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fèi)電子書等14項(xiàng)超值服

開通VIP
本草綱目在線閱讀(第18頁)
內(nèi)容:(《拾遺》)
【氣味】辛,平,無毒。
【主治】蛇咬毒入腹,取兩刀于水中相磨,飲其汁。百蟲入耳,以兩刀于耳門上摩敲作
聲,自出(藏器)。磨刀水,服,利小便。涂脫肛痔核,產(chǎn)腸不上,耳中猝痛(時(shí)珍)。
<目錄>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一
<篇名>大刀環(huán)
內(nèi)容:(《綱目》)
【主治】產(chǎn)難數(shù)日不出,燒赤淬酒一杯,頓服(時(shí)珍)。
<目錄>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一
<篇名>剪刀股
內(nèi)容:(《綱目》)
【主治】小兒驚風(fēng)。錢氏有剪刀股丸,用剪刀環(huán)頭研破,煎湯服藥(時(shí)珍)。
<目錄>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一
<篇名>故鋸
內(nèi)容:(《拾遺》)
【氣味】無毒。
【主治】誤吞竹木入咽,燒故鋸令赤,漬酒熱飲(藏器)。
<目錄>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一
<篇名>布針
內(nèi)容:(《拾遺》)
【主治】婦人橫產(chǎn),取二七枚燒赤淬酒七遍,服(藏器)。
【附方】新一。
眼生偷針∶布針一個(gè),對(duì)井睨視,已而折為兩段,投井中,勿令人見。(張杲《醫(yī)說》)
<目錄>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一
<篇名>鐵鏃
內(nèi)容:(《綱目》)
【主治】胃熱呃逆,用七十二個(gè),煎湯啜之(時(shí)珍)。
<目錄>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一
<篇名>鐵甲
內(nèi)容:(《綱目》)
【主治】憂郁結(jié)滯,善怒狂易,入藥煎服(時(shí)珍)。
<目錄>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一
<篇名>鐵鎖
內(nèi)容:(《綱目》)
【主治】 鼻不聞香臭,磨石上取末,和豬脂綿裹塞之,經(jīng)日肉出,
瘥(《普濟(jì)》)。
<目錄>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一
<篇名>鑰匙
內(nèi)容:(《日華》)
【主治】婦人血噤,失音沖惡,以生姜、醋、小便同煎服。弱房人亦
可煎服(大明)。
<目錄>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一
<篇名>鐵釘
內(nèi)容:(《拾遺》)
【主治】酒醉齒漏出血不止,燒赤注孔中即止(時(shí)珍)。
藏器曰∶有犯罪者,遇恩赦免,取枷上鐵及釘?shù)仁罩?。后入官帶之,得除免?br>鐵鏵(即鍤也?!毒V目》)
【主治】心虛風(fēng)邪,精神恍惚健忘,以久使者四斤,燒赤投
醋中七次,打成塊,水二斗,浸二七日,每食后服一小盞。(時(shí)珍)。
【附方】新三。
小兒傷寒,百日內(nèi)患?jí)褵?。用鐵鏵一斤,燒赤,水二斗,淬三七次,煎一半,入柳葉七
片,浴之。(《圣濟(jì)錄》)積年齒 ∶舊鐵鏵頭一枚,炭火燒赤,捻硫黃一分,豬脂一分,
于上熬沸。以綿包柳杖 藥,熱烙齒縫,數(shù)次愈。(《普濟(jì)方》)
灌頂油法∶治腦中熱毒風(fēng),除目中翳障,鎮(zhèn)心明目。生油二斤,故鐵鏵五兩(打碎),

石半兩,寒水石一兩,馬牙硝半兩,曾青一兩,綿裹入油中浸七日。每以一錢頂上摩之,及
滴少許入鼻內(nèi),甚妙。此大食國胡商方。(《圣惠方》)
鐵犁 尖(《日華》)
【主治】得水,制朱砂、水銀、石亭脂毒(大明)。
車轄(即車軸鐵轄頭,一名車缸。宋《開寶》)
【氣味】 無毒。
【主治】喉痹及喉中熱塞,燒赤,投酒中熱飲(《開寶》)。主小兒大便下血,燒赤,淬
水服(外臺(tái))。
【附方】舊二,新一。
小兒下血∶方見上。
妊娠咳嗽∶車缸一枚,燒赤投酒中,冷凍飲料。(《圣惠方》)
走注氣痛∶車缸燒赤,濕布裹熨病上。(《千金方》)
馬銜 (即馬勒口鐵也。大明曰∶古舊者好,亦可作醫(yī)工針也?!堕_寶》)
【氣味】平,無毒。
【主治】小兒癇,婦人難產(chǎn),臨時(shí)持之,并煮汁服一盞(《開寶》)。治馬喉痹,腫連頰,
壯熱,吐氣數(shù),煎水服之(《圣惠》)。
<目錄>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一
<篇名>馬鐙
內(nèi)容:(《綱目》)
【主治】田野磷火,人血所化,或出或沒,來逼奪人精氣,但以馬鐙
相戛作聲即滅。故張華云∶金葉一振,游光斂色(時(shí)珍)。
<目錄>金石部第八卷
<篇名>金石之二
內(nèi)容:\x玉類一十四種\x
<目錄>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二
<篇名>玉
內(nèi)容:(《別錄》上品)
【校正】并入《別錄》玉屑。
【釋名】玄真。
時(shí)珍曰∶按許慎《說文》云∶玉乃石之美者。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也; 理自外可以
知中,義也;其聲舒揚(yáng)遠(yuǎn)聞,智也;不撓而折,勇也;銳廉而不技,潔也。其字象三玉連貫
之形。葛洪《抱樸子》云∶玄真者,玉之別名也,服之令人身飛輕舉。故曰∶服玄真者,其
命不極。
【集解】《別錄》曰∶玉泉、玉屑,生藍(lán)田山谷,采無時(shí)。
弘景曰∶好玉出藍(lán)田及南陽徐善亭部界中,日南、盧容水中,外國于闐、疏勒諸處皆善
。潔白如豬膏,叩之鳴者,是真也。其比類者,甚多相似,宜精別之。所以燕石入笥,卞氏
長號(hào)也。 曰∶《異物志》云∶玉出昆侖?!秳e寶經(jīng)》云∶凡石韞玉,但將石映燈看之,內(nèi)有
紅光,明如初出日,便知有玉也。
頌曰∶今藍(lán)田、南陽、日南不聞?dòng)杏瘢┯陉D出之。晉平居誨為鴻臚卿張匡鄴使于闐,
作《行程記》,載其采玉之地云∶玉河,在于闐城外。其源出昆山,西流一千三百里,至于
闐界牛頭山,乃疏為三河∶一曰白玉河,在城東三十里;二曰綠玉河,在城西二十里;三曰
烏玉河,在綠玉河西七里。其源雖一,而其玉隨地而變,故其色不同。每歲五、六月大水暴
漲,則玉隨流而至。玉之多寡,由水之大小。七、八月水退,乃可取,彼人謂之撈玉,其地
有禁,器用服食,往往用玉。各地所有,亦自彼來。王逸《玉論》,載玉之色曰∶赤如雞冠,
黃如蒸栗,白如截肪,黑如純漆,謂之玉符,而青玉獨(dú)無說焉。今青白者常有,黑者時(shí)有,
黃赤者絕無,雖禮之六器,亦不能得其真者。今儀州出一種石,如蒸栗色,彼人謂之栗玉,
