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記憶的概述
 
一、記憶的概念
二、記憶活動的作用
三、記憶的分類
  1、按內容分類:
形象記憶、言語邏輯記憶、情緒記憶、運動記憶
 2、按時間分類:
感覺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
 
二、記憶的作用
 
1.記憶使心理活動的各個方面成為相互聯(lián)系的整體。
(感知過的事物;思考過的問題;體驗過的情緒;練習過的動作)
2.記憶在個體的心理發(fā)展中,也有重要作用。
(積累經(jīng)驗、形成經(jīng)驗,促進心理由低級向高級發(fā)展;促進個性的形成)
3.記憶聯(lián)結著人們的心理活動的過去和現(xiàn)在,是人們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機能。
 
三、記憶的分類記憶類型
 
記憶類型依據(jù)記憶在某方面的特點,對記憶所作的分類。
按記憶手段:可分為視覺型、聽覺型、運動型、混合型。大多數(shù)人的記憶類型為混合型,單純?yōu)槟撤N記憶類型的人不多。
按記憶內容:可分為形象記憶、邏輯記憶、情緒記憶和運動記憶。
按時間長短:把記憶分為三種記憶系統(tǒng),即瞬時記憶(又稱"感覺記記")、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個體的記憶類型與其個性、職業(yè)訓練、生活實踐等有關系。記憶類型具有個體差異。
 
1.按記憶內容分類
 
形象記憶: 以感知過的事物形象為內容的記憶。
        通常以表象形式存在,所以又稱表象記憶。它是直接對客觀事物的形狀、大小、體積、顏色、聲音、氣味、滋味、軟硬、溫冷等具體形象和外貌的記憶,直觀形象性是其顯著特點。
            形象記憶按照主導分析器的不同,可分為視覺的、聽覺的、觸覺的、味覺的和嗅覺的等等。人的形象記憶發(fā)展的水平受社會實踐活動制約,如音樂家擅長聽覺形象記憶,畫家擅長視覺形象記憶。大多數(shù)人的形象記憶均屬混合型。
 
1.按記憶內容分類
 
邏輯記憶(抽象記憶):以概念、判斷、推理與邏輯思維過程為內容的記憶。
 情緒記憶(情感記憶):以體驗過的情緒、情感為內容的記憶。
        當某情境或事件引起個人強烈或深刻的情緒、情感體驗時,對情境、事件的感知,同由此而引發(fā)的情緒、情感結合在一起,都可保持在人的頭腦中。在回憶過程中,只要有關的表象浮現(xiàn),相應的情緒、情感就會出現(xiàn)。情緒記憶具有鮮明、生動、深刻、情境性等特點。
    運動記憶:以過去做過的運動或動作為內容的記憶。
(運動員對動作要領的記憶等;具有易保持、恢復,不易遺忘的特點。)
 
2.按時間分類三種記憶系統(tǒng)
 
從信息加工的觀點看,記憶是信息輸入、編碼、貯存、提取的過程。根據(jù)記憶過程中信息加工方式和貯存時間及神經(jīng)生理學關于記憶過程中生理活動特點的研究,可將記憶分作若干階段,每個階段上信息加工水平和生理活動特點都有所不同。這些記憶階段即記憶系統(tǒng)。
     有些心理學家把記憶分為兩種記憶系統(tǒng),即短時記憶與長時記憶;更多的心理學家則把記憶分為三種記憶系統(tǒng),即瞬時記憶(感覺記記)、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 20世紀50年代以后,一些心理學家傾向于用信息加工的觀點解釋記憶,認為記憶是人腦對所輸入的信息進行編碼、貯存和提取的過程。
 
1)感覺記憶是記憶系統(tǒng)的開始階段;
2)具有鮮明的形象性;
3)信息保持的時間很短,大約有0.25~2秒;
4)容量很大;
5)感覺記憶中保存的信息如果沒有受到注意,就會很快地消失;如果受到注意,它就進入了短時記憶系統(tǒng)進行保存。
 
短時記憶的容量可以通過測定記憶廣度(memory span)來獲得。
以數(shù)字材料為例,向被試朗讀或視覺呈現(xiàn)一系列數(shù)字,呈現(xiàn)速度為每秒一個數(shù)字。呈現(xiàn)一次后,讓被試立刻按原來呈現(xiàn)的順序把數(shù)字寫下來。被試所能正確寫下來的最長系列叫做記憶廣度。
記憶廣度的具體計算方法如下:同一長度的數(shù)字系列連續(xù)呈現(xiàn),每種長度各呈現(xiàn)3個系列。正確再現(xiàn)一個系列得1/3分,3個系列全部正確再現(xiàn)者得1分。以得1的最長系列的長度為基礎,在加上從其他長度系列所得的分數(shù)就是所求的記憶廣度。
 
