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用:葬送梁山的罪魁禍首
誰是葬送梁山的罪魁禍首?筆者認為:不是昏君宋徽宗,不是奸臣蔡京、童貫、高俅之流,也不全是政治弱智兒宋江,恰恰是梁山的首席謀士吳用。
水滸中稱吳用為“智多星”,把他描繪的很神奇,好像他如此如此一般,就神機妙算,梁山就肯定大獲全勝似的。事實上吳用搞陰謀詭計很有一套,要不也做不到梁山的軍師這個位置。但真正碰上大事情,吳用就顯得十分無能。吳用的很多計策水平很低,甚至是得不償失。 最后,他把梁山豐厚家底敗得一干二凈后,只好自縊于蓼兒洼,追隨他的主子宋江而去。這樣的結(jié)局,對他這樣的人只是時間早晚的事,不值得大驚小怪。
三山聚義打青州后,三山的老大魯智深建議招少華山史進加盟。魯智深當年同史進有過交往,于是魯智深就去少華山,沒料到史進已經(jīng)在華州大牢里了。原來華州賀市長(知州)因為看上一個女孩子,想包為二奶,史進打抱不平而壞了賀市長的好事,因此被抓投入大牢。魯智深聽到這事后,就直奔華州想去救史進。賀市長是奸臣蔡京線上的人,為人雖然貪墨,但還算精明強干,識破了魯智深,并把魯智深也給擒獲了。
為營救魯智深和史進,吳用獻了條計,正好宿元景部長(太尉)替宋徽宗到華山上香。吳用的計策就是劫了宿部長的皇家儀仗和金鈴吊掛,然后由宋江冒充宿部長騙開華州城門,然后里應(yīng)外合打破華州,救出魯史二人,順帶也拿走華州的錢糧。水滸上這條計實行的很順利,宿部長十分合作。賀市長雖有疑心但看到只有御用匠人制作的金鈴吊掛,就沒有懷疑,所以上當被殺,梁山也成功了打破的華州,并在完事之后歸還所有儀仗和金鈴吊掛。宿部長再去上香。但我們只要細想一下這條計策,發(fā)現(xiàn)它有很大的漏洞。這條計應(yīng)當說前半部分沒有什么大問題,宿部長怕死多半會合作,就算不合作梁山也可以硬搶,騙過賀市長,破了華州也沒有什么大問題。問題是在后面,顯然宋江當時是有心結(jié)交宿部長,也希望宿成為梁山在朝中的奧援,甚至說出“遇宿重重喜“的話,梁山對宿部長也是禮敬有加,事后不僅歸還所有東西還送上大量金銀。問題是華州事發(fā)后宿部長如何能洗脫這層干系。
水滸上宿部長同蔡京高俅作為政敵出現(xiàn)的。梁山冒充宿部長一行,知道的人不是少數(shù),比如迎接的推官和五七十人市政府工作人員,西岳廟的道人們等,梁山出示的金玲吊掛也不是假的,正是因為是真的賀市長才會上當。這種情況下,只要朝廷調(diào)查團一到,宿部長如何能自圓其說,謊言必然不攻自破?另外梁山對宿部長畢恭畢敬,事后又大筆金銀相贈,宿部長一行每個人都分到了一些。且不說宿部長這干人中很可能有蔡京安插的人,就算沒有,以當時蔡京權(quán)傾朝野的權(quán)勢,花點功夫收買一些宿部長的這些知情隨從們,必然會有人跳出來揭露宿部長與梁山勾結(jié)的內(nèi)幕,自己分到的金銀就是最好的物證。由于證據(jù)確鑿,宿部長一個勾結(jié)梁山合謀造成華州城破市長被殺百姓涂炭的罪名是跑不了的。宿部長輕則丟官,重則被蔡京無限上綱,坐個10年8年牢都是可能的。
這里我們就可以看到吳用這條所謂妙計是如何短視了,既然梁山希望宿部長成為朝中奧援,首先就不應(yīng)該利用他來破華州。即使要用他來破華州,也要替人家想好脫身之計,哪怕是把他隨從都殺了,然后假意打他一頓造成一點輕傷,也比現(xiàn)在的做法強。