或云亦黃玉之類,但少潤澤,聲不清越,為不及也。然服食者,惟貴純白,他色亦不取焉。
承曰∶儀州栗玉,乃黃石之光瑩者,非玉也。玉堅(jiān)而有理,火刃不可傷。此石小刀便可
雕刻,與階州白石同體而異色爾。時(shí)珍曰∶按∶《太平御覽》云∶交州出白玉,夫余出赤玉,
挹婁出青玉,大秦出菜玉,西蜀出黑玉。藍(lán)田出美玉,色如藍(lán),故曰藍(lán)田?!痘茨献印吩啤?br>鐘山之玉,炊以爐炭,三日三夜,而色澤不變,得天地之精也。觀此諸說,則產(chǎn)玉之處亦多
矣,而今不出者,地方恐為害也,故獨(dú)以于闐玉為貴焉。古禮玄圭蒼璧,黃琮赤璋,白琥玄
璜,以象天地四時(shí)而立名爾?!抖Y記》云∶石蘊(yùn)玉則氣如白虹,精神見于山川也。《博物志》
云∶山有谷者生玉?!妒印吩啤盟畧A折者有珠,方折者有玉。《地鏡圖》云∶二月山中草木
生光下垂者有玉,玉之精如美女。《玉書》云∶玉有山玄文,水蒼文,生于山而木潤,產(chǎn)于
水而流芳,藏于璞而文采露于外。觀此諸說,則玉有山產(chǎn)、水產(chǎn)二種。各地之玉多在山,于
闐之玉則在河也。其石似玉者, 、琨、 、璁、瓔也。北方有罐子玉,雪白有氣眼,乃
藥燒成者,不可不辨,然皆無溫潤?!栋薰佟份d火玉色赤,可烹鼎;暖玉可辟寒;寒玉可辟
暑;香玉有香;軟玉質(zhì)柔;觀日玉,洞見日中宮闕,此皆希世之寶也。
宗 曰∶燕玉出燕北,體柔脆如油,和粉色,不入藥用。
<目錄>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二
<篇名>玉屑
內(nèi)容:(《別錄》)
【修治】弘景曰∶玉屑是以玉為屑,非別一物也。《仙經(jīng)》服 玉,
有搗如米粒,乃以苦酒輩,消令如泥,亦有合為漿者。
凡服玉皆不得用已成器物,及冢中玉璞。
恭曰∶餌玉當(dāng)以消作水者為佳。屑如麻豆服者,取其精潤臟腑,滓穢當(dāng)完出也。又為粉
服者,即使人淋壅。屑如麻豆,其義殊深。化水法,在《淮南三十六水法》中。
【氣味】甘,平,無毒。 曰∶咸,寒,無毒。
時(shí)珍曰∶惡鹿角,養(yǎng)丹砂。
【主治】除胃中熱,喘息煩滿,止渴,屑如麻豆服之,久服輕身長年(《別錄》)。潤心
肺,助聲喉,滋毛發(fā)(大明)。滋養(yǎng)五臟,止煩躁,宜共金、銀、麥門冬等同煎服,有益(李
)。
【附方】新三。
小兒驚啼∶白玉二錢半,寒水石半兩,為末,水調(diào)涂心下。(《圣惠方》)
癖鬼氣,往來疼痛,及心下不可忍者,不拘大人小兒。白玉、赤玉等分,為末,糊丸
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湯下。(《圣惠方》)
面身瘢痕∶真玉日日磨之,久則自滅。(《圣濟(jì)錄》)
玉泉(《本經(jīng)》)
【釋名】玉札(《本經(jīng)》)、
玉漿(《開寶》)、瓊漿。
普曰∶玉泉,一名玉屑。
弘景曰∶此當(dāng)是玉之精華,白者質(zhì)色明澈,可消之為水,故名玉泉。今人無復(fù)的識(shí)者,
通一為玉爾。
志曰∶按∶別本注云∶玉泉者,玉之泉液也。以仙室玉池中者為上,故一名玉液。今《
仙經(jīng)》、《三十六水法》中,化玉為玉漿,稱為玉泉,服之長年不老,然功劣于自然泉液也。
宗 曰∶《本經(jīng)》言∶玉泉生藍(lán)田山谷,采無時(shí)。今藍(lán)田無玉,而泉水古今不言采。陶
氏言玉為水,故名玉泉。如此則當(dāng)言玉水,不當(dāng)言玉泉,泉乃流布之義。今詳泉字乃漿之誤,
去古既遠(yuǎn),文本脫誤也?!兜啦亟?jīng)》有金飯、玉漿之文,唐李商隱有“瓊漿未飲結(jié)成冰”之

,是采玉為漿,斷無疑矣。別本所注不可取也。若如所言,則舉世不能得,亦漫立此名耳。
時(shí)珍曰∶玉泉作玉漿甚是。別本所注乃玉髓也,《別錄》自有條,諸家未深考爾。
【修治】青霞子曰∶作玉漿法∶玉屑一升,地榆草一升,稻米一升,取白露二升,銅器
中煮,米熟絞汁,玉屑化為水,以藥納入,所謂神仙玉漿也。
藏器曰∶以玉投朱草汁,化成醴。朱草,瑞草也。術(shù)家取蟾蜍膏軟玉如泥,以苦酒消之
成水。
【氣味】甘,平,無毒。
普曰∶神農(nóng)、岐伯、雷公∶甘。李當(dāng)之∶平。畏款冬花、青竹。
【主治】五臟百病,柔筋強(qiáng)骨,安魂魄,長肌肉,益氣,利血脈,久服耐寒暑,不饑渴,
不老神仙。人臨死服五斤,三年色不變(《本經(jīng)》)。療婦人帶下十二病,除氣癃,明耳目,
久服輕身長年(《別錄》)。治血塊(大明)。
【發(fā)明】慎微曰∶《天寶遺事》∶楊貴妃含玉咽津,以解肺渴。王莽遺孔休玉曰∶君面有
疵,美玉可以滅瘢。后魏李預(yù)得餐玉之法,乃采訪藍(lán)田,掘得若環(huán)璧雜器形者,大小百余枚,
捶作屑,日食之,經(jīng)年云有效驗(yàn),而好酒損志。及疾篤,謂妻子曰∶服玉當(dāng)屏居山林,排棄
嗜欲,而吾酒色不絕,自致于死,非藥之過也。尸體必當(dāng)有異于人,勿使速殯,令后人知餐
服之功。時(shí)七月中旬,長安毒熱,停尸四日,而體色不變,口無穢氣。
弘景曰∶張華云∶服玉用藍(lán)田谷玉白色者,平常服之,則應(yīng)神仙。有人臨死服五斤,死
經(jīng)三年,其色不變。古來發(fā)冢見尸如生者,其身腹內(nèi)外,無不大有金玉。漢制,王公皆用珠
襦玉匣,是使不朽故也。煉服之法,水屑隨宜。雖曰性平,而服玉者亦多發(fā)熱,如寒食散狀。
金玉既天地重寶,不比余石,若未深解節(jié)度,勿輕用之。
志曰∶《抱樸子》云∶服金者,壽如金;服玉者,壽如玉。但其道遲成,須服一、二百
斤,乃可知也。玉可以烏米酒及地榆酒化之為水,亦可以蔥漿消之為 ,亦可餌以為丸,亦
可以燒為粉。服之一年以上,入水不沾,入火不灼,刃之不傷,百毒不死。不可用已成之器,
傷人無益,得璞玉乃可用也。赤松子以玄蟲血漬玉為水服之,故能乘煙霞上下。玉屑與水服
之,俱令人不死。所以不及金者,令人數(shù)數(shù)發(fā)熱,似寒食散狀也。若服玉屑,宜十日一服雄
黃、丹砂各一刀圭,散發(fā)洗沐冷水,迎風(fēng)而行,則不發(fā)熱也。董君異常以玉醴與盲人服,旬
日而目愈也。時(shí)珍曰∶漢武帝取金莖露和玉屑服,云可長生,即此物也。但玉亦未必能使生
者不死,惟使死者不朽爾。養(yǎng)尸招盜,反成暴棄,曷若速朽歸虛之為見理哉。
<目錄>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二
<篇名>白玉髓
內(nèi)容:(《別錄》有名未用)
【校正】并入《拾遺》玉膏。
【釋名】玉脂(《綱目》)、玉膏(《拾遺》)、玉液。
【集解】《別錄》曰∶生藍(lán)田玉石間。時(shí)珍曰∶此即玉膏也,別本以為玉泉者是矣。《山
海經(jīng)》云∶密山上多丹木,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澤。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源沸沸湯
湯,黃帝是食是饗。是生玄玉,玉膏所出,以灌丹木。黃帝乃取密山之玉,KT 而投之鐘
山之陽,瑾瑜之玉為良,堅(jiān)栗精密,澤而有光,五色發(fā)作,以和柔剛。天地鬼神,是食是饗。
