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減壓、經椎間孔椎間植骨融合內固定(TLIF)是治療合并失穩(wěn)的腰椎管狹窄癥的常用手術,采用TLIF技術可以避免術中對神經根的牽拉,減少神經醫(yī)源性損害。本文結合手術視頻,展示了TLIF的全過程,包含了很多手術技巧和細節(jié)的處理。
文章重點
1.病例資料
腰椎正側位X線
腰椎MRI影像資料
腰椎椎間隙橫斷面CT影像資料
2.手術顯露硬膜囊
患者全麻后取俯臥位,腹部懸空,降低腹內壓,進而減少減壓操作時椎管內靜脈叢的出血。取腰背部后正中切口,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
剝離椎旁肌肉時分兩步進行。第一步將椎旁肌肉直接剝離到棘突基底部,第二步再將肌肉剝離到小關節(jié)突外側。使用刮匙將椎板表面增生的軟組織刮除。
利用咬骨鉗咬除L3、L4、L5的棘突,盡量保留L3棘突的上半部分,這樣可以保留L2-3棘上韌帶和棘間韌帶的完整性。
利用椎板鉗咬除椎板,可看到下方增厚的黃韌帶。咬除椎板后,利用骨蠟涂抹椎板斷面進行止血。該步驟都是在椎管外進行的操作,且有黃韌帶的隔離保護作用,較為安全。
3.椎管內減壓
分離黃韌帶在椎板上、下方的附著點。
在黃韌帶中部,利用神經剝離子將黃韌帶劈開,然后向兩側剝離顯露下方的硬膜囊。咬除黃韌帶,在咬除時,利用神經剝離子下壓硬膜囊進行保護,以防撕裂硬膜。
潛行咬除兩側深部的黃韌帶,對側隱窩進行減壓。
電刀標記小關節(jié)間隙。利用超聲骨刀對L4下關節(jié)突峽部位置進行切除。
神經剝離子探查椎弓根,確定椎間孔的位置。切除L5上關節(jié)突的尖部,即可顯露下方的L4-5椎間孔。
利用椎板鉗打開側隱窩進行減壓,骨蠟涂抹骨創(chuàng)面進行止血。之后利用椎板鉗咬除椎間孔和側隱窩內增生的黃韌帶和殘留的關節(jié)囊。
在側隱窩內經??梢钥吹酱罅垦?,利用雙極電凝進行處理。之后塞入棉片,既可以壓迫靜脈叢進行止血,又可以保護走行根。
4.處理椎間隙
利用神經拉鉤保護牽開硬膜囊,即可看到下方突出的椎間盤。利用尖刀環(huán)形切開椎間盤表面的纖維環(huán)。
利用髓核鉗咬除椎間盤內退變的髓核組織。
放入鉸刀進行攪動,處理椎間隙的軟骨終板。此時要注意保留終板的骨性皮質,以防止椎間融合器下沉。
再利用直的刮匙完成上下軟骨終板的刮除,然后改用帶角度的彎刮匙刮除對側軟骨終板。使用髓核鉗清理椎間隙內刮除的軟骨終板,最終獲得一個良好的植骨床。
使用依次由小到大的試模,確定椎間融合器的型號。
無菌生理鹽水沖洗椎間隙,然后取去除了軟組織的自體骨碎塊進行椎間隙植骨,也可采用異體骨和自體骨混合植骨。
利用彎推子將植入的碎骨向對側推動,并輕輕夯實。將已經填充了自體骨的融合器打入椎間隙中,輕輕打入到合適的位置。
按照止血紗布、明膠海綿、棉片的順序依次塞入,進行減壓部位的止血。
同樣的方法處理L3-4椎間隙。
5.置入椎弓根螺釘
顯露L3、L4、L5椎間關節(jié)突的外側緣。在L5人字嵴的頂點部位咬除皮質進行開口,利用弧形的椎弓根錐子進入到骨質約2cm,再將其方向調整至遠端朝內側。
利用探針探查釘道,要確保其5面都有骨質(上、下、左、右和底部)。
同樣的方法制備其余釘道。置入定位針進行正側位透視,確定釘道位置是否合適。
利用絲攻完成釘道的攻絲,之后再次利用探針完成釘道的探查。
擰入椎弓根螺釘。同樣的方法完成其余椎弓根螺釘的置入。
再次正側位透視,確定椎弓根螺釘的位置是否合適。
測量所需鈦棒的長度,截取合適長度的鈦棒并進行折彎。
置入螺釘尾帽。是否需要進行椎間隙的撐開加壓,需要視患者具體椎間隙高度和腰椎曲度決定。
再次進行正側位透視。
在硬膜囊表面覆蓋明膠海綿,然后安裝橫聯(lián)。放置引流,分層縫合??稍谛g區(qū)皮內注射羅哌卡因,進行術后的局部鎮(zhèn)痛。
總 結
TLIF手術的要點是實現對椎管和神經根管的減壓、椎間隙的可靠處理植骨,術中注意謹慎操作,避免硬膜囊發(fā)生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