梁山發(fā)展壯大后,尤其是大敗童貫、高俅之后,梁山應(yīng)該走怎樣的政治路線?,成為宋江考慮的首要問題,政治弱智兒宋江竟然想出的辦法是主動上門授受朝廷招安。宋江雖然是梁山的領(lǐng)導核心,但他并不是獨斷專行、搞一言堂,他什么事都要征求首席軍師吳用的意見。宋江的很多決策,沒有吳用的支持,就不會實施。如果吳用此時反對招安,宋江是不會一意孤行實施招安政策的。但是,在這關(guān)鍵時刻,這位鼠目寸光的軍師,也竟然大力支持宋江的招安政策。正是他的這一接受朝廷的招安,徹底葬送了梁山。實際上,梁山實施上門接受招安純粹是蠢得不能再蠢的敗招。
俗話說:“上門的買賣不好做”。我們都知道,在談判時,誰主動要求談和、誰最先提出談和,誰就會在談判桌上多一分被動。宋江、吳用主動找到朝廷要求“招安”,那結(jié)局只會是把梁山賤賣了,只會使梁山更加被動。為什么要找上門去接受招安?宋江的解釋是為眾弟兄前途著想。即使是為梁山眾弟兄前途著想,也應(yīng)該等朝廷上門招安。依我看來,宋江在當時采取最好的策略就是以靜制動或乘機向朝廷發(fā)動大的軍事攻勢,利用梁山強大力量為籌碼,逼朝廷求和、逼朝廷滿足梁山的要求。抓住朝廷不得不求和的心理,讓朝廷上門招安、而不是梁山找上朝廷門主動要求朝廷招安。通過討價還價,將梁山利益最大化,成為朝廷承認的合法的割據(jù)勢力,隨后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機,擴大梁山的勢力。最后利用宋朝和北方鄰國(遼國、金國)對恃、交戰(zhàn)的良機,作壁上觀,等雙方兩敗俱傷之后,取宋朝而代之。盡管這只是一種假設(shè),但不是沒有可能。但吳用卻絲毫沒看到這一點。
梁山有沒有讓朝廷三番五次地找上門來“招安”的可能?我的回答是“有的”,并且是“必然的”,這是由宋朝當時面臨的嚴峻局面決定的。當時,宋朝北部受到遼國(后來是金國)的巨大威脅,這兩國都是想滅掉宋朝取而代之,他們跟宋朝講和的可能性非常小,更不可能接受宋朝的招安,所以說他們同宋朝的矛盾是不可調(diào)和的。在這種情況下,宋朝不可能同時對鄰國和梁山采取攻勢,對梁山采取的策略也只好是招安。因為,些時梁山勢力已成為一支相當強大的、宋朝難已消滅的軍事力量。事實充分地證明了這一點。梁山曾攻下宋朝北方軍事重鎮(zhèn)北京大名府,將宋徽宗的寵臣蔡京女婿、北京大名府留守司梁中書一家(盡管梁中書本人在部下保護下逃脫了)全殺了;曾攻下宋徽宗的寵臣高俅堂弟任知府的高唐州;也曾攻下過宋徽宗的寵妃慕容貴妃弟弟任知府的青州,并且也是將慕容知府一家一個不剩地全殺了。更重要的是,梁山打過幾次漂亮的反圍剿:大破宋軍總參謀長(樞密使)童貫率領(lǐng)的十萬大軍;大破宋朝國防部長(太尉)高俅率領(lǐng)的、十位大軍區(qū)司令(節(jié)度使)參加的、由十三萬大軍組成的圍剿部隊,并且將高俅生擒活捉。從書中看出,宋朝對梁山的這兩次圍剿,動用的都是宋朝的精兵良將。這兩次反圍剿的失敗,對朝庭的影響應(yīng)該是相當大的。盡管《水滸》書中說蔡京、童貫、高俅之流對宋安徽宗隱瞞實情,我想,他們想隱瞞是隱瞞不了的,難道他們在朝中就沒有政敵?面對如此強大的勢力,朝廷可以說是既恨又怕。他們既然不能將梁山勢力消滅,主動找上門來招安梁山勢力,無疑是朝廷最好的辦法。此時,宋江卻主動找上門去求朝廷,必然讓宋徽宗和奸臣蔡京之流對宋江的能力產(chǎn)生懷疑,怪不得最后接受招安后梁山眾弟兄沒得到高官厚祿、梁山集團的根本利益沒得到有效保護,這都是宋江的政治“弱智”、吳用的鼠目寸光造成的。