君子服之,以御不祥。謹(jǐn)按密山亦近于闐之間。是食者,服食也。是饗者,祭祀也。服之者,
佩服也。玉膏,即玉髓也?!逗訄D玉版》云∶少室之山,有白玉膏,服之成仙?!妒抻洝?br>云∶瀛洲有玉膏如酒,名曰玉醴,飲數(shù)升輒醉,令人長生?!侗阕印吩啤蒙裰?,有玉
膏流出,鮮明如水精,以無心草末和之,須臾成水,服之一升長生。皆指此也。藏器曰∶今
玉石間水飲之,亦長生潤澤。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婦人無子,不老延年(《別錄》)。
<目錄>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二
<篇名>青玉
內(nèi)容:(《別錄》有名未用)
【釋名】谷玉。
時(shí)珍曰∶谷,一作 ,又作 ,谷、角二音。二玉相合曰 ,此玉常合生故也。
【集解】《別錄》曰∶生藍(lán)田。
弘景曰∶張華言合玉漿用谷玉,正縹白色,不夾石者。大如升,小者如雞子,取于穴
中者,非今作器物玉也。出襄鄉(xiāng)縣舊穴中。黃初時(shí),詔征南將軍夏侯尚求之。
時(shí)珍曰∶按∶《格古論》云∶古玉以青玉為上,其色淡青,而帶黃色。綠玉深綠色者佳,
淡者次之。菜玉非青非綠,如菜色,此玉之最低者。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婦人無子,輕身不老長年(《別錄》)。
【附錄】璧玉 《別錄》曰∶味甘,無毒。主明目益氣,使人多精生子。
時(shí)珍曰∶璧,瑞玉圜也。此玉可為璧,故曰璧玉。璧外圓象天,內(nèi)方象地?!稜栄拧吩?br>∶璧大六寸謂之 ;肉倍好謂之壁;好倍肉,謂之瑗。
玉英 《別錄》曰∶味甘,主風(fēng)瘙皮膚癢,生山竅中,明白可作鏡,一名石鏡,十二月
采。
合玉石 《別錄》曰∶味甘,無毒。主益氣,療消渴,輕身辟谷。生常山中丘,如彘肪。
時(shí)珍曰∶此即碾玉砂也,玉須此石碾之乃光。
青瑯 (《本經(jīng)》下品)
【校正】并入《拾遺》石闌干。
【釋名】石闌干(《拾遺》)、石珠(《本經(jīng)》)、青珠(《別錄》)。
時(shí)珍曰∶瑯 ,象其聲也。
可碾為珠,故得珠名。
【集解】《別錄》曰∶青瑯 ,生蜀郡平澤,采無時(shí)。
弘景曰∶此《蜀都賦》所稱青珠、黃環(huán)者也?,?亦是昆侖山上樹名,又《九真經(jīng)》中
大丹名。
恭曰∶瑯 有數(shù)種色,以青者入藥為勝,是琉璃之類,火齊寶也。今出 州以西烏臼蠻
中,及于闐。
藏器曰∶石闌干生大海底,高尺余,如樹,有根莖,莖上有孔,如物點(diǎn)之。漁人以網(wǎng)罾
得之,初從水出微紅,后漸青。
頌曰∶今秘書中有異魚圖,載瑯 青色,生海中,云海人以網(wǎng)于海底取之,初出水紅色,
久而青黑,枝柯似珊瑚,而上有孔竅,如蟲蛀,擊之有金石之聲,乃與珊瑚相類。其說與《別
錄》生蜀郡平澤,及蘇恭所云不同,人莫能的識(shí)。謹(jǐn)按《尚書》∶雍州缺貢球、琳、瑯 ?!稜?br>雅》云∶
西北之美者,有昆侖墟之 、琳、瑯 ??装矅?、郭璞注,皆以為石之似珠者。而《山
海經(jīng)》云∶昆侖山有瑯 。若然是石之美者,明瑩若珠之色,而狀森植爾。大抵古人謂石之
美者,多謂之珠,《廣雅》謂琉璃、珊瑚皆為珠是也。以上所說,皆出西北山中,而今《圖》
乃云海底得之。蓋珍貴之物,山、?;蚓惝a(chǎn)焉,今醫(yī)家亦以難得而稀用也。
宗 曰∶《書》云∶雍州厥貢球、琳、瑯 。《西域記》云∶天竺國正出此物。蘇恭云∶
是琉璃之類。琉璃乃火成之物,瑯 非火成者,安得同類?
時(shí)珍曰∶按許慎《說文》云∶瑯 ,石之似玉者。
孔安國云∶石之似珠者?!犊傹敗吩啤蒙虾J麻g,狀如筍,質(zhì)似玉。《玉冊(cè)》云∶生
南海崖石內(nèi),自然感陰陽之氣而成,似珠而赤?!读凶印吩啤门钊R之山,珠 之樹叢生。據(jù)
諸說,則瑯 生于西北山中及海山崖間。其云生于海底網(wǎng)取者,是珊瑚,非瑯 也。
在山為瑯 ,在水為珊瑚,珊瑚亦有碧色者。今回民地方出一種青珠,與碧靛相似,恐
是瑯 所作者也?!渡胶=?jīng)》云∶開明山北有珠樹。《淮南子》云∶曾城九重,有珠樹在其西。
珠樹即瑯 也。余見珊瑚下。
【氣味】辛,平,無毒。
之才曰∶殺錫毒,得水銀良,畏雞骨。
【主治】身癢,火瘡癰瘍,疥瘙死?。ā侗窘?jīng)》)。白禿,浸淫在皮膚中,煮煉服之,起
陰氣,可化為丹(《別錄》)。療手足逆臚(弘景)。
石闌干∶主石淋,破血,產(chǎn)后惡血,磨服,或煮服,亦火燒投酒中服(藏器)。
<目錄>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二
<篇名>珊瑚
內(nèi)容:(《唐本草》)
【釋名】缽擺娑福羅(《梵書》)。
【集解】恭曰∶珊瑚生南海,又從波斯國及師子國來。
頌曰∶今廣州亦有,云生海底作枝柯狀,明潤如紅玉,中多有孔,亦有無孔者,枝柯多
者更難得,采無時(shí)。謹(jǐn)按《海中經(jīng)》云∶取珊瑚,先作鐵網(wǎng)沉水底,珊瑚貫中而生,歲高三
二尺,有枝無葉,因絞網(wǎng)出之,皆摧折在網(wǎng)中,故難得完好者。不知今之取者,果爾否?漢
積翠池中,有珊瑚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上有四百六十三條,云是南越王趙佗所獻(xiàn),夜有
光景。晉石崇家有珊瑚高六、七尺。今并不聞?dòng)写烁叽T者。
宗 曰∶珊瑚有紅油色者,細(xì)縱紋可愛。有如鉛丹色者,無縱紋,為下品。入藥用紅油
色者。波斯國海中有珊瑚洲,海人乘大舶墮鐵網(wǎng)水底取之。珊瑚初生磐石上,白如菌,一歲
而黃,三歲變赤,枝干交錯(cuò),高三、四尺。人沒水以鐵發(fā)其根,系網(wǎng)舶上,絞而出之,失時(shí)
不取則腐蠹。
時(shí)珍曰∶珊瑚生海底,五、七株成林,謂之珊瑚林。居水中直而軟,見風(fēng)日則曲而硬,
變紅色者為上,漢趙佗謂之火樹是也。亦有黑色者不佳,碧色者亦良。昔人謂碧者為青瑯
,俱可作珠。許慎《說文》云∶珊瑚色赤,或生于海,或生于山。
據(jù)此說,則生于海者為珊瑚,生于山者為瑯 ,尤可征矣。互見瑯 下。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去目中翳,消宿血。為末吹鼻,止鼻衄(《唐本》)。
明目鎮(zhèn)心,止驚癇(大明)。點(diǎn)眼,去飛絲(時(shí)珍)。
【發(fā)明】 曰∶珊瑚主治與金相似。
宗 曰∶今人用為點(diǎn)眼箸,治目翳。
藏器曰∶珊瑚刺之汁流如血,以金投之為丸名金漿,以玉投之為玉髓,久服長生。
【附方】舊一。小兒麩翳未堅(jiān),不可亂藥。宜以珊瑚研如粉,日少少點(diǎn)之,三日愈。(錢
相公《篋中方》)
<目錄>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二
<篇名>馬腦
內(nèi)容:(宋《嘉 》)
【釋名】瑪瑙、文石、摩羅迦隸(佛書)。
藏器曰∶赤爛紅色,似馬之腦,故名,亦云馬腦珠。胡人云是馬口吐出者,謬言也。
