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萌已經(jīng)3歲了,五一小長假跟著媽媽去了姥姥家,可能是路途奔波,孩子回來之后就開始沒精神,也不吃飯。萌媽覺得可能是孩子上火了,正好趕上天氣越來越熱,很多家長就把“上火”搬出來了,不管孩子有點(diǎn)什么異常的現(xiàn)象就是上火了。
娃干咳老是想喝水,估計是上火了。
娃喉嚨痛,扁桃體發(fā)炎,估計是上火了。
娃最近吃的有點(diǎn)雜,不怎么愛吃飯,估計是上火了。
娃最近拉臭臭有點(diǎn)費(fèi)勁,估計是上火了。
……
總之,當(dāng)媽媽找不到孩子生病的原因時,上火就變成了所有異常的“替罪羊”。那么,孩子的火又是從哪里來的呢,其實,寶寶的上火跟大人不一樣,大人的上火更多的是偏向于氣溫、情緒、飲食等等,而孩子的火基本上都來自于“胃火”,也就是說,胃部不能夠接納食物。食積熱化產(chǎn)生的“脾胃火”。
孩子積食熱化之后,會有哪些表現(xiàn)呢?
1.舌苔顏色有變化
舌苔顏色開始變黃變厚,一張嘴開始有口氣,不停地流口水,孩子的嘴唇發(fā)紅,不停地想要喝水。
2.食欲不佳,脾氣煩躁
孩子積食后很容易不想吃飯,因為食物滯留在脾胃處,時間一長,開始發(fā)熱,影響脾胃消化功能,孩子不想吃飯,情緒也開始變得不穩(wěn)定。
3.肚子鼓鼓,便秘腹痛
積食存留在脾胃,直接影響的是孩子的消化問題,很多愛上火的孩子,就開始便秘,拉臭臭很費(fèi)勁,并且肚子鼓鼓的,看著孩子很難受。
4.睡覺老是哼唧還愛蹬腿
很多家長把這種情況歸咎于是天氣熱了,但是并不是這樣,孩子睡覺的時候挨踢被子,睡覺的時候容易驚醒,偶爾的還會聽到孩子嘟囔嘟囔的聲音。
想要給孩子的脾胃滅火,家長需要掌握2點(diǎn):
1.它是脾胃的“滅火器”,常給孩子喝
金棘末沖水喝,金棘水味道微甜孩子也是非常喜歡喝的,并且金棘末能夠幫助孩子清理體內(nèi)的積食,減緩孩子上火的情況。順暢脾胃中的食物,恢復(fù)脾胃動力,孩子食欲好了,消化問題都少了很多。
2.飲食清淡,好消化為主
孩子上火,吃的雜吃的多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一旦發(fā)現(xiàn)還有有上火的情況,首先飲食就一定要清淡,多以好消化的湯面為主。另外,提醒寶寶多喝金棘水,多出去運(yùn)動,也是能夠幫助孩子消滅積食,提高脾胃動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