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蒙子,爺爺?shù)拿妹眉业膶O子要結婚,路程不遠,就是沛縣周邊的。說走咱就走,從來沒吃過傳說中的流水大席,這回咱也回老家吃次大席。雖說沒去過農村吃這些農家大席,但是也是有所耳聞。周圍親戚朋友有吃過的,回來也描述過當時的情景,誰誰誰拿塑料袋直接打包啦,管事的拿話筒喊著不允許打包啦,小孩都淌個鼻涕還得下手去抓菜。以前都覺得是玩笑,現(xiàn)在怎么可能還有那樣的場景。到地方大人們噓寒問暖打招呼,不得不說,現(xiàn)在城里農村都沒啥區(qū)別,人都是一樣熱情不說,還大方。直到吃飯時在桌子上碰到一個下財濫,我就崩潰了。
剛上桌的是瓜子兒和果子,一桌人剛動筷,她就連三趕四的大把大把抓起來,抓完了也不吃,統(tǒng)統(tǒng)胡嚕到她那個也不知道為什么那么大的外套的挎包里了,嘴來還自己打圓場,說:“俺家那個小滾孫跟他浪娘去她外奶奶家了,俺裝點給他,恁不知道這小滾孫有多能藏(zàng)!”
涼菜也跟著上來了。她又一筷子一筷子地叨起來,放擱她臉前的盤子里,那叫一個快,就跟她要馬上趕路要去爬喜馬拉雅山的來,很快她的盤子就堆得冒尖了。叨完了你就吃唄,她倒好,從桌子下面拿出來一個空酒盒子,把盤子里的菜一忽拉都倒進去,然后再叨菜吃。
燒菜、小炒一個勁地上起來,別說,樣式不少,真不比市區(qū)的這些家常菜館差!菜越是上的多,她越是來勁——酒盒子很快就裝滿了,估摸著她的肚子也該滿了。
拔絲上來了,她一邊叨一邊咋呼:“快叨,快叨,不然叨不動了!”拔絲剛上來有點燙,她手叨著菜嘴還說個不停。最后還剩一點黏擱盤子里了,她掌筷子叨,叨不動;掌勺子瓦,瓦不動。這下該拉倒了吧?白吱個聲,人家還有招——直接端起盤子啃起來。我滴個老天來,我還是頭一回見人這樣吃拔絲的!
大席結束了,別人都還沒說桌上剩下的菜帶不帶來,就見她又從褲子挎包里掏出兩個塑料袋,把吃剩的魚湯、燒羊肉、雞蛋湯全都折進了塑料袋。大家你望我,我望你,都不吱聲了。
挎包里裝著瓜子、果子,胳肢窩里夾著裝涼菜的酒盒子,手里還拎著盛了炒菜、燒菜和湯的塑料袋,她姿兒咪的往家走。這就是吃大席的精髓,自己吃這一回大席吃飽了不說,出的禮錢也幾乎都撈回去了,捎帶著好幾天不要做飯了。她吃得可真值!
后言:何為吃大席?原為坐在席子上吃肉喝酒。沿襲至今,就成了“吃大席”。吃大席在漢代就有了,鄉(xiāng)間常有婚喪嫁娶紅白大事,必須是十道菜,雅稱漢宴十大碗。吃大席講究挺多的,“紅”事叫“喝喜酒”,“白”事叫“喝喪湯”。喪湯重“謝”,喜酒重“賀”。農村的大席,有時也是一道考題,考驗事主的人緣。
最后問一下,你們誰還記得小時候吃大席,最后剩菜雜燴的味道?滿滿都是幸?;貞洶?!
在農村吃過大席的筒子們,這樣的場面你受到驚嚇了嗎
在大席前前后后最重要最忙活的要數(shù)大老知了,大家經常聽到大老知在大席開始前喊話:各位親朋,歡迎大家光臨!宴席馬上開始,大家趁熱快吃!夠不著的站起來!但恁白搶,還有那個折菜滴,等人家吃罷啦吃飽啦你再折!