短時存儲的容量(2
 
記憶廣度測驗還可以用字詞、雙字詞,甚至句子來進行。
但是,使用的材料不同記憶廣度也就會發(fā)生變化。如數(shù)字廣度為7~10,單詞廣度是5~7,句子廣度包含的單字可達20。那么,記憶廣度的測量單位是什么呢?
短時記憶容量通常是以組塊(chunk)作為測量單位的,組塊是人們熟悉的一個單元。數(shù)字、英文字母、漢語單字、漢字詞、句子等都可被用來作為組塊。
 
小實驗:組塊化(練習)
 
組塊是短時記憶信息加工的單位。它可以是字母、單詞、句子甚至更大的單位。每一個單位的內部是由非常熟悉的內容組成。
短時記憶的容量實際上取決于組塊的大小。也有人(如Simon1974)認為,如果組塊較大,則短時記憶的容量只有4 5個組塊。短時記憶中的信息經(jīng)過復述,就進入了長時記憶。如果得不到復述就會隨時間而自動消退。
請你讀一遍下面的一行隨機數(shù)字,然后按照原來的順序,盡可能多地默寫出來:
 
小實驗:組塊化(練習)
 
11   8    6    3     9    4    5   2    8    4     9
 
H   J   M   R   O   S   F   L   B   T   W 
 
通過
組塊(chunking)是指將分離的項目組合成較大的和有意義的單元的加工過程(G.Miller,1956)。通過組塊可以擴大工作記憶的信息容量,提高工作記憶的加工效率。
     例如,請你觀看下列字母5秒鐘:AEEEGGIIIILNNNNRRSSTT然后,請你蓋住上述字母,并試著寫下這些字母(順序不限)。盡管相同字母被排在一起,且按字母表的順序排列,你仍然難以將它們全部記住,因為這21個字母大大地超過了工作記憶的容量。然而,同樣是這些字母,如果以下列方式呈現(xiàn):LEARNING  IS  INTERESTING(學習)()(有趣的)現(xiàn)在,你想記住這些字母便沒有任何困難。因為它們已被組塊,變成了三個有意義的詞(三個信息單位,而不是二十一個),并成為一個有意義的句子(一個信息單位)。
組塊和自動化來節(jié)省工作記憶的空間
 
3.長時記憶
 
長時記憶階段,短時記憶中貯存的信息經(jīng)過復述、編碼,與個體經(jīng)驗建立了豐富而牢固的意義聯(lián)系,就可能轉入長時記憶系統(tǒng)中。這些信息在個體需要時可以被檢索并提取,從而得到再現(xiàn)。
          長時記憶的時間為1分種以上乃至終生;長時記快的容量極大,包括人所記住的一切經(jīng)驗。在長時記憶中,信息大多數(shù)以自然語言為中介進行編碼視覺表象也可以作為編碼的中介。
            現(xiàn)代認知心理學研究表明,長時記憶中的信息,是以命題網(wǎng)絡的方式被保存。當需要再現(xiàn)時,網(wǎng)絡的某一個有關部分被激活,有關信息被提取則轉入短時記憶,隨之得到再現(xiàn)。
        如:幼年經(jīng)驗失憶癥。
 
3.長時記憶
 
復述的作用
信息保持在短時記憶中,傳輸信息到長時記憶
組織加工
   類別群集
  聯(lián)想群集
  主觀組織
  意義編碼
  記憶術:自然語言媒介法、地點法、視覺心象法等
 
第二節(jié)    識記
 
一、識記的種類
   二、識記的規(guī)律及效應
 
一、識記的種類(無意識記、有意識記)
 
 
1、無意識記與有意識記
              根據(jù)提取記憶過程中有無明確的目的,可以把記憶分有意記憶和無意記憶。
       無意識記又叫不隨意識記。沒有自覺的識記目的,不需任何識記方法,也不需作出意志努力的識記。
            無意識記帶有明顯的偶然性。人們對感知過的事物,體驗過的情感,操作過的動作,閱讀過的資料,當時并沒有識記的意圖,也沒有考慮用什么方去識記,但事后卻能回憶和再認。
 
有意識記,是指個體有預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識記。
它是個體有意識地或是主動地收集某些經(jīng)驗用以完成當前任務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記憶,這種記憶行為影響是個體能夠意識到的。
 
無意識記的特點與表現(xiàn)
 
無意識記具有選擇性
        并不是所有接觸過的事物都能被記住,而是只有那些在生活中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引起人濃厚興趣并能激發(fā)人的情感的事物,才容易記住。人的日常生活經(jīng)驗和零碎的知識,就是通過無意識記獲得的。
無意識記是學前期兒童記憶的主導形式
       它對學前兒童獲得許多前科學概念、知識和技能具有重要意義。無意識記雖然對人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它缺乏意識性和目的性,是一種偶然而又被動的識記,所以它不能幫助人積累起系統(tǒng)的科學知識和技能。
 
