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1
前兩天曬了川式紅燒牛肉面的照片,因此被很多網(wǎng)友問做法。
有個臺灣朋友給我講過一個臺灣美食圈的笑話,說是臺灣一個特別有名的美食家,去了一趟成都,然后“非常負責任”地宣布,紅燒牛肉面是臺灣發(fā)明的,因為他在成都街街巷巷,都沒有看到賣紅燒牛肉面的。
我的這個臺灣朋友也是一個美食家,他覺得那簡直就是一個笑話,因為臺灣在以前連牛都沒有,哪可能發(fā)明什么牛面肉。成都的面館一般很少直接打出牛肉面招牌,因為一個面館,甚至會有幾十種澆頭的面,實在沒有必要拿一個牛肉面當招牌。
不過我實際上也看到過用牛肉面做招牌的。比如三道堰的那家十分好吃的“王記牛肉面”。
我也從來沒有去考證過紅燒牛肉面哪里發(fā)明的,也不覺得這有什么必要,誰發(fā)明的很重要?難道吃枚雞蛋,還要去弄清楚雞蛋他媽是哪一只雞?不過川菜很多經(jīng)典菜,以前都是用牛肉做的,比如麻婆豆腐,比如水煮肉片,說明傳統(tǒng)上牛肉是很普遍的。那么,以紅燒牛肉為澆頭的面,也就不難出現(xiàn)了。
言歸正傳吧?;氐郊t燒牛肉面的做法上來。做法實際上就是澆頭的做法了。
澆頭不僅僅只是用來做牛肉面,還可以做米粉、苕粉等的澆頭,還可以加入紅蘿卜、白蘿卜、土豆一起紅燒,直接用來燙火鍋也成。。而且不管是怎么吃,都十分美味。
原料:
牛肋條(我用的是牦牛肋條,所以炒熟以后顏色很深)、老姜、蒜、大蔥、花椒、辣椒、料酒等。我有時做牛肉干,會有一些帶筋的肉不能用,也一般會用來做成牛肉面澆頭。
做法:
1、牛肋條切成塊。
2、干辣椒剪成節(jié),量看個人習慣以及辣椒的辣度。
3、大蒜剝皮、老姜拍破、大蔥切成節(jié)。
4、熱鍋下熟的菜籽油(沒有菜籽油的也可用其他油代替,但個人認為菜籽油才是川菜用油),把牛肉塊倒入鍋里翻炒。
5、水氣完全炒干以后,下干辣椒炒香。
緊接著下辣豆瓣醬(郫縣豆瓣)。
然后再下豆瓣、花椒粒、姜、大蒜一起翻炒炒香。
6、鍋里加清水,水可以多一些,再放入料酒、鹽,醋和白糖少許(量要少,不能吃出來酸甜味,用來提鮮的),把大蔥節(jié)也放到鍋里。
大火把湯煮開以后,轉(zhuǎn)最小的火慢燉2-3個小時。
小火慢燉2-3小時以后,基本就差不多了。那么第一步就算完成了。
舀了一點在碗里拍照。
幾種吃法:
1、做面條和米粉的澆頭。取面碗,里面打入鹽、味精、花椒粉(視個人習慣可加可不加),把牛肉澆頭里的湯汁舀到碗里。同時鍋里放清水,水開以后煮面條或者米粉,煮好以后挑到碗里,再舀上澆頭里的牛肉淋到面條上,撒上香菜和蔥花,即成。也可以加點蔬菜。
2、紅燒紅白蘿卜或土豆。肉燉好后,把切成塊的蘿卜或土豆放鍋里一起紅燒,燒熟即成。成菜叫牛肉燒土豆或牛肉燒蘿卜。
3、把燉好的牛肉和湯直接當?shù)琢蠣C火鍋,專燙火鍋的,可以再加點五香粉,味道十分鮮美。一人食的話可以用電熱杯當燙鍋,在這樣的冬天,一個人燙火鍋也是暖暖噠。
4、也可以燉一鍋,分成三種吃法吃??磦€人喜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