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一個女孩,她在三年時間內(nèi),曾被辭退7次,這對她構(gòu)成了重大打擊。
我問她,有沒認真想過為什么。
她的回答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因——覺得是這家公司不適合自己,自己換一個環(huán)境就好,總結(jié)起來,被辭退離職,都是公司的問題。
這正是她最致命的一點,她沒有清醒的自我認識,將同樣的問題帶到了下一家公司,于是不斷輪回同樣的命運。
在接下來的傾訴中才了解到,她被辭退的原因很簡單,她沒有在工作中捍衛(wèi)自己的權(quán)利空間,不敢表達自己的訴求,太容易被上司和同事使喚,時間一長,在她內(nèi)心積怨已久。
面對這憤憤不平的抑郁和困境,她選擇了用拖延、遲到,甚至是莫名其妙地犯錯來被動攻擊和報復自己的上司和同事。
我建議她直接拒絕別人,哪怕用憤怒來捍衛(wèi)自己權(quán)利,策略性地調(diào)整當下的困境,最后她在我的建議下工作順心了很多,再也沒出現(xiàn)被辭退的情況。
她其實工作能力不弱,差的是在挫折面前過于消極、反智抵抗。
美國教育大師保羅·斯托茨曾說:
每個人都必須學會提高自己的挫折商(AQ),你得懂得一個人面對逆境時該如何表現(xiàn)出自己的挫折承受能力和反逆境能力。
低挫折商的人,傾向于消極歸因。
要么他們是外部歸因,將挫折歸因為他人、環(huán)境等外部因素,認為自己沒有一點責任;
要么他們是消極自我歸因,認為自己應該為挫折負責。
相反,高挫折商的人容易內(nèi)歸因,首先會主動承擔責任,無論什么情況下都傾向于認為自己應該為挫折負責。同時,他們會進行積極歸因,相信自己一定能改善局面。
挫折商低的人,會被挫折帶來的挫敗感給淹沒,甚至自我會瓦解,于是失去了應對能力;
挫折商高的人,則不會被挫敗感所淹沒,他的自我會在挫敗帶來的情緒浪潮中穩(wěn)穩(wěn)地存在著。
不僅如此,他們的自我是一個反脆弱系統(tǒng),能化逆境為機遇,把這些打擊轉(zhuǎn)化成對自己的錘煉。
星巴克創(chuàng)始人霍華德·舒爾茨將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經(jīng)歷寫成了一本《將心注入》,出生貧民窟的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將自己華麗轉(zhuǎn)身,從紐約施樂公司到創(chuàng)立星巴克,他一路所遇的坎坷都見證了他強大的挫折商。
書中扉頁有一句話很有意思:“一開始你必須做一條夾緊尾巴的狗?!?/span>
言外之意,在強人、挫折、困境面前,“我”的存在可能是渺小的。
有的人像一只瘋狗一樣應對,最終的結(jié)果可能是失控;
有的人像一只膽小怕事的小狗一樣,畏畏縮縮,躲在暗角不知所措,而有的人,如霍華德所說,夾緊尾巴,放低姿態(tài),沉著謹慎,反而事態(tài)會變好,逆境能順受。
你有沒想過,你的挫折商有多高?思考之前,不妨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當問題來敲門,你能否控制事態(tài),不讓一切失控?
面對工作失誤,你能否正確找出緣由,并承擔后果?
你是否曾因一件事情的糟糕,無法控制地把生活的全部都弄壞?
你有沒有體驗過,挫折沒有將你擊垮,反而讓你變得更強的經(jīng)歷?
……
提升挫折商的本質(zhì),是擁有一個堅韌的內(nèi)聚性自我。
如果你也想要提高自己面對挫折的能力,卻毫無頭緒,可以先來做一次挫折商測試。
看見心理測評團隊研發(fā)了一個挫折商測試,測試參與人數(shù)超過10萬人,對測試內(nèi)容,眾多用戶給予了正面反饋:
基本全被報告的分析說中了,從小家里就是說我不行我沒用這樣的話。
說實話看到這個結(jié)果的瞬間還挺失望的,雖然知道這是自己,但還是不想去接受。
慢慢把報告讀完后感覺挺好的,是時候去接受這個事實了。
@vanky
我覺得這個就是真實的我,遇到一點困難就會退縮,從來不敢面對,覺得只要迎面,全世界都會被眼前的困難毀掉。
@靜待花開
這個測試好及時,剛因為逃避一些問題被導師批評,還挺難過,這個分析報告讓我醍醐灌頂。
其實不止是學習上,遇到困難就感覺渾身難受,甚至覺得天快要塌了。
@林小靈lemon
分析的特別準確,害怕承擔責任,不敢輕易犯錯,一直在不停逃避,經(jīng)常會因為一件事情的打擊就對自己產(chǎn)生懷疑,甚至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報告我收藏起來,相信以后還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到時候再拿出來看。
@木木媽
挫折商測試
測試要求:
為了盡可能保證精準度,請秉著你的直覺,選擇每個問題的答案。
測試介紹:
? 深入職場、家庭、人際交往、學習等生活的每個場景,解剖你的挫折商,揭示你在面對困境的潛力;
? 本測試免費,為保證準確性,不能重復測試,請根據(jù)實際情況作答;
? 測試后會自動生成報告,長按即可永久保存;
?歡迎針對測試結(jié)果與我們交流,我們會根據(jù)大家的反饋與意見,推出更多專業(yè)測試。
測試方式:
掃碼前往【看見心理測評】,回復【挫折商】即可免費領(lǐng)取(只限當天)
掃碼即可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