時(shí)珍曰∶按《增韻》云∶玉屬也。紋理交錯(cuò),有似馬腦,因以名之?!妒斑z記》云是鬼
血所化,更謬。
【集解】藏器曰∶馬腦生西國玉石間,亦美石之類,重寶也。來中國者,皆以為器。又
出日本國。用砑木不熱者為上,熱者非真也。
宗 曰∶馬腦非玉非石,自是一類。有紅、白、黑三種,亦有紋如纏絲者。西人以小者
為玩好之物,大者研為器。
時(shí)珍曰∶馬腦出西南諸國,云得自然灰即軟,可刻也。曹昭《格古論》云∶多出北地、
南番、西番,非石非玉,堅(jiān)而且脆,刀刮不動(dòng),其中有人物鳥獸形者最貴。顧薦《負(fù)暄錄》
云∶馬腦品類甚多,出產(chǎn)有南北,大者如斗,其質(zhì)堅(jiān)硬,碾造費(fèi)工。南馬腦產(chǎn)大食等國,色
正紅無瑕,可作杯 。西北者色青黑,寧夏、瓜、沙、羌地砂磧中得者尤奇。有柏枝馬腦,
花如柏枝。有夾胎馬腦,正視瑩白,側(cè)視則若凝血,一物二色也。截子馬腦,黑白相間。合
子馬腦,漆黑中有一白線間之。錦江馬腦,其色如錦;纏絲馬腦,紅白如絲,此皆貴品。漿
水馬腦,有淡水花;醬斑馬腦,有紫紅花;蛐 馬腦,粉紅花,皆價(jià)低。又紫云馬腦出和州,
土馬腦出山東沂州,亦有紅色云頭,纏絲、胡桃花者。又竹葉馬腦,出淮右,花如竹葉,并
可作桌面、屏風(fēng)。金陵雨花臺(tái)小馬腦,只可充玩耳。試馬腦法∶以砑木不熱者為真。
【氣味】辛,寒,無毒。
【主治】辟惡,熨目赤爛(藏器)。主目生障翳,為末日點(diǎn)(時(shí)珍)。
<目錄>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二
<篇名>寶石
內(nèi)容:(《綱目》)
【集解】時(shí)珍曰∶寶石出西番、回鶻地方諸坑井內(nèi),云南、遼東亦有之。有紅、綠、碧、
紫數(shù)色∶紅者名刺子;碧者名靛子;翠者,名馬價(jià)珠;黃者,名木難珠;紫者,名蠟子;又
有鴉鶻石、貓精石、石榴子、紅扁豆等名色,皆其類也?!渡胶=?jīng)》言騍山多玉,凄水出焉,
西注于海,中多采石。采石,即寶石也。碧者,唐人謂之瑟瑟。紅者,宋人謂之 蝎。今通
呼為寶石。以鑲首飾器物,大者如指頭,小者如豆粒,皆碾成珠狀?!稄埐獏卿洝吩啤迷?、
云南河中出碧珠,須祭而取之,有縹碧、綠碧。此即碧色寶石也。
【主治】去翳明目,入點(diǎn)藥用之?;覊m入目,以珠拭拂即去(時(shí)珍)。
<目錄>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二
<篇名>玻璃
內(nèi)容:(《拾遺》)
【釋名】頗黎(《綱目》)、水玉(《拾遺》)。
時(shí)珍曰∶本作頗黎。頗黎,國名也。其瑩如水,其堅(jiān)如玉,故名水玉,與水精同名。
【集解】藏器曰∶玻璃,西國之寶也。玉石之類,生土中?;蛟魄q冰所化,亦未必然。
時(shí)珍曰∶出南番。有酒色、紫色、白色,瑩澈與水精相似,碾開有雨點(diǎn)花者為真。外丹
家亦用之。藥燒者有氣眼而輕?!缎杏洝吩啤么笄貒形迳H黎,以紅色為貴,《梁四公子
記》云∶扶南人來賣碧頗黎鏡,廣一尺半,重四十斤,內(nèi)外皎潔,向明視之,不見其質(zhì)。蔡
絳云∶御庫有玻璃母,乃大食所產(chǎn),狀如鐵滓, 之但作珂子狀,青、紅、黃、白數(shù)色。
【氣味】辛,寒,無毒。
【主治】驚悸心熱,能安心明目,去赤眼,熨熱腫(藏器)。
摩翳障(大明)。
<目錄>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二
<篇名>水精
內(nèi)容:(《拾遺》)
【釋名】水晶(《綱目》)、水玉(《綱目》)、石英。
時(shí)珍曰∶瑩澈晶光,如水之精英,會(huì)意也?!渡胶=?jīng)》謂之水玉,《廣雅》謂之
石英。
【集解】時(shí)珍曰∶水精,亦頗黎之屬,有黑、白二色。倭國多水精,第一。南水精白,
北水精黑,信州、武昌水精濁。性堅(jiān)而脆,刀刮不動(dòng),色澈如泉,清明而瑩,置水中無瑕、
不見珠者佳。古語云水化,謬言也。藥燒成者,有氣眼,謂之硝子,一名海水精。《抱樸子》
言∶交廣人作假水精碗,是此。
【氣味】辛,寒,無毒。
【主治】熨目,除熱淚(藏器)。亦入點(diǎn)目藥。穿串吞咽中,推引諸哽物(時(shí)珍)。
【附錄】火珠 時(shí)珍曰∶《說文》謂之火齊珠?!稘h書》謂之玫瑰(音枚回)?!短茣吩啤?br>東南海中有羅剎國,出火齊珠,大者如雞卵,狀類水精,圓白,照數(shù)尺。日中以艾承之則得
火,用灸艾炷不傷人。今占城國有之,名朝霞大火珠。又《續(xù)漢書》云∶哀牢夷出火精、琉
璃,則火齊乃火精之訛,正與水精對(duì)。
石(音軟)時(shí)珍曰∶出雁門。石次于玉,白色如冰,亦有赤者?!渡胶=?jīng)》云∶北山
多石?!抖Y》云∶士佩 玫,是也。
<目錄>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二
<篇名>琉璃
內(nèi)容:(《拾遺》)
【釋名】火齊。
時(shí)珍曰∶《漢書》作流離,言其流光陸離也?;瘕R,與火珠同名。
【集解】藏器曰∶《集韻》云∶琉璃,火齊珠也?!赌现莓愇镏尽吩啤昧鹆В举|(zhì)是石,
以自然灰治之可為器,石不得此則不可釋。佛經(jīng)所謂七寶者,琉璃、車渠、馬腦、玻璃、真
珠是也。時(shí)珍曰∶按∶《魏略》云∶大秦國出金銀琉璃,有赤、白、黃、黑、青、綠、縹、
紺、紅、紫十種。此乃自然之物,澤潤光采,逾于眾玉。今俗所用,皆銷冶石汁,以眾藥灌
而為之,虛脆不貞?!陡窆耪摗吩啤檬鹆С龈啕?,刀刮不動(dòng),色白,濃半寸許,可點(diǎn)燈,
明于牛角者?!懂愇镏尽吩啤媚咸祗弥T國出火齊,狀如云母,色如紫金,重沓可開,析之則
薄如蟬翼,積之乃如紗 ,亦琉璃、云母之類也。按∶此石今人以作燈球,明瑩而堅(jiān)耐久。
蘇頌言亦可入藥,未見用者。
【主治】身熱目赤,以水浸冷熨之(藏器)。
<目錄>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二
<篇名>云母
內(nèi)容:(《本經(jīng)》上品)
【釋名】云華、云珠、云英、云液、云砂、磷石(《本經(jīng)》)。
時(shí)珍曰∶云母以五色立名,詳見下文。按《荊南志》云∶華容方臺(tái)山出云母,土人候云
所出之處,于下掘取,無不大獲,有長五、六尺可為屏風(fēng)者,但掘時(shí)忌作聲也。據(jù)此,則此
石乃云之根,故得云母之名,而云母之根,則陽起石也?!侗阕印酚性啤梅颇甘?,云
氣常覆其上。服其母以致其子,理自然也。
【集解】《別錄》曰∶云母生泰山山谷、齊山、廬山及瑯琊北定山石間,二月采之。云
華,五色具;云英,色多青;云珠,色多赤;云液,色多白;云砂,色青黃;磷石,色正白。
弘景曰∶按∶《仙經(jīng)》云母有八種∶向日視之,色青白多黑者,名云母;色黃白多青者
,名云英;色青黃多赤者,名云珠;如冰露乍黃乍白者,名云砂;黃白 者,名云液;皎
然純白明澈者,名磷石。此六種并好服,各有時(shí)月。其黯黯純黑,有紋斑斑如鐵者,名云膽;
色雜黑而強(qiáng)肥者,名地涿,此二種并不可服。煉之有法,宜精細(xì);不爾,入腹大害人。今江
