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睡眠,不僅要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還要有良好的睡眠質量。那么,怎樣才能有個好睡眠呢?
第一,要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規(guī)律。一般晚上10點左右上床睡覺,年輕人可能會晚一些,年紀大的人往往會早一點。所以,可以根據(jù)每個人的具體情況和作息習慣來調整,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并形成相對固定的規(guī)律。這樣,生物鐘就不會紊亂,也不易出現(xiàn)失眠等睡眠障礙的問題。
第二,要有一個良好的睡眠環(huán)境。居室的溫度、濕度要適宜,空氣要清新,周圍要安靜,睡前要關燈。如果睡眠環(huán)境令人不舒服,就會影響睡眠質量。
第三,選擇合適的睡具。床墊應軟硬適中,被褥松軟透氣,枕頭高低軟硬以感覺舒適為度。
第四,晚餐要合理。晚餐時間不宜太晚,睡前2小時最好不要再吃東西。中醫(yī)有“胃不和則臥不安”的說法,故晚餐不能吃得過飽,腹中飽脹會影響睡眠質量。
第五,睡前采取科學的助眠措施,可提高睡眠質量。對于睡眠不安穩(wěn)的人群,睡前不妨采取一些幫助睡眠的措施。如睡前2小時喝杯牛奶、熱水泡腳、足底穴位按摩,睡前忌喝濃茶、咖啡等。
第六,睡眠姿勢要科學。“站如松,坐如鐘,臥如弓”。正確的睡覺姿勢應該是右側臥位,微曲雙腿。這個姿勢,使心臟處于高位,不會受到壓迫;肝臟處于低位,有利于血液回流,符合中醫(yī)“肝藏血”的理論,有助于養(yǎng)肝;并有利于胃內容物向十二指腸推進,有利于消化吸收。當然,我們也不可能一整夜都保持同一個姿勢不變,不斷地變換姿勢更有利于解除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