呵呵~~開個玩笑,不過大家有沒有類似的經歷?
某村吃大席,大老知是這樣安排的↓↓
辦酒席是個復雜的事,多少天前就要根據(jù)宴請規(guī)模操辦事,請廚師,安排好配菜滴,再加上鄰居的幫忙以及全村老少的捧場,從端盤子端碗到拿饃洗碗每一項都落實到個人,支好幾個泥爐子,架好鍋后主家就要給大廚師上開刀禮,開刀禮除了紅包之外,還要有肥皂毛巾啥的,大廚師往往嚷嚷一下就笑納了。
一般主家都會找一個操辦事的人,被鄉(xiāng)親們稱作“大老知”!負責操辦宴席的整個流程,安排負責禮桌人員等事宜,結婚喜宴一般是迎來新娘后拜完堂就可以開飯了,然后大老知大聲喊,請各位遠路的親戚先入席,本莊上滴坐二排席,大家就開始找位置坐。席位都是有講究的,按客人的輩分、重要性依次坐下。
大席上菜很快,一盤接一盤,快得你跟本吃不過來,盛菜的盤子就只能壓摞了。桌上沒有外人,大家都會互相招呼著“趁熱快吃!夠不著的站起來!”。拔絲上桌后,總會有人說一句“快叨!快叨!”然后全桌都站起來伸長了胳膊撥著一塊塊拔絲住自己碗里叨,這場面很是熱鬧!
農村講的是搞的越熱鬧,越有面子!現(xiàn)在家里飯菜也都是魚肉,不像以前肚里沒油水,誰家大席能剩下啥,有多少都吃光,于是現(xiàn)在大席都“剩下”的很多,被裝進了酒盒子、塑料袋,然后被打包帶走。所以現(xiàn)在吃大席都不愿意跟“老娘們”坐一起,那可是比一幫熊孩子還能搶哈。偷偷的告訴你,坐在一桌都是老爺們的桌上,不僅能吃飽還能吃好,最后剩菜多的都是這樣的桌,當然有可能被勸酒。
農村大席,吃出了味道,吃出了情懷,承載著滿滿的記憶,是農村人最樂于參與的喜慶活動。然而對于農村辦宴席,并非隨心所欲無章可循的,為了保障大家的飲食安全,沛縣市場監(jiān)管局加強了農村宴席的規(guī)范化管理。
加強組織領導
制定《沛縣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管理指導意見(試行)》,成立領導小組,召開全縣食品安全暨農村宴席管理工作推進會,將農村宴席管理工作列入鎮(zhèn)、街道辦食品安全績效考核指標。
加強業(yè)務培訓
聯(lián)合有關單位對農村集體聚餐承辦者及加工制作人員開展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明確農村集體聚餐的環(huán)境與設施設備、食品采購和貯存、加工過程控制、加工制作人員體檢和培訓等具體要求。
開展試點培育
以鎮(zhèn)區(qū)場(街道)為單位開展試點,加強備案指導,以點帶面,在試點成功的基礎上逐步推廣到全縣農村。
加大宣傳力度
通過報紙、電臺、電視臺、短信、微信等媒體定期發(fā)布農村集體聚餐備案管理等相關信息,提高群眾知曉率與社會認同度。截至目前,累計登記備案農家宴268家,培訓廚師214名,建立農村宴席試點單位2家,組織農家宴管理宣傳22次,發(fā)放宣傳資料3000余份。
農村里面辦席很簡單,支幾口熱氣騰騰的大鍋,請幾個廚師(以前都是附近村的,現(xiàn)在很多地方都開始包席了),再加上鄰居的幫忙以及親朋好友、全村老小的捧場,農村“酒席”那個熱鬧勁兒,想必也曾給你留下難忘的回憶。
農村的請人幫忙一般是鄰里親朋,而廚子不是當?shù)赜忻木褪窃谕饷嬲埖膸煾?,但是菜的話基本上差不多!以前就是幾葷幾素固定著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慢慢變得豐富起來了!一般廚子都會先頭天,或是頭幾天開好菜單子;在開席的前一天親朋鄰里就會幫忙把菜擇好!
