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也是教學成功的重要因素。興趣對人的活動具有重要作用,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旦被激發(fā),他們就會產生聚精會神的注意力,愉快緊張的情緒和堅強的意志,因此采用各種方法和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下面結合我個人教學教研實際,談一談如何提高小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
1、有效融洽的師生關系
體育課主要是從事各種身體練習,練習時能夠使學生將他們身體的各個關節(jié)部位充分活動開來。在有效教學的前提下,和諧的氛圍能讓學生的大腦皮層活躍起來,處于一個興奮的狀態(tài),這樣便于接受新知識,掌握新動作,并能在此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鍛煉。相反,課堂氣氛沉悶,師生之間存有關系緊張,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就會出現(xiàn)波動,大腦皮層的興奮性就會降低,甚至會處于抑制狀態(tài)。這樣一節(jié)課上下來老師會覺得上的很累,學生不配合,學生卻會覺得一點意思也沒有,什么都沒有學到。
建立有效融洽的師生關系才能使課上的有意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動作、表情或一個眼神,一句話都直接影響學生的心理。如學生害怕嘗試新動作或練習動作失敗時,教師要用親切的語言,信任的目光,反復的示范去鼓勵他們,讓他們能鼓起勇氣,增強信心。舉個例子來說,上五年級支撐跳躍時,也就是跳山羊,這個動作對于男生是很簡單的,而班級女生比較多,當把器材搬出來時女生一片噓聲,都在那小聲議論說這太高了不敢跳,一群人這樣說導致女生一個都不敢跳,這時耐心的開導她們,并讓班級里最胖的男生來演示一下,當她們跳完一個時我都會給予肯定,哪怕是點點頭,一句簡單的鼓勵語,學生都會感到滿足,也提高了她們上課的積極性,增強了跳山羊的信心。當然,和諧的氣氛并不意味著上課不要有紀律,二者是統(tǒng)一的,有密切的聯(lián)系的。良好的組織紀律是組織教學的前提,而和諧的氛圍則是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師要努力創(chuàng)造和諧的氣氛,讓學生在心情舒暢中上好體育課。
2、有效的故事情景教學
在體育教學中,創(chuàng)設適宜的教學情境,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一年級立定跳遠這一課時,由于一年級的小朋友抽象思維較弱,不能很準確的感知客觀事物的主次、不能完全聽懂學習的任務和要求,根據這一特點創(chuàng)設了“小青蛙跳荷葉”的故事情景來處理教材,這節(jié)課就很成功的引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當講到“小青蛙”從地面用兩只后腿用力的一蹬跳上荷葉時,便指出這就是立定跳遠的下肢動作。從而幫助學生悟出“小青蛙”自由自在地反復跳上“荷葉”的動作,就是我們立定跳遠的知識要點。并以“風吹葉遠”來不斷加大練習難度。這樣的教材處理形式,能夠使體育的課堂教學生動活潑,并有助于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fā)展。又如,在五年級的50米快速跑教學中,在課的開始就先創(chuàng)設一種情境,讓學生去扮演“解放軍”去搶占陣地,途中要穿過敵人的“四道封鎖線”這樣把50米快速跑的四個環(huán)節(jié)巧妙地融入到游戲中,等到學生基本掌握了技術動作后,再經過重點難點的練習,50米快速跑就被學生很容易的接受了。這一情境的創(chuàng)設也有利于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游戲中體驗上課的樂趣,而不是死搬教材,毫無生趣的學習。
3、利用教學靈活性激發(fā)學習興趣
低年級的學生好動,愛新鮮,厭煩過多的重復練習和重復的話語。因此,教學方法和練習手段要多變,才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在這種課中不要擔心組織紀律不好,學生亂跑,要相信學生自己能管理自己。一般我們現(xiàn)在的老教師就不贊成這種教學方式,他們認為課堂紀律都管不好了。學生自由散漫,不聽老師指揮,還怎么會認真聽課,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觀點。學生有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他們的組織能力并不比高年級的學生差,通過利用教學靈活性不僅激發(fā)了他們對體育課的興趣,也確實發(fā)揮了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作用。
(1)在課堂教學中多提問題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有目的地給學生“設置疑問”親身體驗,解決問題。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開拓了學生的思路,更能較好地掌握技術動作,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如一年級游戲課開紙飛機時,教師提出怎樣才能讓飛機飛的更遠呢?這樣的問題一提出來,小朋友們就會三五成群的在一起比賽誰飛的更遠,為什么他能飛的比自己遠,一次次的嘗試就會慢慢的進步。又如在上短跑課時,可以提問蹲踞式起跑動作預備時為什么后腿不能蹬直?上排球課時為什么兩臂要夾緊,手臂不能彎曲?這樣一系列有目的的提問后就會引發(fā)學生的思考,使學生在探索中一步一步進行練習,激發(fā)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興趣。讓學生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不斷創(chuàng)新
