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試結(jié)束了,孩子的成績也出來了,你家的孩子考了多少分?
幾家歡喜,幾家愁。面對孩子不理想的成績,家長千萬不要急著批評和指責,而是和孩子一起找找背后的原因。
這邊期中考剛結(jié)束,那邊寒假時間表已新鮮出爐。作為家長,如何幫孩子從期中考的失落中拯救出來,繼而奮起直追?
作為家長,對于孩子的期中成績,不必拘泥于作文丟了多少分,計算題錯了幾道,而是應有整體意識,從全局出發(fā),對孩子的成績做一個整體分析:是否達到理想的分數(shù),排名情況和預想有多大差距。
然后再和孩子一起查閱試卷,一一分析試卷中失分的地方,找到失分的知識點,并分析失分的原因。
態(tài)度決定成敗,技巧決定得失。考試失分,除了基礎不過關外,還有一部分是因為應試策略不當,考試技巧不對造成的。在考試結(jié)束后,家長一定要正確引導,讓孩子認真地對待每一次考試。
作為家長,需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反思以下幾點:
1.試卷是否在考試時間內(nèi)完成,有沒有留下檢查試卷的時間。
2.有沒有出現(xiàn)忘記涂答題卡,填錯答題卡等一些低級錯誤。
3.各科按不同情況反思,語文是否沒有留夠作文的時間,數(shù)學是否抓住難題不放到最后沒有時間做簡單的題目,英語聽力是否因為一道題沒有聽好就影響了下面的題目等等。
總結(jié)完之后,家長還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對下半學期的學習做一些相對應的改善,保證其學習一直處于進步狀態(tài)。
期中沒考好,總結(jié)、發(fā)現(xiàn)問題至關重要。但在發(fā)現(xiàn)問題后,還要想辦法如何追分,以便期末時能有所突破,收獲一個好成績。今天,小雨君就傳授雨粉們?nèi)忻伢?,幫孩子完成追分計劃?/section>
“關鍵點”即考生犯錯的地方,絕對不能放任錯題萬年好理由——“粗心”的存在,只有理性查找出錯的根源,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1.讓孩子再做一遍考試時出錯的題,辨析出錯步驟。
該方法可能會產(chǎn)生三種情況:
(1)做對了不竊喜
第二次做試卷孩子全對,并不說明他全會,可能是老師之前分析過試卷,他記住了,如果是這樣可以試著找一個相同題型,檢測他是否具有舉一反三的能力,還是僅僅記住了本題的正確答案。
(2)在相同的地方出錯
犯錯是有“慣性”的,糾錯是需要強化記憶的。根據(jù)人類記憶規(guī)律,大腦對之前作出的決策有記憶慣性,只有不斷地強化和修正大腦的記憶,才能覆蓋上一次的記憶。
(3)其他地方出錯
同一道題,孩子在不同的地方出錯,那就說明孩子根本不會。作為家長,要從審題開始,細摳題干的每一個概念,查查孩子對題目的理解程度。如果孩子理解沒問題,那就繼續(xù)查解法套路是不是記錯了,步驟順序有沒有反掉。需要提醒家長的是:不要放過檢查草稿紙!
2.用好錯題集,對錯題類型進行分類歸納。
一本好的錯題集是考生查漏補缺的“好幫手”,既能幫助考生考后總結(jié),也能在考前幫助考生“大盤點”,避免考試犯同樣的錯誤。
一般來說,考生錯題類型不外乎概念不清、審題不明、解法步驟出錯。針對不同的錯誤類型,追分的方式也是有差異的。
概念不清——回爐重學,做好從頭再來的準備。
審題不明——提升邏輯思考能力,耐心分析題目,教孩子拎出題目主干,尋找到題目關鍵詞。
解法步驟出錯——先確保孩子掌握了正確的解法套路,然后讓孩子多做幾遍不同面目的同類題。
“可為處”是指考生能夠有所作為的內(nèi)容,通過努力能夠提升的空間。從一張試卷來講:“可為處”是指考試要求較為基礎的內(nèi)容,又是自己力所能及的題型;高頻題,且難度在低中檔位置的;題型已程式化,解法固定。這些都是考生應該力保的。還有一處“可為”便是“自己的薄弱點”。
如果孩子在薄弱學科花了很大力氣,依然沒有起色,不如將時間精力花在擅長學科上,一方面,這樣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為孩子未來的專業(yè)選擇打下堅實的基礎。
1.課本是“宗”,帶孩子再捋一遍知識體系。
課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期中考試考知識、考方法、考能力、考意識,不妨帶著孩子回歸課本找感覺,幫助他理清本階段的基本概念、原理等知識的細節(jié)、內(nèi)涵、變通形式,理清知識網(wǎng)絡和結(jié)構(gòu)體系,如果“任督二脈”打通了——原理清、方法清、來路清,還愁下一次考試嗎?
2.課堂是“主”,鼓勵孩子記錄課堂筆記。
現(xiàn)在的家長雖然都是“十項全能”,但畢竟出考卷的是老師。老師上課說了啥,他怎么分析題目的,怎么解釋題型套路的,哪些是基礎考點,如果平時有個記錄,考試前能復習一下,是追分的不二法門。
期中考試已經(jīng)結(jié)束,期末考試還會遠嗎?尤其埋怨、懊悔,不如和孩子一起,改進策略和方法,奮起直追,屆時期末一定會收獲一個讓人滿意的結(jié)果。
撰文/編輯 驀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