2、機械識記與意義識記
 
機械識記根據(jù)材料的外部聯(lián)系或表現(xiàn)形式,采取簡單重復的方式進行的識記。
        俗稱死記硬背。機械識記的特點,是對識記的材料很少進行加工,基本上是按照材料呈現(xiàn)的時空順序進行逐字逐句的識記。在下述情況下,往往會出現(xiàn)機械識記:①材料本身是有意義、有內在聯(lián)系的,由于學習者知識經(jīng)驗水平的局限,對材料一時還不能充分理解;②材料本身沒有內在的必然聯(lián)系,如外文生詞、儀表數(shù)字、電話號碼、人名、地名、年代、化學元素符號等,學習時要靠機械識記。
    機械識記的效果不如意義識記,但機械識記在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又是不可缺少的。有時可將需要機械識記的內容,人為地賦予其"意義",以提高識記的效果。教學中應以意義識記為基礎,機械識記為補充,將兩種識記方式結合使用
 
意義識記
 
意義識記通過理解材料的意義,把握材料內容的識記。它是建立在更高智力水平上的記憶。
           意義識記的基本條件是對材料的理解和進行思惟加工。有些材料,如科學概念、范疇、定理、法則和規(guī)律、歷史事件、文藝作品等,都是有意義的。人們識記這類材料時,一般都不采取逐字逐句強記硬背的方式,而是首先理解其基本涵義,即借助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通過思惟進行分析綜合,把握材料各部分的特點和內在的邏輯聯(lián)系,使這納入認知結構,以便保持在記憶中。意義識記的全面性、牢固性、精確性及迅速有效性,依賴于主體對材料理解的程度。
    大量實驗表明,意義識記的效果優(yōu)于機械識記。 
 
二、識記的規(guī)律及效應
 
1、有意識記優(yōu)于無意識記
2、意義識記優(yōu)于機械識記
3、材料的數(shù)量、質量、順序、特點影響識記的效果
      形象優(yōu)于抽象;序位效應;初始效應;
    近時效應;閃光燈效應;萊斯托夫效應
4、目的:熟悉的事物未必能記住
5、策略與方法:記憶術
 
第三節(jié)    保持和遺忘
 
一、保持
二、遺忘
1.原因
3.記憶恢復; 
三、如何避免遺忘?
  1、及時復習與循環(huán)記憶法;
  2、分散復習;
  3、嘗試回憶與反復識記;
  4、復習方法多樣化;
  5、過度學習:150%
 
一、保持
 
(一)概念
   保持是人們通過實踐所獲得的知識經(jīng)驗在頭腦中儲存與鞏固的過程。它是記憶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二)記憶內容的變化
    1.保持曲線
  2.保持量的增加(記憶恢復現(xiàn)象)
 
(二)記憶內容的變化
 
3、記憶恢復現(xiàn)象
 
記憶恢復    指識記某種材料后經(jīng)過若干時間(一般為數(shù)天)測得的保持量,大于識記后即時測得的保持量。
它與保持量隨時間推移而減少的遺忘曲線完全相反。  
   現(xiàn)象解釋的兩種假說:抑制解除說、整體聯(lián)系說
    抑制解除說認為,識憶后即時測驗的保持量,其再認效果會受到識記或回憶時累積的抑制作用的損害;若干時間后測驗,則累積的抑制作用解除,保持量上升。
 
巴特利特的生平簡介
 
Bartlett (1886.10.20 ——1969.9.30)
1914起在劍橋實驗心理學研究室任教,1922年任主任,1931年正式成為劍橋大學實驗心理學教授。1944年創(chuàng)建屬于英國醫(yī)學研究院的應用心理學研究所。1932年被推為皇家學會會員,1948年被授予 ,是英國實驗心理學家第一人。
 
巴特利特的研究
 
圖式理論(schema theory):Bartlett認為圖式是指過去反應或過去經(jīng)驗的主動組織過程,它不僅使個別成分一個接一個地作用起來,而且將他們組織成為 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
Bartlett的記憶過程中,圖式起著重要的作用,因為在記憶過程中,人們總是不自覺地改變事件的某些細節(jié),使整個事件更符合已有的圖式,意義更明確。
Bartlett認為人總能在不知不覺中將新的事物納入自己的圖式中,并不斷地對已有的圖式進行重建。
 
