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電臺上,聽到一個很感人的故事:
有一對雙胞胎兄弟,潘一弦、潘一柱,名字乍聽起來,非?;?。但大家后來才知道,他們的媽媽在生他們的時候,難產去世了。媽媽的名字,叫周華年。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這大概是對心愛的人,最深切的思念了吧!
大概也只有中國的詩詞,能把這樣一個略帶傷感的故事,詮釋得那么唯美感人、意蘊悠長……
中國的古典文學是必讀經典,唐詩、宋詞、詩經......讀詩書里除了藏著感人肺腑的故事,穿越時光的文化底蘊還能沉淀氣質涵養(yǎng)。
多讀詩詞,不僅僅是滋養(yǎng)孩子的內涵、格調這么簡單,因為從這兩年的語文教材改革來看,不讀詩的孩子,今后可能連試卷都做不完!
按照部編本的要求,一年級到六年級語文教材,需要掌握的古詩詞擴充到了128首,增幅87%; 初高中必備篇目也在不斷擴充。
今天,推薦大家套國學啟蒙經典——《畫說國學·詩韻童年》贈價值45元字帖3本,包含《唐詩》《宋詞》《詩經》《聲律啟蒙》4冊,既是中小學必學內容,也是教育界公認的最適合學前、小學孩子的國學讀物!
-01-
大字、注音版
孩子獨立閱讀,家長指導方便
180首唐詩,150首宋詞,70篇詩經,80篇聲律啟蒙,幾乎完全涵蓋了課標要求。
大字、注音,注釋非常詳細,通俗易懂,方便孩子獨立閱讀;近2000幅原汁原味選自古代的插畫,培養(yǎng)孩子優(yōu)雅大氣的審美。
“此地別燕丹”中的“燕”,作地名、姓氏的時候都是讀一聲的,音同“煙”。要是沒拼音,多少孩子都錯讀成了“燕子”的“燕”?
《關雎》中的“君子好逑”,也是初學國學的孩子,極易讀錯的一句?!昂缅稀盵hǎo qiú],“好對象”的意思,君子佳偶。
譯文優(yōu)美傳神,朗朗上口
注釋詳盡細致,一目了然
市面上很多給孩子用的古詩文書籍,譯文往往翻譯得非常直白、刻板,沒有語言美感,甚至語句都不通順,孩子理解起來很費力。
《畫說國學·詩韻童年》的譯文部分也很有意思,不是直白、刻板,而是押韻、趣味。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翻譯成“水鳥雎鳩關關唱,在那河中小洲上”。關鍵元素一字不差,而且在韻律上跟原文高度一致。
“急忙洗凈貼身衣,然后再洗外罩褂。管他洗啥不洗啥,立刻回家看爹媽”……
讀著白話譯文,好懂又順嘴,太有意思了!
-03-
700多首詩詞古文,
覆蓋課標要求,拓展孩子興趣
180首唐詩,180首宋詞,180篇詩經,180篇聲律啟蒙,幾乎完全覆蓋了課標要求,而且還有課本之外的拓展,不論是作為積累還是孩子日常的作文素材,都非常合適!
比如課本里有的《望岳遠懷》《詠柳》《過故人莊》等,全部收錄......
-04-
幾千幅古風古韻水墨畫
張張精美,直觀感受詩詞魅力
市面上很多兒童詩集的插畫,美則美矣,卻跟詩詞的內容沒有多少聯系。
比如課本中的很多插圖,就好像光有“好看的皮囊”,卻沒有“有趣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