一般農村酒席上都有一個大老知,也就是我們說的 問事里,他們會指導著怎么做席,能保證一桌十個人都做滿!
而廚房里廚子還有幫手們正忙碌著準備幾桌人的菜!等菜都準備好了,然后大老知會安排人端托盤,這活一般都是左鄰右舍的幫忙。
坐好后,每桌 上 扔兩包煙,上瓶酒,酒席馬上開始!
農村的酒席菜根據(jù)廚師的不同,菜樣也不同!一般魚、雞、牛肉、羊肉等 大件,在席地最后還會上湯。
這坐席一般分為頭排席、二排席、三排席.....這根據(jù)主家的客人有多少來安排,一般客人越多,排數(shù)就越多。
坐席中間還有個敬酒環(huán)節(jié),等著主家一個桌一個桌的敬酒,按照輩分順序向每桌客人敬酒!等飯菜吃得差不多了就撤席了。
吃飽喝足,塑料袋該上場了,風卷殘云,不留一點殘渣。。。這樣也好,避免浪費
酒席規(guī)矩眾多,但是到年輕人的席位才不會顧及那么多!
年輕人一般都講吃好喝好!
農村講的是搞的越熱鬧,越有面子!
坐席散場后就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了,主客可能還會留著繼續(xù)跟親朋閑聊!
這時候大老知安排的幫忙的,就是馬上打掃一下,準備下排席了!
所以在農村辦酒席的確不容易,有時候需要折騰好幾天,而且一場酒席下來,家里就亂成豬圈了,整理起來都要幾乎一整天的時間,有時候客人送的禮錢可能還不夠辦酒席的錢,所以現(xiàn)在很多農村的也就圖輕松在酒店里辦酒席了!
當然這種坐席文化也不可能完全被代替,大多數(shù)農村人還是選擇在自家屋里辦酒席,這樣也比較長面子!
那么從小到大,你吃過多少次這樣的酒席呢?
-------------------------------------
對沛縣農村吃大席心得:
1、首先要選個好位子,最好坐在席口,就是上菜的地方。這樣你就能把你喜歡吃的往自己跟前放了。
2、切記,千萬不要和那些老娘們坐在一起,因為菜還沒剛上,你就夾了一下,等再去夾第二下,發(fā)現(xiàn)菜沒了。
3、準備開吃了,這時候有人給你倒酒千萬不要喝。就說自己晚上得開車,然后就一個勁的低頭吃菜。直到最后一道菜!
4、最好在去之前自己帶個塑料袋,不要覺得礙于面子不好意思。當你碰到那些老娘們的時候,就算咱自己吃不過人家,至少咱可以搶吧,回家自己在吃,吃完剩下的還能喂狗。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5、當自己吃飽的時候,看看也沒什么吃的了,想走一定要有個特別有說服力,而且又讓大家覺得是那么回事的理由。就是,我還沒交禮呢,先去把禮交了。
6、在吃飯的時候,下筷子一定要迅速,在別人夾菜還沒送到嘴里的時候你就要連著夾那么三次以上。因為我覺得,一桌子人,吃這些東西,你一夾我一夾的,其實都在吃對方的口水。所以,下筷子一定要迅速!
7、還有最后一道菜,也就是最好吃的。羮湯!一般此湯上來之前,那時候你已經吃飽了,他們還在吃著。這時候你可以拿起湯勺去喝口湯了,因為,你是第一個。要是覺得湯還不錯,這時,你可以拿起面前那干凈的一次性杯子盛著喝。走在回去的路上,一手拎著戰(zhàn)利品,一手拿著羮湯。
以上就是在沛縣吃大席所悟出的道理,如果感覺不錯,你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