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的學者,把讀書這回事賦予了更多更堂皇的理由。黃庭堅說,三日不讀,則語言無味,面目可憎。一個人三天不讀書,他就能看出那么大的變化來?,F(xiàn)在的人沒有這樣敏銳的感覺了。不過,一個人要是三年不讀書,那臉上恐怕是人都能看出一些俗氣、呆氣乃至匪氣來的。而這樣的人,現(xiàn)實生活中還不能說就是少數(shù)。
《增廣賢文》里面很多鞭策人讀書的語錄,“白酒釀成緣好客,黃金散盡為收書”,還有兩句罵人的話,“養(yǎng)子不教如養(yǎng)驢,養(yǎng)女不教如養(yǎng)豬”。家中養(yǎng)了一個男孩,倘若不讓他讀書明理,長大了無非有幾斤死力氣,拉車推磨而已;養(yǎng)一個女孩,不讓她上學讀書,養(yǎng)到一定時候就抬出去,像豬一樣論斤賣了。
還是近代國學大師梁啟超說得有趣。他說唯有讀書可以忘記打牌。不過他后來又倒過來說了一遍——唯有打牌可以忘記讀書。不過這也沒有什么,無非讀書、打牌乃是兩件具有同等吸引力的事情。一個人,一個星期七個晚上,用三到四個晚上來讀書,或者三到四個晚上來打牌,就很好了。其實現(xiàn)今的人,一個星期七個晚上加一個通宵把牌打得烏煙瘴氣的,并非絕無僅有。
梁啟超的兒子,建筑學家梁思成沒有他父親那么風趣,他說,作為一個建筑師,要有哲學家的頭腦,社會學家的眼光,工程師的精確與實踐,心理學家的敏感,文學家的洞察力。無怪乎他撰寫的《中國古代建筑史》竟有史詩般的魅力!
知識積累到了一定程度,就會出現(xiàn)井噴現(xiàn)象,而且會一次、二次、多次。這話很有一點鼓動性,是德國哲學家尼采說的。
近年來不少領導人也提倡讀書。不過總是有一點遺憾。因為很少有人像當年毛澤東一樣,見面就問:“你讀過《紅樓夢》嗎?”他是深知文學名著的力量的。嚴格意義上說,很多閱讀都脫不開僅為“獲取知識”層面上的功利色彩,唯有文學名著,它會使人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得到愉悅,受到感動,增長智慧,有利于心智的成長,有利于人格的完善。
生活好了,獲得資訊的方式多了,使得很多人遠離書店,懶摸書本。其實讀書應該是一件極方便也很經(jīng)濟的事情??匆豢礂罱{先生怎么說的吧——讀書就是跟智者面對面交流。無須預約,無須客套,可以討論,無須說再見。
讀書是一生的事情,無須著急一口吃成個胖子。不間斷地充實自己,無休止地應對挑戰(zhàn)?;赝写蟪删驼呋蛘呷藗兺ǔUf的成功人士,他們的一生就是這樣走過來的。美國羅斯??偨y(tǒng)夫人說,每天用十五分鐘來閱讀,每個月就能讀一至兩本書,一年下來就讀了二十本書,一生就有可能讀一千本以上的書??纯?,這有多好!(彭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