吳用的鼠目寸光還表現(xiàn)在不能識人上。吳用、宋江把事關(guān)梁山政治前途的大事——接受朝廷招安這一重要使命最初寄托在奸臣高俅身上。梁山在大敗朝廷圍剿、俘獲國防部長(太尉)高俅后,吳用、宋江對高俅好酒好肉好招待,在高俅面前表現(xiàn)出一幅奴才相,目的就是希望高俅回去后在宋徽宗面前美言,朝廷招安梁山。他們二人就不想一想,高俅是什么樣的人,能把這么重要的事寄托在他的身上嗎?梁山上好多人就是被他迫害得家破人亡的,對這樣的奸臣,你把他打敗之后卻讓他向皇帝建議朝廷招安梁山,那可能嗎?另外,即使朝廷招安梁山之后,朝廷會信任梁山眾人嗎?授予你宋江、吳用的官職會高過奸臣蔡京、高俅、童貫嗎?既然你們的官職高不過這些奸臣,那么就必然受這些人節(jié)制,這些奸臣不害你們才怪呢!眾所周知,奸臣是以貪贓枉法、殘害忠良為能事的。更何況過去梁山因為反貪官、或出于保護自身,殺死過這些奸臣的親屬。另外,當時的皇帝宋徽宗是典型的昏君,寵信蔡京之流。你主動上門要求朝廷招安,那無疑于主動上門讓狼咬、讓狼吃!最后梁山眾弟兄死的死、殘的殘、散的散,落得這樣的結(jié)局不是必然的嗎?
然而,事與愿違,高俅一旦脫離梁山虎口,就把招安一事忘得干凈,反而把蕭讓,樂和囚禁在府中。這時候吳軍師開始馬后炮了:“我觀此人,生的蜂目蛇形,是個轉(zhuǎn)面忘恩之人。他折了許多軍馬,廢了朝廷許多錢糧,回到京師,必然推病不出,朦朧奏過天子,權(quán)將軍士歇息,蕭讓、樂和軟監(jiān)在府里。若要等招安,空勞神力!”看到這里讓人不禁啞然失笑。既然如此,早干嘛去了。跟宋江一起陪著高俅喝酒迎逢的時候怎么不說這話,宋江要派蕭讓去的時候怎么不說這話,陪宋江送高俅下山的時候怎么不說這話?,F(xiàn)在發(fā)現(xiàn)招安不成再說這話,又有何用?然后由獻一策,再派兩人到東京去走門路。于是燕青建議走李師師門路。筆者心想既然還是要走李師師門路,放了高俅豈非十分愚昧,梁山扣了高俅這個人質(zhì),豈非同政府談判更有利。哪怕就是殺了高俅也比現(xiàn)在這個局面好。作為梁山的軍師,吳用竟然看不到這一點,梁山后來的下場就是可想而知的。
經(jīng)過一陣折騰,燕青通過李師師見到了宋徽宗,打通了天地線。宋徽宗下令招安,這次派了梁山比較喜歡宿部長去招安。但是仔細看看招安詔書,“曰:朕自即位以來,用仁義以治天下,公賞罰以定干戈,求賢未嘗少怠,愛民如恐不及,遐邇赤子,咸知朕心。切念宋江、盧俊義等,素懷忠義,不施暴虐,歸順之心已久,報效之志凜然。雖犯罪惡,各有所由,察其衷情,深可憐憫。朕今特差殿前太尉宿元景,赍捧詔書,親到梁山水泊,將宋江等大小人員所犯罪惡,盡行赦免。給降金牌三十六面、紅錦三十六匹,賜與宋江等上頭領(lǐng);銀牌七十二面、綠錦七十二匹,賜與宋江部下頭目。赦書到日,莫負朕心,早早歸順,必當重用。故茲詔敕,想宜悉知。”口氣上比第一次招安好聽的很多。但是實質(zhì)上同第一次招安條件上沒有任何大的區(qū)別。除去那些漂亮話,政府實質(zhì)上的承諾,不過是赦免宋江一干人的罪行,天罡星賞每人金牌一面,紅錦一匹,地煞星每人銀牌一面,綠錦一匹,然后就是空頭支票一張還加了條件,早早歸順,必當重用。