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話與交際的七個原則
在讀書的時候不太擅長講話、交際關(guān)系不大,學習認真、成績不錯一般來說就可以了。一旦參加工作,講話與交際的重要性就不可等閑視之,就像城市的交通跟不上城市的發(fā)展會給人們的出行帶來極大的不便,不會講話會讓我們寸步難行。講話與交流曾經(jīng)也是我的短板,經(jīng)過一番掙扎與學習終于有所改善,相信我的經(jīng)驗是值得大家借鑒的。
一、德識才學是基礎(chǔ)
講話的基礎(chǔ)是品德、操守,其次是膽識、智慧,其次是才干、能力,其次是學問、知識,概括起來就是智慧、仁愛、勇敢三個方面。學習、實踐是修煉德、識、才、學的必由之路,只有學習、學習、再學習,實踐、實踐、再實踐,持之以恒,才能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不斷地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
二、把話講明白即可
會講話絕不是話多,講話再多起不到作用還不如不講??鬃诱f講話只要把話說明白就可以了,這個原則可謂恰到好處。說多了別人會生厭,說少了自己的意思表達不清,話不多也不少,能講明白就很好。把握說話的分寸其實還是個“智慧”的問題,需要知己知彼、察言觀色、見機行事。
三、禮節(jié)很重要
孔子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別人不了解我們,我們不要太在意;別人對我們態(tài)度不好,我們也不要太在意。只要自己有真才實學,別人的態(tài)度遲早會改變的。反過來我們自己也要尊重別人,尤其在跟長輩或自己敬佩的人說話時一定要注意禮節(jié),禮節(jié)是交際的敲門磚,不注重禮節(jié)很難得到別人的尊重和重視。
四、知己知彼
有時候跟人在一起感覺無話可說,這可能是因為自己的知識有限或?qū)Ψ降牧私庥邢?。所以一定要積累多方面的知識,歷史、生活常識、時事等都有必要了解。在和比較重要的人談話前一定要充分地了解他,調(diào)查一番、讀一些他的著作等都是有必要的,這樣談話時才容易從他身上學到你期望的。
五、自己必須“強”
人人都愿意和“潛力股”或已經(jīng)“很強”的人交流,自己很弱想跟“強人”交流被鄙視的可能性很大。所以還要注意練好內(nèi)功,讓別人看到你也“很強”,這樣才更容易交到朋友。不要被別人表面的“強勢”嚇到,一定要相信自己。信心的建立是個認識的問題,看明白了自然就有相信了。
六、敢于說話
不要害怕被拒絕,不要不好意思請教別人或開口求人。耶穌說“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逼鋵嵑芏鄷r候你開口,別人就會回應(yīng);你向別人請教,別人就會教你;你有求于人,別人就會幫你。當然自己也要有恩必報,這樣才能不斷地得到別人的幫助,自己也才會“好意思”開口。
七、學習一些基本技巧
我曾認真讀過兩本講話與交際方面的書。一本是殷亞敏的《21天掌握當眾講話訣竅》,該書講的是控制講話表情、心態(tài)、語氣等的基本技巧,一看就懂、一學就會,非常實用。另外一本是戴爾?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該書講的是交際的一些基本原則,非常貼切、實用;英文書名是《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語言通俗、優(yōu)美,建議閱讀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