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那些愛用橡皮擦的孩子!
經常會有爸媽苦惱地跟我說,他們家的小孩寫作業(yè)非常慢,人家半小時能完成的作業(yè),他們花了1,2個小時。每當這些父母說這樣的困境時,我會第一時間問他們:“孩子愛用橡皮擦嗎?”
橡皮擦是什么?大家一定不陌生,拿起來擦一擦,紙面上的鉛筆字就被橡皮泥粘連著離開了紙面,達到了擦除的效果,孩子可以重新寫。有些橡皮擦為了吸引孩子的喜愛,更是做出了不同的造型:小火車造型、綿羊造型、洋娃娃造型,甚至是孩子們喜愛的動畫片的角色造型。
?橡皮擦很好用,但是在孩子寫作業(yè)的習慣上,有時卻起到了負面影響的作用:
1、橡皮擦在手邊,寫作業(yè)變“慢”
日常生活中有一種現(xiàn)象很普遍:有了某種東西就要用一用,比如買了掃帚就要掃地、買了抹布就要擦一下桌子,這其實是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鳥籠效應”的心理機制在起作用——鳥籠有了,總不能空著吧?有了橡皮擦,總要擦一擦以達到物盡其用。因此有了橡皮擦的孩子,會非常“珍惜”地、一點小錯誤就要擦一擦修改。經常擦改重寫的動作,不僅會拖慢了孩子寫作業(yè)的速度,還可能降低了孩子對漢字的記憶。
為什么呢?幼兒對漢字的學習記憶,其實是動作記憶在起重要作用,認得字卻不懂寫就是動作記憶減弱的表現(xiàn)。剛開始學習漢字的孩子,對漢字的結構形象不深刻,頻繁地使用橡皮擦會打斷孩子書寫的連貫動作,影響了孩子大腦對漢字的動作記憶,從而導致孩子學習漢字的效果變差。2005年香港大學語言學系有過一項對兒童閱讀能力的研究,發(fā)現(xiàn)重復連貫的書寫能幫助孩子對漢字的動作記憶。
有一次我到一朋友家,看到朋友的女兒在寫作業(yè),孩子每寫一會兒就要用橡皮擦擦一擦作業(yè)本,桌子上和地板上都是擦改后的橡皮泥?!懊看螌懲昃鸵话严鹌つ唷保笥研χf?!昂⒆訉懽鳂I(yè)會比較慢吧?”我問。朋友驚訝地問:“你怎么知道的?”我說:“看到這一大堆的橡皮泥就知道”。后來,朋友便有意識地改掉女兒頻繁使用橡皮擦的習慣。
2、橡皮擦在手邊,錯漏潦草更容易出現(xiàn)
習慣使用橡皮擦的孩子,其實橡皮擦已經成了孩子內心的“安全感保證”:“寫錯了不怕,反正有橡皮擦”。
記得安全感研究專家Bruce Schneie有句名言,他說,人感到安全的東西,事實是不安全的;在真實的安全中,人卻常常感到不安全。橡皮擦其實也是起到同樣的虛假安全感的作用,帶著“反正錯了能改”的心態(tài),很可能會導致孩子寫作業(yè)的錯誤更多、潦草書寫的情況更頻繁出現(xiàn)。
3、橡皮擦在手邊,孩子容易分神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當我們在一份重要的申請單上簽一個絕不能出錯的姓名時,會非常重視集中注意力,力求一次性把姓名寫對。因為重新索要一份申請單很麻煩,有時甚至沒有再次索要的機會。當一個孩子在沒有橡皮擦的前提下寫作業(yè),知道一旦寫錯不能修改,或者找橡皮擦會很麻煩,這些情況下反而能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讓孩子力求盡量認真地書寫。
另外,橡皮擦各種可愛的造型也常常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不少孩子甚至把可愛造型的橡皮擦當玩具耍。我有個侄女,因為喜歡某一部動畫片,一次性買了整套角色造型的橡皮擦,動畫片里各個角色都買齊了。寫作業(yè)時就一邊模擬動畫片的故事情形在書桌上擺弄橡皮擦,一邊寫作業(yè),結果當然是糟糕的。不僅作業(yè)錯漏百出,孩子的學習效果也很差。前一天寫完的作業(yè),常常在第二天就不記得。
?對于橡皮擦的使用,父母應該遵循的原則
能不用就不用,寫作業(yè)時讓孩子遠離橡皮擦。從孩子剛開始接觸文具時,父母就要有意識地別讓孩子養(yǎng)成使用橡皮擦的習慣,即當孩子在父母的幫助下學習畫畫或寫字時,盡量只提供鉛筆或簽字筆,沒有橡皮擦,這個小改動能幫助孩子從一開始就認真對待書寫。對于那些已經習慣了橡皮擦的孩子,父母可以建議孩子寫作業(yè)時先把橡皮擦收起來,戒掉橡皮擦可能會讓孩子不習慣或難受,但是堅持一段時間便會適應,父母的鼓勵能幫助孩子度過不適階段。當孩子在書寫時,發(fā)現(xiàn)書寫錯誤了,可以在一旁標上小記號,全部寫完才一次性擦改。
有位寫字很漂亮的老師曾經跟我說過他小時侯的一件趣事,他小時候經常丟失橡皮擦,他的媽媽為了懲罰他,干脆暫時不給他買,后來還把買橡皮擦這事兒給忘記了,他反而養(yǎng)成了寫作業(yè)又快又好的習慣。
?父母尤其不要當孩子的“橡皮擦”
父母充當“橡皮擦”,就是當孩子寫完作業(yè)后,父母幫孩子修改作業(yè)。父母這種行為會給孩子帶來兩個負面后果:
第一,會打擊孩子的自信?!拔覍懥税胩?,你一來就說我這里錯那里錯,甚至要我重新寫”,這種感覺會削弱孩子寫作業(yè)的積極性;
第二,會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胺凑謰寱臀腋?,我不用太認真”,有些孩子甚至為了避免被父母改錯的挫折,會從一開始就拒絕做:“我不會,你幫我吧?”這樣的結果,大概不是父母們的初衷。
所以,父母不要當孩子的“橡皮擦”,而是讓孩子為自己的作業(yè)負責。美國社會學者凱思·羅賓森曾經警告父母:父母幫忙孩子作業(yè),反而會阻礙孩子學習,而不是促進孩子學習。孩子越大,負面影響越明顯。
有一位親戚被我們稱為“強悍”的爸爸,公然對老師要求家長檢查孩子作業(yè)說“不”,甚至還發(fā)動家長寫“意見書”:“孩子的作業(yè)不是家長的作業(yè),孩子的錯誤需要孩子自己發(fā)現(xiàn),才能達到學習的目的……”因為很多家長簽字,老師最終也取消了讓家長檢查孩子作業(yè)的做法。這種“讓家長檢查孩子作業(yè)”的情況在很多學校仍然很常見。
總之,“橡皮擦”不是孩子學習的必需品,而只是“必要時才用一下”的文具。父母該從一開始就建立孩子良好的書寫習慣!
關鍵字:橡皮擦、作業(yè)習慣、書寫習慣、家庭育兒、早期教育
幼兒說,一枚親子心理咨詢師,學習國外心理學家們知識,分享科學、有價值的育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