這么個招安條件,不知道吳用這個軍師是怎么當?shù)摹8廾恋氖羌热唬ǔㄍⅲ┲唤o了個空頭支票,梁山至少應(yīng)該多留一個心眼,接受招安但不要解散山寨,保留實力繼續(xù)同朝廷交涉,以期早日兌現(xiàn)這張支票。而梁山是如何做的呢,宋江解散幫會,讓小嘍羅自愿離開,梁山的錢財大家一分,然后拆了山寨,賣市10日。這樣一來等于已經(jīng)自廢武功。任何一個組織要是自己散了,再聚起來就不容易。政府不僅什么官都不給,還要把梁山人馬拆成5路。這時候兄弟們才如夢初醒,想要再上梁山。“天子命御駕指揮使,直至宋江營中,口傳圣旨,令宋江等分開軍馬,各歸原所。眾頭領(lǐng)聽得,心中不悅,回道:“我等投降朝廷,都不曾見些官爵,便要將俺弟兄等分遣調(diào)開。俺等眾頭領(lǐng)生死相隨,誓不相舍,端的要如此,我們只得再回梁山泊去?!钡窃偕狭荷剑労稳菀?,宋江和梁山騎虎難下。萬般無奈下,宿部長建議去打遼國,等立功了再封賞。梁山除了接受沒有第二個選擇,除非重上梁山。于是梁山開始他招安后的悲劇性的命運。政府的空頭支票就是驢子鼻子前面掛著的胡蘿卜,驢子向前一步,胡蘿卜也就像前一步,始終在驢子的視線內(nèi),又始終差一步,就這樣引誘著梁山一步一步走向毀滅。吳用這個軍師最后還是醒悟了過來,但是已經(jīng)太晚了。征方臘后,梁山兄弟們死剩27人,元氣大傷。不久盧俊義、宋江都被毒死。吳用最后在宋江墳前同花榮一起自殺徇死。
人們談起吳用的足智多謀,津津樂道的是智取生辰綱。智取生辰綱其實這條計漏洞百出。首先,假如楊志趕到黃泥崗時,天氣不十分炎熱,或是楊志他們自己帶了水,還會買白勝的酒嗎?第二,若梁中書沒有聽楊志的餿主意,派個一、二百人來武裝押運,白勝需要挑多少酒才能把他們?nèi)缘?。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吳用根本沒有考慮好如何全身而退。冒充販棗客的7個人,其中赤發(fā)鬼劉唐紅頭發(fā)而且有塊朱砂胎記,是有明顯特征的,很容易在人群里被指認出來的。白勝又是當?shù)氐囊粋€小混混,當?shù)毓仓灰堰@些小混混過一遍,查出誰做的應(yīng)該不難。事實上最后就是白勝事發(fā),把所有人都牽了出來。第四,晁蓋是個老大,又是當?shù)刂宋?,這樣的臟活顯然不適合他老人家自己親自動手,后來果然在客店冒充販棗客人時被何清認出。第五,既然楊志等15人都已見過晁蓋等人,而且劉唐的特征又如此明顯,按照水滸的一貫做法,就應(yīng)該殺人滅口了。劫了這么大一筆財物,本來就是死罪,還在乎多殺幾個人。就算楊志是108人之一,舍不得殺,那剩下的14人也應(yīng)該滅口了事,梁山好漢一貫都是心狠手辣、殺人不眨眼的,但在這件事上卻又出奇的善良。
毛主席說過:水滸好就好在投降。吳用這個反而典型給我們什么啟示呢?那就是,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團體,必須有一個高瞻遠矚的智囊團,尤其是要有一個深謀遠慮的首席智囊,如果智囊團成員鼠目寸光,那么再好的家底也會被敗得一干二凈,最后只能給歷史留下諸多笑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