可貼,還剩多少呀?如果媽媽在身邊就好了。
湯姆看見有個售貨員朝他走來,他想到了一個好主意。他走到售貨員面前:“阿姨,能幫我個忙嗎?我想買一瓶酸奶,我只有20美金,但我還要買9.4美金的創(chuàng)可貼,我還可以買多少美金的酸奶呢?”售貨員告訴了他,湯姆走到酸奶柜前,拿了一盒10.2美金的酸奶。
結(jié)賬時,收銀員問他是否需要一個購物袋,小湯姆非常認(rèn)真地想了一會:“不用了,謝謝。4角美金可不能亂花?!蹦弥I到的東西和0.4美金,湯姆興奮地跑到超市外找媽媽。媽媽早已經(jīng)在那里等他了。
湯姆滔滔不絕地將購物的過程告訴了媽媽,但是他隱瞞了買玩具汽車那一段。每個人都會犯錯,更何況是一個孩子呢?只要孩子已經(jīng)意識到錯誤就沒必要追究了。吉安娜沒有再問,而是給湯姆來了個大大的擁抱。
讓孩子獨自到超市購物為什么是孩子6歲前必做的教育呢?因為這一趟過程看似簡單,實則包含了不少學(xué)問。
考驗意志力
孩子們的自制力往往比較差,到了超市那可是老鼠進了米缸啊,尤其是第一次脫離了父母的監(jiān)管,第一次有了當(dāng)老大的感覺,總少不了肆意妄為,玩具往往成了最青睞之物,沒有自制力的孩子獨自到超市購物?那可是不可能辦成的事兒。如果孩子們第一次就已經(jīng)按照父母的吩咐買回了正確的物品,即使是買錯了牌子、算錯了數(shù),你也得竊喜,這般自制力可不是常人能比。但如果孩子第一次沒能控制住也不要緊,多次鼓勵多給予信任便能做到。如果總是沒能買回指定的東西而買了孩子喜歡的零食或小玩意呢?那么這種孩子的父母該自我反省,平時是否在物質(zhì)方面對孩子控制得太嚴(yán)厲了,一放監(jiān)就像鳥兒脫籠一樣,攔也攔不住。
鍛煉溝通能力
孩子到超市,從商品的尋找、選擇、尋求幫助、結(jié)賬都需要與陌生人溝通,可能會難倒靦腆內(nèi)向的孩子。他們需要鼓足勇氣才能從嘴里蹦出一些字,這可不容易啊。即使是外向的孩子,溝通中還要涉及到是否言語達(dá)意,不僅需要聽懂對方說什么,還需要自己正確表達(dá)。尤其是較年幼的孩子,有時候說話只有家里人才聽懂,所以,孩子獨立到超市購物也是一項技術(shù)活啊。
訓(xùn)練記憶力
從平時熟悉的日常用品著手,讓孩子買回某件商品(為了避免難度太大,可以先從買一件商品開始),即使第一次記不住,下一次他們?yōu)榱顺鲥e,便會刻意記憶,這對年幼的孩子訓(xùn)練記憶能力非常好。因為買對買錯都能及時反饋,讓記憶跟大腦中已有的認(rèn)知產(chǎn)生連接和刷新,這種習(xí)慣也將有利于孩子未來的記憶學(xué)習(xí)。
培養(yǎng)應(yīng)變能力
購買的商品,超市不一定有,或者某些牌子已經(jīng)賣光了。這對孩子來說是突發(fā)事件,有些孩子面對這樣的事情會慌亂,甚至?xí)肿銦o措地大哭。如果他能淡定應(yīng)對,不慌不忙地跟售貨員溝通,或調(diào)整商品牌子購買替代商品,這其實是一種非常寶貴的素質(zhì)。但第一次沒能淡定應(yīng)對的孩子也不要緊,應(yīng)變能力也可以培養(yǎng)的,即使他們多次由于意外而沒能買成功,隨著經(jīng)驗的積累,他們一定能越來越老練的。誰的人生不是在一堆經(jīng)驗教訓(xùn)中壘起來的呢?
懂得金錢的價值
沒有第一次用錢交換回商品,金錢的價值在孩子的頭腦中只是一種抽象的假想,他們也不能想到珍惜金錢會讓未來過得更好。而當(dāng)孩子從拿錢去購物并成功完成這一過程后,他們便知道了原來這樣的一張紙兒能買來吃的、喝的、穿的,還有玩的,這是多么神奇啊。也從這一刻起,他們開始珍惜”擁有金錢“的感覺,只要父母及時引導(dǎo),將延遲消費的觀念植入孩子的大腦,他們便懂得珍惜金錢、儲蓄金錢能讓未來更美好。
那么讓孩子到超市購物這一教育,孩子多大年齡可以開始呢?
4歲后便可以嘗試,最遲6歲就要進行這一過程。否則該鍛煉該培養(yǎng)的未能及時做,最糟糕的是,孩子可能會因為不懂得金錢的真正價值,當(dāng)他們一旦手握金錢時無節(jié)制地亂花亂買。因為6歲后的孩子已經(jīng)進入學(xué)齡,也到了該擁有零花錢的階段了,提前給他們上好這一課,對他們來說是有益無害的。
但是,讓孩子第一次獨自購物,需要注意安全。
防拐、防騙、防走失,防止上下手扶梯的意外,這些安全要點,需要父母在第一次放手前,平時跟孩子一起購物時就需要提醒的。如果不放心的話,當(dāng)孩子第一次購物時,可以從一些有信譽的小型便利店開始逐漸擴大到大型超市,或者一開始跟隨在孩子身后以避免意外的發(fā)生,待確保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良好并懂得如何保護好自己,便可以嘗試完全放手。
有人說,養(yǎng)育子女的終極目標(biāo),是為了幫助他們脫離我們的生活,并且成功地進入他們自己的生活??吹竭@句話,很多父母都有期待但也有丁點不舍,但是,這一天終究會到來,那么就從讓他們獨自到超市購物開始揭開成長的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