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置身于我國語文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立足高中作文評價現(xiàn)狀,試圖探索有效的作文評價方式,為處于瓶頸狀態(tài)的作文評價作一點粗淺的診療,更為高中作文評價探索出一條切實有效的道路。
【關鍵詞】 高中語文 有效評價 策略
作文是衡量語文能力的一個重要標志,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作文評價又是作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作文評價是語文教師對涉及學生習作的各種因素和現(xiàn)象做出的價值判斷。有了作文評價,學生可以在教師的評價中了解自己寫作的真實情況,并從教師的評價中獲得作文指導。
1 高中作文評價的內(nèi)涵
作文評價的直接對象是習作文本,對習作活動(過程)的評價必須通過習作文本而展開,因而習作活動(過程)是作文評價的間接對象。事實上,作文及作文指導是教師與學生的實踐活動,習作文本又是寫作者實踐的產(chǎn)物,所以,作文評價的實質對象應該是習作主體。作文訓練作為一個學習過程,不像閱讀訓練、聽說訓練等在訓練過程中不產(chǎn)生階段性的、明顯的具體產(chǎn)品,作文訓練過程總有實在的階段性結果——習作文本的產(chǎn)生。只評結果不評過程,不是完整的習作評價。學生習作的內(nèi)容評價有三個維度,即習作主體——學生,學生的勞動和學生的勞動成果。習作主體是指習作活動的執(zhí)行者與習作產(chǎn)品的制作者——學生。習作主體評價是指對學生自身所具有的寫作態(tài)度、寫作水平及對習作活動的監(jiān)控能力的評價。學生的勞動即學生的習作活動或習作過程,它直接決定著習作質量的高低和學生寫作水平的進步。學生的勞動成果即習作文本,它是學生習作活動的直接結果。
2 存在問題
2.1 重作文水平,輕作文態(tài)度。重視對學生在作文中反映出的感受力、思維力、想象力和表達力等智力因素的評價,忽視了學生對作文的興趣、感情、態(tài)度、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評價。東拼西湊、假話連篇的“好文章”能博得贊賞,認真寫作但不夠成熟的“差文章”只會受到體無完膚的“批判”。
2.2 重作文結果,輕作文過程。目前作文教學一般做法是,先布置給學生一個題目或話題,然后讓學生構思寫作,等作文完成后,教師作評價,這種評價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激勵學生的作用,但由于缺乏對學生寫作過程的關注,教師的評價只能反映作文的結果,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2.3 重橫向比較,輕縱向考察。每位學生的桌賦才情、文化背景、生活閱歷、學習能力等各不相同,因而其作文發(fā)展也有快慢之別。然而很多教師希望全班學生的作文能夠“齊步走”,每次作文都能盡善盡美,把學生群體作為評價的唯一參照,使用同一標準去衡量評價學生的作文,有肯定的,有否定的,更有甚者還要做諷刺挖苦的評價,這樣的評價看似公平公正,實際上是有失偏頗的。
3 優(yōu)化高中作文評價的策略
3.1 評價主體多元化。多元智能理論主張評價應由教師、學生及教育管理人員等共同操作,力求從各個方面反映學生學習及發(fā)展的真實水平。師生之間己經(jīng)不完全是單純的傳遞和接受關系了,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發(fā)展的合作者、組織者和指導者,應是“平等中的首席”。高中作文評價應該把學生納入評價的主體。為了真正實現(xiàn)評價的公平性,我們應該重視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教師應以“平等中的首席”身份參與評價,將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師生交流和家長評價結合起來,這樣,既能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又可避免單方面評價的主觀性和片面性,使評價更客觀、更全面、更有效。
3.2 評價言語個性化。每個學生的作文都有其個性,作文評語也力爭做到與之相符,學生的文筆有多少風格,教師的評語就應該有多少風格。而不能對每位學生的作文評語都通用,那樣就失去了指導意義。不同文體要求不同,作文評語也就要體現(xiàn)這種不同。散文、小說、詩歌等的評價更需要感性思維,議論文、說明文的評價更需要理性思維。
3.3 評價標準層次化。開放性的評價標準在橫向上的展開表現(xiàn)為承認學生之間有差別,但不強化比較,這正切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的評價建議。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客觀準確地把握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處理好順應與引導的關系。例如:有的學生擅長形象思維,就引導他寫記敘文;有的學生擅長推理和判斷,就引導他寫議論文,在觀點的新穎性和論述的深刻性上下功夫;有的學生感情細膩,就讓其寫抒情性的文章,把自己內(nèi)心的感情真切地表現(xiàn)出來。教師更要關注個性發(fā)展緩慢的學生。有的學生有自卑、孤僻等某些缺陷,教師要給他們更多的關注,鼓勵他們正確認識自我,大膽表現(xiàn)自我,積極塑造自我。
4 結語
隨著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內(nèi)容的不斷深入,高中學生作文發(fā)展性評價研究的理論和實踐體系也將不斷走向成熟和得到完善,而這個研究本身也是一個可持續(xù)研究的過程。在高中作文教學中評價體系的再建,必須堅持以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為原則,以效率的提升為導向,這一價值取向只能加強而不是弱化。隨著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內(nèi)容的不斷深入,高中學生作文發(fā)展性評價研究的理論和實踐體系也將不斷走向成熟和得到完善,而這個研究本身也是一個可持續(xù)研究的過程。
參考文獻
1 朱伯石.高中作文評價現(xiàn)狀分析及其對策研究.東北師范大學,2008
2 孫鶯.高中學生作文發(fā)展性評價研究.華東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