東惟用廬山者為勝,青州者亦好,以沙土養(yǎng)之,歲月生長。
頌曰∶今兗州云夢(mèng)山及江州、淳州、杭越間亦有之,生土石間。作片成層可析,明滑光
白者為上。其片有絕大而瑩潔者,今人以飾燈籠,亦古扇屏之遺意也。江南生者多青黑,不
堪入藥。謹(jǐn)按∶方書用云母,皆以白澤者為貴,惟中山衛(wèi)叔卿單服法,用云母五色具者。葛
洪《抱樸子》云∶云母有五種,而人不能別,當(dāng)舉以向日看之,陰地不見雜色也。五色并具
而多青者,名云英,宜春服之;五色并具而多赤者,名云珠,宜夏服之;五色并具而多白者,
名云液,宜秋服之;五色并具而多黑者,名云母,宜冬服之;但有青黃二色者,名云砂,宜
季夏服之; 純白者,名磷石,四時(shí)可服也。古方服五云甚多,然修煉節(jié)度,恐非文本可
詳,不可輕餌也。損之曰∶青、赤、黃、紫、白者,并堪服;白色輕薄通透者,為上;黑者,
不任用,令人淋瀝發(fā)瘡。
【修治】 曰∶凡使,黃黑者,濃而頑;赤色者,經(jīng)婦人手把者,并不中用。須要光瑩
如冰色者,為上。每一斤,用小地膽草、紫背天葵、生甘草、地黃汁各一鎰,干者細(xì)銼,濕
者取汁了,于瓷鍋中安置,下天池水三鎰,著火煮七日夜,水火勿令失度,云母自然成碧玉
漿在鍋底,卻以天池水猛投其中,攪之,浮如蝸涎者即去之。如此三度淘凈,取沉香一兩搗
作末,以天池水煎沉香湯三升以來,分為三度,再淘云母漿了,日曬任用。
《抱樸子》曰∶服五云之法∶或以桂蔥水玉化之為水,或以露于鐵器中,以玄水熬之為
水,或以硝石合于筒中埋之為水,或以蜜溲為酪,或以秋露漬之百日,韋囊 以為粉,或以
無顛草樗血合餌之。服至一年,百病除;三年,反老成童;五年,役使鬼神。
胡演曰∶煉粉法∶八、九月間取云母,以礬石拌勻,入瓦罐內(nèi)封口;三伏時(shí)則自柔軟,
去礬;次日取百草頭上露水漬之;百日,韋囊 以為粉。
時(shí)珍曰∶道書言鹽湯煮云母可為粉。又云∶云母一斤,鹽一斗漬之,銅器中蒸一日,臼
中搗成粉。又云∶云母一斤,白鹽一升,同搗細(xì),入重布袋 之,沃令鹽味盡,懸高處風(fēng)吹,
自然成粉。
【氣味】甘,平,無毒。
權(quán)曰∶有小毒。惡徐長卿,忌羊血、粉。
之才曰∶澤瀉為之使,畏 甲及流水。弘景曰∶煉之用礬則柔爛,亦是相畏也。百草上
露乃勝東流水,亦有用五月茅屋溜水者。
獨(dú)孤滔曰∶制汞,伏丹砂。
【主治】身皮死肌,中風(fēng)寒熱,如在車船上,除邪氣,安五臟,益子精,明目,久服輕
身延年(《本經(jīng)》)。下氣堅(jiān)肌,續(xù)絕補(bǔ)中,療五勞七傷,虛損少氣,止痢,久服悅澤不老,
耐寒暑,志高神仙(《別錄》)。主下痢腸 ,補(bǔ)腎冷(甄權(quán))。
【發(fā)明】保升曰∶云母屬金,故色白而主肺。
宗 曰∶古雖有服煉法,今人服者至少,謹(jǐn)之至也。惟合云母膏,治一切癰毒瘡等,方
見《和劑局方》。
慎微曰∶《明皇雜錄》云∶開元中,名醫(yī)紀(jì)朋,觀人顏色談笑,知病淺深,不待診脈。
帝召入掖庭,看一宮人,每日昃則笑歌啼號(hào)若狂疾,而足不能履地。朋視之曰∶此必因食飽
而大促力,頓仆于地而然。乃飲云母湯,熟寐而失所苦。問之,乃言太華公主載誕,某當(dāng)主
謳,懼聲不能清長,因吃 蹄羹,飽而歌大曲,唱罷覺胸中甚熱,戲于砌臺(tái),因墜下,久而
方蘇,遂病此也。又《經(jīng)效方》云∶青城山丈人觀主康道豐,治百病云母粉方∶用云母一斤,
拆開揉入大瓶內(nèi)筑實(shí),上澆水銀一兩封固,以十斤頂火 赤取出,卻拌香蔥、紫連翹草二件,
合搗如泥,后以夾絹袋盛,于大水盆內(nèi)搖取粉,余滓未盡,再添草藥重?fù)v取粉。以木盤一面,
于灰上印一淺坑,鋪紙傾粉在內(nèi),候干焙之,以面糊丸梧子大。遇有病者,服之無不效。知
成都府辛諫議,曾患大風(fēng),眾醫(yī)不愈,道豐進(jìn)此,服之神驗(yàn)?!侗阕印吩弧盟锫裰葱?,
著火即焦;而五云入猛火中經(jīng)時(shí)不焦,埋之不腐。故服之者長生,入水不濡,入火不燒,踐
棘不傷。
時(shí)珍曰∶昔人言云母壅尸,亡人不朽。盜發(fā)馮貴人冢,形貌如生,因共奸之;發(fā)晉幽公
冢,百尸縱橫。及衣服皆如生人,中并有云母壅之故也。
【附方】舊七,新七。服食云母∶上白云母二十斤薄擘,以露水八斗作湯,分半淘洗二
次。又取二斗作湯,納芒硝十斤,木器中漬二十日,取出絹袋盛,懸屋上,勿見風(fēng)日,令燥。
以鹿皮為囊揉之,從旦至午,篩滓復(fù)揉,得好粉五斗,余者棄之。以粉一斗納崖蜜二斤,攪
糊,入竹筒中,薄削封口漆固,埋北垣南崖下,入地六尺,覆土。春夏四十日、秋冬三十日
出之,當(dāng)成水。若洞洞不消,更埋三十日。此水能治萬病,及勞氣風(fēng)疹。每以溫水一合和服
之,日三服。十日,小盒飯變黃;二十日,腹中寒 消;三十日,齲齒更生;四十日,不畏
風(fēng)寒;五十日,諸病皆愈,顏色日少,長生神仙。(《千金方》)
痰飲頭痛、往來寒熱∶云母粉二兩(煉過),恒山一兩。為末。每服方寸匕,湯服取吐。
忌生蔥、生菜。(《深師方》)牝瘧多寒∶云母(燒二日夜)、龍骨、蜀漆(燒去腥)等分。為
散。
未發(fā)前,漿水服錢。(仲景《金匱方》)
小兒下痢赤白及水痢∶云母粉半兩,煮白粥調(diào)食之。(《食醫(yī)心鏡》)
赤白久痢、積年不愈∶飲調(diào)云母粉方寸匕服。二服,立見神效。(《千金方》)
婦人帶下∶水和云母粉方寸匕服,立見神效。(《千金方》)
小便淋疾∶溫水和云母粉服三錢。(《千金方》)婦人難產(chǎn),經(jīng)日不生∶云母粉半兩,溫
酒調(diào)服,入口即產(chǎn),不順者即順,萬不失一。陸氏云∶此是何德?lián)P方也,已救三、五十人。
(《積德堂方》)
粉滓面 ∶云母粉、杏仁等分。為末。黃牛乳拌,略蒸,夜涂旦洗。(《圣濟(jì)錄》)
風(fēng)疹遍身,百計(jì)不愈∶ 云母粉,清水調(diào)服二錢,良。(《千金方》)
一切惡瘡∶云母粉敷之。(《千金方》)
火瘡敗壞∶云母粉和生羊髓涂之。(《圣惠方》)
金瘡出血∶云母粉敷之,絕妙。(《事林廣記》)
風(fēng)熱汗出∶水和云母粉,服三錢,不過再服,立愈。(《千金翼》)
<目錄>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二
<篇名>白石英
內(nèi)容:(《本經(jīng)》上品)
【釋名】時(shí)珍曰∶徐鍇云∶英,亦作瑛,玉光也。今五種石英,皆石之似玉而有光瑩者。
【集解】《別錄》曰∶白石英,生華陰山谷及泰山,大如指,長二、三寸,六面如削,
白澈有光,長五、六寸者,彌佳。其黃端白棱,名黃石英;赤端白棱,名赤石英;青端赤棱,
名青石英,黑澤有光,名黑石英。二月采,亦無時(shí)。
弘景曰∶今醫(yī)家用新安所出,極細(xì)長白澈者,壽陽八公山多大者,不正用之?!断山?jīng)》
大小并有用,惟須精白無瑕雜者。如此說,則大者為佳。其四色英,今不復(fù)用。
恭曰∶白石英所在皆有,今澤州、虢州、洛州山中俱出。虢州者大,徑三、四寸,長五
、六寸。今通以澤州者為勝。
宗 曰∶白石英狀如紫石英,但差大而六棱,白色若水精。
時(shí)珍曰∶澤州有英雞,食石英,性最補(bǔ)。見禽部。
