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我們中國的古詩那簡直是舉不勝舉,俯首皆是瑰寶,詩仙李白、詩鬼李賀、詩圣杜甫等等,他們都是我們中國古代文學藝術成就的偉大創(chuàng)造者和先驅者。我們也有唐詩宋詞元曲的說法,那唐代最為興盛的是詩歌了,我們這時就以李白最為盛名。
但是大家知道唐朝有個懶詩人,一生只寫2首詩,卻壓倒全唐,成為千古絕唱嗎?他究竟是誰呢?我們一起走進歷史的長河一看究竟吧、
他就是初唐時期的一位著名詩人:張若虛,在歷史的記載里面我們就發(fā)現(xiàn)他一生只有兩首詩歌,而這兩首詩歌卻成為了我們的千古絕唱。一首是《春江花月夜》另外一首是《代答閨夢還》。在程千帆老教授的眼中這可謂是神來之作,尤以第一首最為出色。
《春》是張在自己江邊賞月觀潮的時候才有感而發(fā)出來的作品,我們從中可以看見最為靈動優(yōu)美的古代山水月色的景色風光,在他的筆下是江水的波濤,月色的明膠,夜色的朦朧等等。最后我們還從這些景色的陶醉中感受到生命與時間的真諦。歲月的變遷與人生的無常使得我們在有限的生命里所感受到歷史的虛無和思想的永恒。
《代》這首詩的風格是比較的凄清哀怨,表達的是離愁的別緒,我們人生在世,離別和相遇都是有著自己的機緣和巧合,最后路上還是自己孤身一人的情況,所以有人常說孤獨是人生的常事。歷來的文人騷客也是孤獨的,唯有詩歌的抒發(fā)才能緩解一下他們的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