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道德 經(jīng)」 : 第 十 八 章
大道 廢 , 有 仁 義 ﹔ 智 慧 出 , 有 大 偽 ﹔
六親 不 和 , 有 孝 慈 ﹔ 國 家 昏 亂 , 有 忠 臣 。
018→四有章第十八
第十八講→仁義與孝慈
▼大道廢。有仁義。
很多事情是很巧妙的。不相信你看。當(dāng)大道難行于世的時候。才顯出仁義的可貴。大道普行的時候。反而現(xiàn)不出仁義在什么地方。也不知什么叫做仁義。
就好像上古時代。人心純樸。順天行事。大道普行。到中古時代。大道就漸漸難行于世了。因此至圣孔子。看到大道就要廢棄的時候。便大力提倡仁義。這也是大道廢棄以后。才出現(xiàn)的仁義呀。
▼智慧出。有大偽。
但是一旦到了??茖W(xué)越發(fā)達。社會越文明的時候。人心越奸巧虛偽。到那個時候。人民也不遵守仁義道德了。因此投機取巧。欺詐攻訐的事。也就層出不窮了。
▼六親不和。有孝慈。
當(dāng)六親和的時候。雖然有孝慈的人。但因為六親祥和。就顯不出有什么孝慈。而且因為人人孝慈。則不知誰是孝慈。一旦在六親不和的情況下。倘若有人還能守孝慈的事。這就難能可貴了。更顯出這個人的孝慈。
▼國家昏亂。有忠臣。
有忠臣必有奸臣。但是在天下太平的時候。就顯不出誰是忠臣。誰是奸臣。一旦到國家戰(zhàn)亂的時候。奸臣則賣國求榮。忠臣便盡其無私之心。舍身報國。成為萬古不朽的忠臣之名。因此是國家昏亂有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