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相信每個人都說是健康。沒錯,健康是第一重要的事情,但開心快樂也是人生大事。如果一個人每天都愁眉不展,總是不能過著快樂的生活,生活在這個世上,那又有何意義呢?
怎樣才能生活得快樂呢?其實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能否快樂,更多取決于內心對生活以及人生的態(tài)度。而隱藏在潛意識里的壞心理,常常會成為你獲得快樂的障礙。研究發(fā)現,以下8種心態(tài),讓人一輩子也快樂不起來,你有嗎?
1、總愛拉著臉
有人總愛陰著臉,那別人自然不會對他報以微笑,快樂也很難傳遞到他心里。
處方:每天出門前讓自己的嘴角上翹。美國心理學家發(fā)現,微笑和快樂是相互影響的。也就是說,盡力微笑時,我們更可能感到快樂。
2、思維刻板
看問題思維刻板,不會從新的角度來發(fā)現快樂,常常為此而憂心忡忡。
處方:轉換視角法
不快樂可能與我們看問題的視角有關,要注意從多方面看待問題。如果從一個角度來看,可能會引起消極的情緒體驗;如果從另一角度來看,就可能發(fā)現它的積極意義,從而使消極的情緒轉化為積極的情緒。這便是“轉換視角法”的妙處。
3、感覺遲鈍型
對生活的感覺有些麻木或遲鈍,快樂就在身邊,卻捕捉不到。
處方:激活感覺法
美國心理學家曾用讓患者寫日記的方法對快樂缺失癥患者進行治療,發(fā)現患者在堅持寫了一段日記后,激活了對事物的感覺,生活多了幾分快樂。
4、充滿負面思維
不快樂的人潛意識里有許多負面思維。比如相親時,若腦子里充滿“他不可能喜歡我”之類的想法,那自己的行為就會變得僵硬,面孔看起來也顯得很沮喪,對方難免會想,“這人總拉著臉,還是別交往了”。
處方: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這些正面的“心理預言”就真的會實現。
5、看問題不靈活
看問題不能從多方面考慮,我們就看不到“壞事”背后隱藏的好事,會錯失良機,看不到希望。
處方:美國蘋果公司前總裁喬布斯有一個妙招:當他面臨巨大挫折時,他總會想“如果明天就要死去,我會如何選擇”。他通過直面死亡拉開與當下困境的距離,從新的視角看問題。
6、看不到美
絢爛的朝陽、綻放的鮮花、孩童的微笑……我們身邊并不缺少美,可當我們把注意力都放在負面事物上,就看不到這些美好,自然不會快樂。
處方:每天寫下3件值得高興和感激的事,能讓你對美好的事物變敏感。
7、反復琢磨某事
有人遇到一點困擾便不停地琢磨,使事件的細枝末節(jié)無限放大,給自己的負面影響跟著加倍。
處方:不妨把擔心可能會發(fā)生的“壞事”寫下來,想想到底有多大的可能性會發(fā)生。我們往往會發(fā)現,這些幻想出來的災難大多是不可能發(fā)生的。
8、沒有人生目標
為人生理想打拼的人更快樂,打個比方,如果工作是為了給實現理想打基礎,那其中的苦和累就會變成滿足感。
處方:結合人格、興趣愛好及社會現實找準人生目標,并勇于嘗試。美國總統(tǒng)富蘭克林說,人生沒有失敗,只有停止嘗試。因此,任何嘗試都值得鼓勵。
學技巧,漲姿勢!
微信上我們叫做“每天學點小技巧”,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
每天學點小技巧微信公眾號:life_ski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