【氣味】甘;微溫,無毒?!秳e錄》曰∶辛。
普曰∶神農(nóng)∶甘,岐伯、黃帝、雷公、扁鵲∶無毒。之才曰∶惡馬目毒公。
【主治】消渴,陰痿不足,咳逆,胸膈間久寒,益氣,除風(fēng)濕痹,久服輕身長年(《本
經(jīng)》)。療肺痿,下氣,利小便,補(bǔ)五臟,通日月光,耐寒熱(《別錄》)。治肺癰吐膿,咳
逆上氣,疸黃(甄權(quán))。
實(shí)大腸(好古)。
五色石英
【主治】心腹邪氣,女人心腹痛,鎮(zhèn)心,胃中冷氣,益毛發(fā),悅顏色,治驚
悸,安魂定魄,壯陽道,下乳。隨臟而治∶青治肝;赤治心;黃治脾;白治肺;黑治腎(大
明)。
【發(fā)明】藏器曰∶濕可去枯,白石英、紫石英之屬是也。
時(shí)珍曰∶白石英,手太陰、陽陰氣分藥也,治痿痹肺癰枯燥之病。但系石類,只可
暫用,不宜久服。
頌曰∶古人服食,惟白石英為重。紫石英但入五石飲。其黃、赤、青、黑四種,本草
雖有名,而方家都不見用者?!度槭摗芬早娙闉槿?,以白石英為石,是六英之貴,惟白石
也。又曰∶乳者,陽中之陰;石者,陰中之陽。故陽生十一月后甲子服乳,陰生五月后甲子
服石。然而相反畏惡,動(dòng)則為害不淺。故乳石之發(fā),方治雖多,而罕有濟(jì)者,誠不可輕餌也。
宗 曰∶紫、白二石英,攻疾可暫煮汁用,未聞久服之益。張仲景只令 咀,不為細(xì)末,
豈無意焉?若久服,宜詳審。
【附方】舊二,新八。
服石英法∶白石英一斤,打成豆大,于砂盆中和粗砂,著水 二三千下,洗凈又 ,仍
安柳箕中,入蒿葉少許,同水熟 至光凈,即以綿袋盛,懸門上。每日未梳前,以水或酒吞
七粒,用飯二匙壓下小腹。一切穢惡、白酒、牛肉,石家所忌者,皆不忌。久則新石推出陳
石,石常在小腹內(nèi)溫暖,則氣息調(diào)和,經(jīng)脈通達(dá),腰腎堅(jiān)強(qiáng),百病自除。石若得力,一斤即
止;若不得力,十斤亦須服。此物光滑,既無浮碎著人腸胃作瘡,又無石氣發(fā)作諸病也。又
法∶澤州白石英,光凈無點(diǎn)翳者,打小豆大,去細(xì)者,水淘凈,袋盛,懸鐺內(nèi),清水五大升,
煮汁一升,澄清,平早服。以汁煮粥更佳。服后飲酒三、二杯,可行百步。一袋可煮二十度。
如無力,以布裹埋南墻下三尺土內(nèi),百日又堪用也。石煮豬肉法∶白石英一兩,袋盛,水三
斗,煮四升;豬肉一斤,同蔥、椒、鹽、豉煮,以汁作羹食。石蒸羊肉法∶白石英三兩,打
作小塊,精羊肉一斤包之,荷葉裹之,于一石米飯中蒸熟,取出去石,切肉,和蔥、椒作小
餛飩,煮熟。每旦空腹冷漿水吞一百個(gè),后以冷飯壓之。百無所忌,永不發(fā)動(dòng)。石煮牛乳法∶
白石英五兩,搗碎密絹盛,以牛乳三升,酒三升,同煎至四升,去石,以瓶收之。每食前暖
服三合。治虛損勞瘦,皮燥陰痿,腳弱煩疼。石飼 牛法∶白石英三斤,搗篩。取十歲以上
生犢 牛一只,每日和豆與食,經(jīng)七日,即可收乳。每旦熱服一升,余者作粥食。百無所忌。
潤養(yǎng)臟腑,悅澤肌肉,令人體健。凡服石并忌芥菜、蔓菁、蕪荑、葵菜、薺 ,宜食冬瓜、
龍葵,壓石氣。(孫真人《千金翼》)風(fēng)虛冷痹,諸陽不足,及腎虛耳聾,益精保神。白石英
三兩,坩鍋內(nèi)火 酒淬三次,入瓶中密封,勿泄氣。每早溫服一鐘,以少飯壓之。一法∶磁
石(火 醋淬五次)、白石英各五兩,絹袋盛,浸一升酒中五六日,溫服。將盡,更添酒。(《千
金翼》)驚悸善忘,心臟不安,上膈風(fēng)熱,化痰安神。白石英一兩,朱砂一兩。為散。每服
半錢,食后煎金銀湯下。(《簡要濟(jì)眾方》)
石水腹堅(jiān)脹滿∶用白石英十兩,捶豆大,瓷瓶盛好酒二斗浸之,以泥重封,將馬糞及糠
火燒之,常令小沸,從卯至午住火。次日暖一中盞飲之,日三度。酒盡,可再燒一度。(《圣
惠方》)
<目錄>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二
<篇名>紫石英
內(nèi)容:(《本經(jīng)》上品)
【集解】《別錄》曰∶紫石英生泰山山谷,采無時(shí)。
普曰∶生泰山或會(huì)稽,欲令如削,紫色達(dá)頭如樗蒲者。
弘景曰∶今第一用泰山石,色重澈下有根。次出雹零山,亦好。又有南城石,無根。又
有青綿石,色亦重黑明澈。又有林邑石,腹里必有一物如眼。吳興石,四面才有紫色,無光
澤。會(huì)稽諸暨石,形色如石榴子。先時(shí)并雜用,今惟采泰山最勝?!断山?jīng)》不正用,而俗方
重之。
禹錫曰∶按《嶺表錄異》云∶瀧州山中多紫石英,其色淡紫,其質(zhì)瑩澈,隨其大小皆五
棱,兩頭如箭鏃。煮水飲之,暖而無毒,比之北中白石英,其力倍矣。
宗 曰∶紫石英明澈如水精,但色紫而不勻。
時(shí)珍曰∶按∶《太平御覽》云∶自大峴至泰山,皆有紫石英。泰山所出,甚瑰瑋。平氏
陽山縣所出,色深特好。烏程縣北壟山所出,甚光明,但小黑,東莞縣爆山所出,舊以貢獻(xiàn)。
江夏礬山亦出之。永嘉固陶村小山所出,芒角甚好,但色小薄爾。
【修治】時(shí)珍曰∶凡入丸散,擴(kuò)火 醋淬七次,碾末水飛過,曬干入藥。
【氣味】甘,溫,無毒?!秳e錄》曰∶辛。
普曰∶神農(nóng)、扁鵲∶味甘,平;李當(dāng)之∶大寒;雷公∶大溫;岐伯∶甘,無毒。
之才曰∶長石為之使。畏扁青、附子。惡 甲、黃連、麥句姜。得茯苓、人參,療心中
結(jié)氣;得天雄、菖蒲,療霍亂。
時(shí)珍曰∶服食紫石英,乍寒乍熱者,飲酒良。
【主治】心腹咳逆邪氣,補(bǔ)不足,女子風(fēng)寒在子宮,絕孕十年無子。久服溫中,輕身延
年(《本經(jīng)》)。
療上氣心腹痛,寒熱邪氣結(jié)氣,補(bǔ)心氣不足,定驚悸,安魂魄。填下焦,止消渴,除胃
中久寒。散癰腫,令人悅澤(《別錄》)。
養(yǎng)肺氣,治驚癇,蝕膿(甄權(quán))。
【發(fā)明】好古曰∶紫石英,入手少陰、足缺陰經(jīng)。
權(quán)曰∶虛而驚悸不安者,宜加用之。女子服之,有子。
頌曰∶《乳石論》,無單服紫石者。惟五石散中用之?!稄埼闹賯浼狈健?,有鎮(zhèn)心單服紫石
煮水法。
胡洽及《千金方》,則多雜諸藥同用。今方治婦人及心病,時(shí)有使者。
時(shí)珍曰∶紫石英,手少陰、足缺陰血分藥也。上能鎮(zhèn)心,重以去怯也。下能益肝,濕以
去枯也。心生血,肝藏血,其性暖而補(bǔ),故心神不安,肝血不足,及女子血海虛寒不孕者宜
之?!秳e錄》言其補(bǔ)心氣,甄權(quán)言其養(yǎng)肺者,殊昧氣陽血陰營衛(wèi)之別。惟《本經(jīng)》所言諸證,
甚得此理。
【附方】舊三虛勞驚悸,補(bǔ)虛止驚,令人能食∶紫石英五兩,打如豆大,水淘一遍,以
水一斗,煮取二升,細(xì)細(xì)服,或煮粥食,水盡可再煎之。(張文仲方)
風(fēng)熱螈 ∶風(fēng)引湯∶治風(fēng)熱螈 ,及驚癇螈 。紫石英、赤石脂、白石脂、寒水石、石
膏、干姜、大黃、龍齒、桂枝、牡蠣、甘草、滑石等分。 咀。水一升,煎去三分,食后溫
呷,無不效者。
(仲景《金匱方》)癰腫毒瓦斯∶紫石英火燒醋淬,為末。生姜、米醋煎敷之,磨亦得。
(《日
華本草》)
<目錄>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二