教師在教學手段和方法上要不斷創(chuàng)新,使學生能經常體驗一種新鮮感,還有助于激發(fā)學習興趣,增強求知欲。比如,在教舞蹈韻律小碎步時,教師可根據小碎步的特點,編一組舞蹈動作,如猴子在河里撈月,魚兒在水里自由的游動,小鳥在天空中飛翔等動作,并配上合理的音樂,這些都是能促進學生在愉快活潑的氣氛中掌握小碎步。又如:耐久跑是一項比較枯燥無味的教材,練習中,只有少數(shù)人能堅持跑完全程,大多數(shù)人還是要在教師的督促下,極不情愿的用慢走代替跑。通過平常的觀察,發(fā)現(xiàn)這個班的學生好勝心特強,不愿服輸,就用變換領頭跑的方法進行教學,把學生平均分成四個小組以縱隊的形式進行中速跑,要求每跑完一圈后各組最后一位同學用最快速度超越排頭成為領頭人,就獎勵新領頭人一顆五角星,領頭人被輪流變換直到跑完全程。這樣,學生在誰也不愿服輸?shù)男睦碇湎拢瑺幭瓤趾笕ギ旑I頭人,在相互的競爭中較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
4、生動有效教學與游戲結合
小學生的特點決定了在教學中應注重 “教”與“玩”結合。愛玩好動是兒童的天性,他們興趣廣泛、好奇心強,常常以直接興趣為動力,這就要求教學應從學生情趣出發(fā),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使教與玩很好的結合起來,這樣既能增加學生參加活動的興趣,又能在娛樂游戲中體現(xiàn)教學內容,達到體育教學的目的。在五年級教學時,由于投擲項目比較枯燥,就采用一些投準、投遠項目分組比賽,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按一定距離劃分若干區(qū)域,如方格、圓形靶等,并標出每個區(qū)域的得分,累計各組的得分,計算勝負,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另外還可以將投擲運動游戲化。利用小沙包作“炮彈”,設計模擬“放人”的目標。讓學生對準目標,奮勇殲“敵”,訓練結束比“戰(zhàn)績”。學生在這種“戰(zhàn)斗”情境中,始終保持高昂的情緒,既寓教于樂,也發(fā)展了投擲能力。
5、成功教學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一定的成功能激發(fā)人進一步求職的欲望。在教授復雜動作或練習時,如果教學目標定的太高,學生不容易在短時間內達到,他就會對自己失去信心,這樣就會大大削弱進一步上課的興趣。
但是換個角度,老師能夠把復雜困難的動作分解分段教學,讓學生每學完一步都會看到自己的進步和成果,這樣階段目標容易完成,整個目標學起來也據不難了。多讓學生看到自己階梯式的進步,找到自己滿意的感覺,就自然而然的激發(fā)起了學習的欲望。例如:在一年級教授跳短繩時,由于學生剛來上學,接受正規(guī)的學習,他們的協(xié)調能力還是較差的,這樣就要設立階梯式教學目標:
(1)徒手模仿練習,要求手、腳配合一致,30秒內不亂;
(2)手搖繩,雙腳跳,連續(xù)30次不斷;
(3) 50次跳繩,看誰跳的好;
(4) 70次跳繩,看誰跳的快又好。
6、注重因材施教、區(qū)別對待
在體育課中實行因材施教和區(qū)別對待是最常見的方式,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教師只有最大限度的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引導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我在教學時都習慣將學生按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的強弱不同分為男女A、B、C各三個小組,根據學生技能的差異分別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和練習要求,實行區(qū)別對待、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礎上學到更多更易掌握的內容。例如在五年級400米跑的練習中,要求學生按A、B、C組的順序分別在第三、二、一跑道上跑。這樣,讓素質好、技能強的學生跑外道以增加距離和難度,提高要求;讓體質和技能稍差的學生跑內道縮短距離,降低要求,使大家?guī)缀跬瑫r完成練習任務。通過這樣的分層教學,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完成練習內容。同時給予每個學生更多的發(fā)展機會和施展才能的空間,充分發(fā)揮和挖掘學生的個性潛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都樂意上這樣的體育課。
7、安全合理的場地器材
現(xiàn)在許多小學的體育器材和設施基本上是一種擺設,多數(shù)是成人的標準,許多器材一直放在器材室,一把大鎖一鎖,導致那些器材全是新的,只有等到上級來查時才會象征性的拿出來一用,尤其是農村學校尤為嚴重。比如籃球架太高,孩子們夠不著,球的分量太重,孩子們拿著累,這大大影響了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有些學校場地太小,四五個班級擠在一塊小場地上,學生活動的范圍小了,活動的熱情也就減少了。更重要的是,小身材的孩子使用成人化的體育器材和設施,不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體育運動規(guī)律。因此,我們要提倡廣大小學和體育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生理特征縮小體育場地器材,這樣才能很好地激發(fā)小學生的體育興趣。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要使教學的生命得以延續(xù)、得以擴展,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來構建,讓學生喜歡學、樂于學,又讓他們知道學習的目的和意義、自覺主動地參加體育鍛煉,充分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以學生發(fā)展需要為著眼點,創(chuàng)設充滿生機、充滿創(chuàng)造的課堂,才能提高課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