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吧旗下自媒體?
——“從央視辭職開咖啡店,是因為情懷嗎?”
——“當然是為了賺錢?!?/span>
——“那為什么把店開在這么難找的地方?”
——“不想不投緣的客人來?!?/span>
說這話的是Clark,他在北京開了一家同名咖啡館:Cafe Clark。
“Cafe Clark”頗有名氣,司馬第一次聽到這回答時,覺得店主實在是有趣。這么矛盾的回答,卻又那么耿直。
他留著長發(fā),常年戴一頂帽子,圍著粗布圍裙,躲在吧臺的后面,為客人手沖一杯又一杯的咖啡。
之所以堅持不選擇偏僻的地段,因為Clark相信肯為了一杯咖啡,多走幾條巷子的客人,一定是真正懂得并珍惜咖啡的人,不然人家也不屑來。
看大家都聽呆了,他也會自嘲,自己還經(jīng)常趕走客人,確實是一個壞脾氣的怪老板。
但五年過去了,咖啡館不但沒有關門,反而靠著口碑的宣傳,成了北京必去的精品咖啡館之一。
我猜,不是因為店面的日式風,也不是所謂的情懷,靠的不過是用心做好每一杯咖啡。
你肯定想不到,Clark以前是從不喝咖啡的一個人。
“咖啡太苦了,感覺是熬夜才要喝的東西?!?/span>而咖啡館在Clark的最初印象里,是大叔們談公事、相親的地方。
直到29歲那年,Clark辭掉了在央視設計的工作,去日本闖一闖。因為“職業(yè)病”,被咖啡館的裝修美學吸引了進去。
日本咖啡館通常小而精致,店主熱情的招待每一位客人。有店主得知他是中國人后,還特意播放了中文的音樂。
這一切,都和眼前的那一杯熱咖啡一樣,讓Clark感到溫暖。如果一開始是被咖啡館的氛圍吸引了,慢慢的,他是真的喜歡上了喝咖啡。
后來他跟著世界咖啡師大賽的中國區(qū)評委,系統(tǒng)學習了整整兩年。
起初根本喝不出每款豆子的區(qū)別,師父也不肯拿資料讓他背,就讓他一杯一杯的接著喝。
因為最好的方法,不是死記硬背,而是讓自己的味蕾產(chǎn)生記憶。
Clark只能每天硬喝。但不知道從哪天開始,Clark的舌頭敏感了起來,非洲、亞洲或是南美產(chǎn)區(qū)的豆子里,藏著風味的細微區(qū)別,忽然清晰了起來。
2011年,Clark在下了地鐵,
還要走20分鐘的地方,
開了這家咖啡館——Cafe Clark。
用的是自己的英文名,自然不敢辜負。
80平米不到的店里,只擺了八張桌子,
每個角落卻舒服的剛剛好。
店里的燈具、古董椅,
甚至是水龍頭、門把手,
都是愛舊物的他,
親自從世界各地淘回來的。
藏著故事的舊門板往墻上一靠,
就是最好的裝飾品。
更別提最重要的咖啡豆了,
每次嘗到好的豆子,
Clark都會將它帶回國“養(yǎng)”起來,
等到它風味最佳的時候,
才放心拿出來給客人品一品;
店里的菜單只有簡單的一頁紙,上面卻寫滿了英文。那些生僻的豆子就算寫的是中文,都看不太明白,更別提還是英文。
有人說這也未免太裝逼了,Clark卻很高興,“這樣大家就不會盯著菜單,而會抬起頭來,看著我的眼睛了~”
原來他最喜歡面對面點單,哪怕是千篇一律的拿鐵,每一個客人拿到手里的,都是不一樣的心意。
招牌“小貓拿鐵”,
更是只有他一個人會做。
拿出以前學美術的功底,再加上百次的練習,
才拉的出可愛又復雜的圖案,
還能在咖啡端上桌時,溫度剛剛好。
如果你喝得慣,
一定要點一杯手沖咖啡,
這可是Clark最擅長的。
不同于使用水粉筆、金杯、測試儀等等專業(yè)的工具,他說自己做手沖的秘訣:只靠手和鼻子。
說得簡單,讓自己的身體脫離工具,有了慣性的記憶,他花了近8年的時間。
Clark說在日本的獨立咖啡店,每一家的手沖方法,都不是完全相同的。因為每個人對味道的理解都不一樣,咖啡酸、苦、甜,都需要自己體會。
而老板只是將自己認為最好喝的那個味道,分享給大家。
當年精品咖啡并不流行,大家最多也就是去星巴克坐一坐。Clark卻希望讓更多人喜歡上咖啡,因為它本來就是生活中很美好的一件小事。
很多人都不看好,再加上Cafe Clark實在太難找了,但是對的人,總是會相逢。
再沒有任何宣傳下的情況下,僅過了半年,全北京的咖啡愛好者都知道了,有一家認真在做咖啡的店——叫“Cafe Clark”。
原來只要你用心了,客人自然懂得。
雖然Clark是一個看起來有點強迫癥的金牛座,很多客人卻想拜他為師。
很多人也是第一次聽說,竟然有老板會因為對方顏值太高,直接拒絕了......
“長得好看的人,太容易得到,怕她不會付出。”
顏值真的都很高??
對方也有心,
辭了職每天跑來咖啡館,
一坐就是一整天。
Clark被打動,收她當徒弟后,
教對方的第一件事,
卻是洗杯子和拖地。
“要把心帶到職人境界里,
簡單機械的工作也是一種修煉,
如果身體能夠適應,那才是真的懂了?!?/span>
學生圍著這個“嚴師”
現(xiàn)在,Cafe Clark已經(jīng)走過了第五個年頭。北京最值得去的咖啡館,總是會有它的名字。很多人第一次知道它,就是朋友沖我咆哮:“我用繩命推薦你一定要去!”
大家都把Clark當成“男神”,他卻還是老樣子,留著長發(fā),愛戴一頂帽子,最喜歡的還是守在吧臺前做手沖咖啡。
有客人知道他收藏了五十多頂帽子后,好奇地問他怎么會這么喜歡?
他說一開始是因為職業(yè)需要。后來慢慢發(fā)現(xiàn),只要一戴上帽子,身體就自然有了一種反應,那是一種“我是咖啡師”的使命感。
聽起來,還蠻燃的。
好像張震?。?!
除了守在店里,Clark每年都要去全世界各地“偷師”。別人旅行是去散心看風景,他是打著飛的去喝咖啡。
藏在巷子里的咖啡大師,甚至只是街頭的流動攤位,他都要停下來,好好喝上一杯。
現(xiàn)在的Cafe Clark,客人都彼此熟悉,他們坐在幾乎固定的座位上。
推開木門,店員不再說:“歡迎光臨”,而是抬起頭,笑笑:“你來了”。如果客人出遠門了,還會特意過來說一聲。
忽然想起Clark說過,他希望這家咖啡館,是客人們自家書房和客廳的外延,大家在這里,就像在家一樣舒服、自在。
很顯然,他真的做到了。
對了,店里還有一個'忘了時間的鐘',一直停在下午三點半的時間。
Clark一直對人講,那是愛麗絲和兔子與瘋帽匠吃下午茶的最佳時間,所以店里的時間就停在了那里。
“希望大家能從這里拾起對生活的愛,找到‘美中無用’中的有用,過的慢一點,好一點?!?/span>
圖片來自@Cafe_Clark,版權歸其所有
本文授權轉載自Hey且慢(hiboluofeng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