<篇名>菩薩石
內(nèi)容:(《日華》)
【釋名】放光石、陰精石(《綱目》。義見下)。
【集解】宗 曰∶嘉州峨眉山出菩薩石,色瑩白明澈,若泰山野狼牙石、上饒水精之類,
日中照之有五色,如佛頂圓光,因以名之。
時(shí)珍曰∶出峨眉、五臺(tái)、匡廬巖竇間。其質(zhì)六棱,或大如棗栗,其色瑩潔,映日則光采
微芒,有小如櫻珠,則五色粲然可喜,亦石英之類也。丹爐家 制,作五金三黃匱。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解藥毒蠱毒,及金石藥發(fā)動(dòng)作癰疽渴疾,消撲損瘀血,止熱狂驚癇,通月經(jīng),
解風(fēng)腫,除淋,并水磨服。蛇、蟲、蜂、蝎、野狼、犬、毒箭等傷,并末敷之(大明)。明目
去翳(時(shí)珍)。
<目錄>石部第九卷
<篇名>金石之三
內(nèi)容:\x石類上三十二種\x
<目錄>石部第九卷\金石之三
<篇名>丹砂
內(nèi)容:(《本經(jīng)》上品)
【釋名】朱砂。
時(shí)珍曰∶丹乃石名,其字從井中一點(diǎn),象丹在井中之形,義出許慎《說文》。后人以丹
為朱色之名,故呼朱砂。
【集解】《別錄》曰∶丹砂生符陵山谷,采無時(shí)。光色如云母可拆者,良。作末名真朱。
弘景曰∶即今朱砂也。俗醫(yī)別取武都仇池雄黃夾雌黃者,名為丹砂用之,謬矣。符陵是
涪州接巴郡南,今無復(fù)采者。乃出武陵、西川諸蠻夷中,皆通屬巴地,故謂之巴砂?!断山?jīng)》
亦用越砂,即出廣州臨漳者。此二處并好,惟須光明瑩澈為佳。如云母片者,謂之云母砂。
如樗蒲子、紫石英形者,謂之馬齒砂,亦好。如大小豆及大塊圓滑者,謂之豆砂。細(xì)末碎者,
謂之末砂。此二種粗,不入藥用,但可畫用爾。采砂皆鑿坎入數(shù)丈許。雖同出一郡縣,亦有
好惡。地有水井,勝火井也。仙方煉餌,最為長生之寶。
恭曰∶丹砂大略二種,有土砂、石砂。其土砂,復(fù)有塊砂、末砂,體并重而色黃黑,不
任畫。用療瘡疥亦好,但不入心腹之藥。然可燒之,出水銀乃多也。其石砂有十?dāng)?shù)品∶最上
者為光明砂,云一顆別生一石龕內(nèi),大者如雞卵,小者如棗栗,形似芙蓉,破之如云母,光
明照徹,在龕中石臺(tái)上生,得此者,帶之辟惡,為上。其次或出石中,或出水內(nèi),形塊大者
如拇指,小者如杏仁,光明無雜,名馬牙砂,一名無重砂,入藥及畫俱善,俗間亦少有之。
其磨 新井、別井、水井、火井、芙蓉、石末、石堆、豆末等砂,形類頗相似。入藥及畫,
當(dāng)擇去其雜土石,便可用矣。別有越砂,大者如拳,小者如雞鴨卵,形雖大,其雜土石,不
如細(xì)而明凈者?!督?jīng)》言末之名真朱者,謬矣,豈有一物以全末殊名乎?
曰∶砂凡百等,不可一一論。有妙硫砂,如拳許大,或重一鎰,有十四面,面如鏡,
若遇陰沉天雨,即鏡面上有紅漿汁出。有梅柏砂,如梅子許大,夜有光生,照見一室。有白
庭砂,如帝珠子許大,面上有小星現(xiàn)。有神座砂、金座砂、玉座砂,不經(jīng)丹灶,服之而自延
壽命。次有白金砂、澄水砂、陰成砂、辰錦砂、芙蓉砂、鏡面砂、箭鏃砂、曹末砂、土砂、
金星砂、平面砂、神末砂等,不可一一細(xì)述也。
頌曰∶今出辰州、宜州、階州,而辰砂為最。生深山石崖間,土人采之,穴地?cái)?shù)十尺始
見其苗,乃白石,謂之朱砂床。砂生石上,其大塊者如雞子,小者如石榴子,狀若芙蓉頭、
箭鏃,連床者紫黯若鐵色,而光明瑩澈,碎之嶄巖作墻壁,又似云母片可拆者,真辰砂也,
無石者彌佳。過此皆淘土石中得之,非生于石床者。宜砂絕有大塊者,碎之亦作墻壁,但罕
有類物狀,而色亦深赤,為用不及辰砂,蓋出土石間,非白石床所生也。然近宜州鄰地、春
州、融州皆有砂,故其水盡赤。每煙霧郁蒸之氣,亦赤黃色,土人謂之朱砂氣,尤能作瘴癘
為人患也。階砂又次之,都不堪入藥,惟可畫色爾。凡砂之絕好者,為光明砂,其次謂之顆
塊,其次謂之鹿簌,其下謂之末砂。惟光明砂入藥,余并不用。
宗 曰∶丹砂,今人謂之朱砂。辰州砂多出蠻峒、錦州界、 獠峒、老鴉井。其井深廣
數(shù)十丈,先聚薪于井焚之。其青石壁迸裂處,即有小龕。龕中自有白石床,其石如玉。床上
乃生砂,小者如箭鏃,大者如芙蓉,光明可鑒,研之鮮紅,砂洎床大者重七、八兩至十兩。
晃州所出形如箭鏃帶石者,得自土中,非此比也。
承曰∶金州、商州亦出一種砂,色微黃,作土氣。陜西、河?xùn)|、河北、汴東、汴西并以
入藥,長安、蜀州研以代銀朱作漆器。又信州近年出一種砂,極有大者,光芒墻壁,略類宜
州所產(chǎn)。然有砒氣,破之多作生砒色。若入藥用,見火恐殺人。今浙中市肆往往貨之,不可
不審。
時(shí)珍曰∶丹砂以辰、錦者為最。麻陽即古錦州地。佳者為箭鏃砂,結(jié)不實(shí)者為肺砂,細(xì)
者為末砂。色紫不染紙者,為舊坑砂,為上品;色鮮染紙者,為新坑砂,次之。蘇頌、陳承
所謂階州、金、商州砂者,乃陶弘景所謂武都雄黃,非丹砂也。范成大《桂海志》云∶本草
以辰砂為上,宜砂次之。然宜州出砂處,與湖北大牙山相連。北為辰砂,南為宜砂,地脈不
殊,無甚分別,老者亦出白石床上。蘇頌?zāi)嗽啤靡松俺鐾潦g,非石床所生,是未識(shí)此也。
別有一種色紅質(zhì)嫩者,名土坑砂,乃土石間者,不甚耐火。邕州亦有砂,大者數(shù)十、百兩,
作塊黑暗,少墻壁,不堪入藥,惟以燒取水銀。頌云∶融州亦有,今融州無砂,乃邕州之訛
也。 仙《庚辛玉冊(cè)》云∶丹砂石以五溪山峒中產(chǎn)者,得正南之氣為上。麻陽諸山與五溪相
接者,次之。云南、波斯、西胡砂,并光潔可用。柳州一種砂,全似辰砂,惟塊圓如皂角子,
不入藥用。商州、黔州土丹砂,宣、信州砂,皆內(nèi)含毒瓦斯及金、銀、銅、鉛氣,不可服。張
果《丹砂要訣》云∶丹砂者,萬靈之主,居之南方。或赤龍以建號(hào),或朱鳥以為名。上品生
于辰、錦二州石穴,中品生于交、桂,下品生于衡、邵。名有數(shù)種,清濁體異,真?zhèn)尾煌?br>辰、錦上品砂,生白石床之上,十二枚為一座,色如未開蓮花,光明耀日。亦有九枚為一座。
七枚、五枚者次之。每座中有大者為主,四圍小者為臣朝護(hù),四面雜砂一、二斗抱之。中有
芙蓉頭成顆者,亦入上品。又有如馬牙光明者,為上品;白光若云母,為中品。又有紫靈砂,
圓長似筍而紅紫,為上品;石片棱角生青光,為下品。交、桂所出,但是座上及打石得,形
似芙蓉頭面光明者,亦入上品;顆粒而通明者,為中品;片段不明澈者,為下品。衡、邵所
出,雖是紫砂,得之砂石中者,亦下品也。有溪砂,生溪州砂石之中;土砂,生土穴之中,
土石相雜,故不入上品,不可服餌。唐李德裕《黃冶論》云∶光明砂者,天地自然之寶,在
石室之間,生雪床之上。如初生芙蓉,紅芭未拆。細(xì)者環(huán)拱,大者處中,有辰居之象,有君
臣之位。光明外澈,采之者,尋石脈而求,此造化之所鑄也。土宿真君曰∶丹砂受青陽之氣,
始生礦石,二百年成丹砂而青女孕,又二百年而成鉛,又二百年成銀,又二百年復(fù)得太和之
氣,化而為金,故諸金皆不若丹砂金為上也。
【修治】 曰∶凡修事朱砂,靜室焚香齋沐后,取砂以香水浴過,拭干,碎搗之,缽中
更研三伏時(shí)。取一瓷鍋?zhàn)樱恐焐拔鍍?,用甘草二兩,紫背天葵一鎰,五方草一鎰,著砂?br>下,以東流水煮三伏時(shí),勿令水火闕。去藥,以東流水淘凈干曬,又研如粉。用小瓷瓶入青
