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阿魏的電話,我深感意外。幾年前我聯(lián)系他,他極不耐煩,語氣里掩飾不住對上班族女性的厭惡,問我何時生孩子,準備生幾個,提出相夫教子的要求。我們是同學加同事的關系,交談深一些屬于正常,但不意味著一定要三觀一致。我表示女人要經濟獨立,心智成熟,至少要到三十歲才能生孩子。他嗤之以鼻,擁著二十出頭的姑娘,已經生完第一胎。
我們以前是無話不談的朋友,當工作變動沒有見面的機會,婚姻價值觀發(fā)生偏差,交談三句話他就提出掛電話。本來我想聽聽他對工作、生活上的觀點,請他幫忙出出主意,解我遇到的疑惑,哪知他不愿意花一分鐘。
也許他過得很幸福,不愿意被負能量打擾,也不愿意分向不感興趣的人分享經驗和智慧。在我們共同的朋友圈里,他活躍在別人的動態(tài)說說下,在我發(fā)的朋友圈里毫無動靜。
成年人之間的告別無聲無息,你反感我求生的方式,我也不會做出改變留住你。工作七年打好物質基礎,建立起夫妻感情后,我才開始懷孕。孩子出生后由于提前做了規(guī)劃經濟壓力并不大;和公婆提前相處過熟知對方的習慣,住在一個屋檐下和和睦睦;和老公思想深度交織同步,基本沒發(fā)生過大的矛盾。
一個人只有在不順心的時候才會想起舊朋友。他打電話來并有千里迢迢來敘舊之意,自從妻子生了二胎后,巨大的經濟壓力、婆媳矛盾壓得他喘不過氣來,工作上的瓶頸也在提示他:隨時可能下崗,全家連生存都將成問題。
妻子在家庭收入上從來沒有做過貢獻,也沒有能力去分擔什么。她和老人相處絕不退讓,一點小事能吵得雞犬不寧,帶孩子,由于學歷不高,能教的知識有限,不禁轉變觀念,覺得職場女性更適合做妻子。
有理想的職場女性,會注重學歷、能力的提高,在人際關系方面,也會因考慮大局,向人展示友善,溝通起來也很省力。他嫌妻子沒文化、只能做低端工作、格局小、帶來娘家養(yǎng)老、親戚借錢的負擔。
如果人生能重來,乖乖聽話、囿于家庭的女人,根本不適合娶,應該找實力強的合作者,而不是躲在自己羽翼下的弱女人。
壓力和貧窮會改變人的心智,阿魏不斷地抱怨,我能感受他的痛苦,但我不是他的垃圾桶,禮尚往來,他沒有幫我分擔過什么,我也不想花很多時間聽他嘮嗑。簡單安慰后,他問我是否和他一樣覺得婚姻無趣?
不,職場中高端女性,從來不會選擇在婚姻里將就,努力打造自己,是為了更好的應對生活中的各種變換,比如被男人嫌棄。
他問我生二胎嗎?我說不想打亂已有的生活節(jié)奏。他追問:你老公同意嗎?我說三觀一致,我的意見就是他的意見。他不可思議,一個男人若不能成為家庭的主導,任由一個女人與他商討,地位何在?
人一旦處于困境就會變得啰嗦、控制欲強。每次聯(lián)系他都會問相同的問題,對我重復的回答不認同又無能為力。我沒有認真地幫他分析目前的處境,更談不上給出有效的建議。
生為男人,生活的壓力要自己承擔;從不幫別人排解負面情緒的人,請吞下自己的負能量;看身邊的人不順眼,請閉嘴少管閑事。直奔中年的男女,各有家庭,精力有限,沒有人會對外人做單方面的付出。
婉言告知他,我還有事,不便多聊,電話那頭傳來深深的嘆息,他一定很失望,像我當年處于迷茫中找不到人傾訴一樣。
充滿焦慮、后悔、有傾訴欲望的人是狼狽的,像小丑一樣被人指指點點。我們都不該在困境時去找對方,因為被冷漠相待后,尚存的認識之情也會消耗殆盡。曾經我多么想得到他的認可,延續(xù)在學校時認識的那份感情,但我們三觀不同,越走越遠,再調頭相聚,我已失去興趣和熱忱。
朋友越來越少,是變得麻木,還是認清了內心所需?朋友分兩種:物質上與精神上,如果一個人在這兩方面都不能滿足于你,那么維持關系的意義是什么?
你可以說我不慷慨,但你不能否認我理性。這個世界有很多人,對人際交往的成本精打細算,不愿有任何自損的可能。
請原諒,這種電話不要再打給我,我沒義務聽,就像你當初對我一樣,說忙??偸菍δ阏f忙的人,請遠離,人要知趣有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