芝草、山須草半兩蓋之,下十斤火 ,從巳至子方歇,候冷取出,細(xì)研用。如要服,則
以熬蜜丸細(xì)麻子大,空腹服一丸。
時(shí)珍曰∶今法惟取好砂研末,以流水飛三次用。其末砂多雜石末、鐵屑,不堪入藥。又
法∶以絹袋盛砂,用蕎麥灰淋汁,煮三伏時(shí)取出,流水浸洗過,研粉飛曬用。又丹砂以石膽、
硝石和埋土中,可化為水。
【氣味】甘,微寒,無毒。
普曰∶神農(nóng)∶甘;岐伯∶苦,有毒。扁鵲∶苦。李當(dāng)之∶大寒。
權(quán)曰∶有大毒。
大明曰∶涼,微毒。之才曰∶惡磁石,畏堿水,忌一切血。
時(shí)珍曰∶丹砂,《別錄》云無毒,岐伯、甄權(quán)言有毒,似相矛盾。按《何孟春余冬錄》
云∶丹砂性寒而無毒,入火則熱而有毒,能殺人,物性逐火而變。此說是也。丹砂之畏磁石、
堿水者,水克火也。 曰∶鐵遇神砂,如泥似粉。
土宿真君曰∶丹砂用陰地缺、地骨皮、車前草、馬鞭草、皂莢、石葦、決明、瞿麥、
南星、白附子、烏頭、三角酸、藕荷、桑椹、地榆、紫河車、地丁,皆可伏制。而金公以砂
為子,有相生之道,可變化。
【主治】身體五臟百病,養(yǎng)精神,安魂魄,益氣明目,殺精魅邪惡鬼。久服通神明不老。
能化為汞(《本經(jīng)》)。通血脈,止煩滿消渴,益精神,悅澤人面,除中惡腹痛,毒瓦斯疥 諸
瘡。輕身神仙(《別錄》)。鎮(zhèn)心,主尸疰抽風(fēng)(甄權(quán))。潤心肺,治瘡痂息肉,并涂之(大明)。
治驚癇,解胎毒痘毒,驅(qū)邪瘧,能發(fā)汗(時(shí)珍)。
【發(fā)明】保升曰∶朱砂法火色赤而主心。
杲曰∶丹砂純陰,納浮
溜之火而安神明,凡心熱者非此不能除。
好古曰∶乃心經(jīng)血分主藥,主命門有余。
青霞子曰∶丹砂外包八石,內(nèi)含金精,稟氣于甲,受氣于丙,出胎見壬,結(jié)塊成庚,增
光歸戊,陰陽升降,各本其原,自然不死。若以氣衰血敗,體竭骨枯,八石之功,稍能添益。
若欲長生久視,保命安神,須餌丹砂。且八石見火,悉成灰燼;丹砂伏火,化為黃銀。能重
能輕,能神能靈,能黑能白,能暗能明。一斛人擎,力難升舉;萬斤遇火,輕速上騰。鬼神
尋求,莫知所在。
時(shí)珍曰∶丹砂生于炎方,稟離火之氣而成,體陽而性陰,故外顯丹色而內(nèi)含真汞。其氣
不熱而寒,離中有陰也。其味不苦而甘,火中有土也。是以同遠(yuǎn)志、龍骨之類,則養(yǎng)心氣;
同當(dāng)歸、丹參之類,則養(yǎng)心血;同枸杞、地黃之類,則養(yǎng)腎;同濃樸、川椒之類,則養(yǎng)脾;
同南星、川烏之類,則祛風(fēng)??梢悦髂浚梢园蔡?,可以解毒,可以發(fā)汗,隨佐使而見功,
無所往而不可。夏子益《奇疾方》云∶凡人自覺本形作兩人,并行并臥,不辨真假者,離魂
病也。用辰砂、人參、茯苓,濃煎日飲,真者氣爽,假者化也。《類編》云∶錢丕少卿夜多
惡夢(mèng),通宵不寐,自慮非吉。遇鄧州推官胡用之曰∶昔常如此。有道士教戴辰砂如箭鏃者,
涉旬即驗(yàn),四五年不復(fù)有夢(mèng)。因解髻中一絳囊遺之。即夕無夢(mèng),神魂安靜。道書謂丹砂辟惡
安魂,觀此二事可征矣。
《抱樸子》曰∶臨沅縣廖氏家,世世壽考。后徙去,子孫多夭折。他人居其故宅,復(fù)多
壽考。疑其井水赤,乃掘之,得古人埋丹砂數(shù)十斛也。飲此水而得壽,況煉服者乎?
頌曰∶鄭康成注《周禮》,以丹砂、石膽、雄黃、 石、磁石為五毒。古人惟以攻瘡瘍,
而《本經(jīng)》以丹砂為無毒,故多煉治服食,鮮有不為藥患者,豈五毒之說勝乎?當(dāng)以為戒。
宗 曰∶朱砂鎮(zhèn)養(yǎng)心神,但宜生使。若煉服,少有不作疾者。一醫(yī)疾,服伏火者數(shù)粒,
一旦大熱,數(shù)夕而斃。沈存中云∶表兄李善勝煉朱砂為丹,歲余,沐浴再入鼎,誤遺一塊。
其徒丸服之,遂發(fā)懵冒,一夕而斃。夫生朱砂,初生小兒便可服;因火力所變,遂能殺人,
不可不謹(jǐn)。
陳文中曰∶小兒初生,便服朱砂、輕粉、白蜜、黃連水,欲下胎毒。此皆傷脾敗陽之藥,
輕粉下痰損心,朱砂下涎損神,兒實(shí)者服之軟弱,弱者服之易傷,變生諸病也。
時(shí)珍曰∶葉石林《避暑錄》載∶林彥振、謝任伯皆服伏火丹砂,俱病腦疽死。張杲《醫(yī)
說》載∶張愨服食丹砂,病中消數(shù)年,發(fā)鬢疽而死。皆可為服丹之戒。而周密《野語》載∶
臨川周推官平生孱弱,多服丹砂、烏、附藥,晚年發(fā)背疽。醫(yī)悉歸罪丹石,服解毒藥不效。
瘍醫(yī)老祝診脈曰∶此乃極陰證,正當(dāng)多服伏火丹砂及三建湯。乃用小劑試之,復(fù)作大劑,三
日后用膏敷貼,半月而瘡平,凡服三建湯一百五十服。此又與前諸說異。蓋人之臟腑稟受萬
殊,在智者辨其陰陽脈證,不以先入為主。非妙入精微者,不能企此。
【附方】舊八,新二十七。
服食丹砂∶三皇真人煉丹方∶丹砂一斤,研末重篩,以醇酒沃之如泥狀。盛以銅盤,置
高閣上,勿令婦人見。
燥則復(fù)以酒沃,令如泥,陰雨疾風(fēng)則藏之。盡酒三斗,乃曝之,三百日當(dāng)紫色。齋戒沐
浴七日,靜室飯丸麻子大,常以平旦,向日吞三丸。一月,三蟲出;半年,諸病瘥;一年,
須發(fā)黑;三年,神人至。(《太上玄變經(jīng)》)
小神丹方∶真丹末三斤,白蜜六斤。攪合日曝,至可丸,丸麻子大。每旦服十丸。一年,
白發(fā)反黑,齒落更生,身體潤澤,老翁成少。(《抱樸子內(nèi)編》)
明目輕身,去三尸,除瘡癩。美酒五升,浸朱砂五兩,五宿,日干研末,蜜丸小豆大。
每服二十丸,白湯下,久服見效。(《衛(wèi)生易簡方》)
神注丹方∶白茯苓四兩(糯米酒煮,軟竹刀切片,陰干為末),入朱砂末二錢。以乳香

打糊丸梧子大,朱砂末二錢為衣。陽日,二丸;陰日,一丸。要秘精,新汲水下;要逆氣過
精,溫酒下。并空心。(王好古《醫(yī)壘元戎》)
烏髭變白∶小雌雞二只,只與烏油麻一件同水飼之。放卵時(shí),收取。先放者打竅,以朱
砂末填入糊定,同眾卵抱出雞取出,其藥自然結(jié)實(shí),研粉,蒸餅和丸綠豆大。每酒下五、七
本站僅提供存儲(chǔ)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qǐng)點(diǎn)擊舉報(bào)。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29-圖經(jīng)衍義本草卷之一
石頭也能治病
《<輔行訣>范志良抄本》中關(guān)于金石藥的內(nèi)容是否可靠?|滑石|芒硝|范志良抄本|赭石|金石藥|陽起石|雄黃|黃連
輔行抉 - 金石部分
如何找金礦?看金礦的類型及找礦標(biāo)志!
藥品性味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hào)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hào)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diǎn)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