記憶的心理重建理論(reconstruction):Bartlett認為記憶是一種心理重建的過程,而且這個過程是在一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中進行的,具有一定的社會性。
他認為,對既往事件的記憶不只是簡單的保存和再現(xiàn),而是受文化態(tài)度和個人習慣渲染的心理重建。他通過實驗證明了人們對一個事件很少在其發(fā)生的當時被如實地知覺到,觀察或知覺中的遺漏部分在記憶過程中進行重建時,被以往的經(jīng)驗所填補。
 
二、遺忘
 
(一)概念
    對識記的材料不能再認或回憶,或錯誤的再認和回憶的現(xiàn)象,稱之為遺忘。
(二)遺忘的作用
     積極的方面,消極的方面
 (三)遺忘的原因
 
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
 
 
干擾分為前攝干擾(亦稱前攝抑制)和倒攝干擾(亦稱倒攝抑制)。早期干擾理論多注重于對倒攝干擾的研究。直到1957安德佐德發(fā)表其對前攝干擾研究的論文后,人們才較多地研究前攝干擾,認為前攝干擾是遺忘的主要原因。奧蘇貝爾1963年認為有意義材料,如散文等的遺忘不同于死記硬背的材料,幾乎都是由于前攝干擾。奧蘇貝爾等人1968年的實驗及后來人們試圖論證對散文記憶的倒攝干擾的實驗都來發(fā)現(xiàn)倒攝干擾,甚至在兩篇短文一致性多于不一致性時,還會發(fā)生倒攝促進。研究短時記憶遺忘一些實驗結果也支持干擾理論。如沃夫和諾爾曼1965年的探查詞實驗。盡管干擾理論為在多數(shù)心理學家所接受,但人們對干擾的原因至今尚無具有說服力的解釋,而且干擾理論并沒有充分證明依時間的消逝不產(chǎn)生遺忘。
 
(四)遺忘的進程
 
艾賓浩斯遺忘規(guī)律
 
遺忘的進程可用遺忘曲線表示,是描繪遺忘速度的曲線,表明遺忘變量和時間變量的變化關系。
         這是由艾賓浩斯首先發(fā)現(xiàn)的,他用遺忘曲線來表示了這種遺忘的進程。艾賓浩斯是用無意義音節(jié)作為記憶材料進行研究的,后來有人(陸志偉,1922)用有意義材料進行研究,證實了遺忘進程的這種趨勢。
    遺忘的進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點,以后基本穩(wěn)定在一個水平上。
 
(五)影響遺忘的因素
 
1)材料的意義與作用
1)材料的性質
2)材料的數(shù)量
3)學習程度    150%
4)材料的序列位置    前攝抑制  倒攝抑制
5)學習方式     反復閱讀  嘗試回憶
 
三、如何避免遺忘
 
1、及時復習與循環(huán)記憶法;
2、分散復習;
3、嘗試回憶與反復識記;
4、復習方法多樣化;
 5、過度學習:150%
 
記憶的基本策略
 
復述策略
  好的復述策略就是根據(jù)記憶材料的內部結構進行復述。
     精細闡述策略
      精細闡述策略就是在記憶材料中添加一種意義,或增加一定的細節(jié),使較為分離的對象組合為一個整體。例如要記住電視——服裝,就可以在這兩個詞中間加上一些聯(lián)系,如電視里正在播服裝廣告。使用精細闡述的策略可以大大提高記憶效果。
 
組織策略
     組織策略就是將一組信息劃分為若干較小的單元,并且表示它們的關系。例如,為了記住課文的內容,對課文進行分段、概括段意就是組織策略的運用。
  提取策略
     提取策略就是根據(jù)需要提取信息的方法。一種有效的提取策略是分類提取,就是將要提取的對象歸入一定知識類別,再在一定的知識類別中進行搜索。分類提取可以縮小信息搜索的范圍,提高搜索的成功率。
 
第四節(jié)    再認和回憶
 
一、再認
 
(一) 概念
   過去感知過的事物重新呈現(xiàn)在面前,確認是以前識記過的是再認 。
(二) 再認的條件
1.對事物的認知速度和確定程度很大程度取決記憶的鞏固程度;
2.當前呈現(xiàn)的事物同經(jīng)驗過的事物的相似程度。
3.與再認的場合因素有關
 
二、回憶(重現(xiàn)或再現(xiàn))
 
(一)概念
       回憶指頭腦中重新浮現(xiàn)出過去經(jīng)歷過的事物。
            由一定的外在條件引起,受主體當前的動機、情緒和活動內容的制約,并指向一定的目標。它包括對過去經(jīng)驗的搜尋和對尋找到的事物的判定。
    (二)種類
     1.按有無預定回憶任務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分為無意回有意回憶
     無意回憶是無預定的回憶任務,也不需要意志努力,是自發(fā)生產(chǎn)的;
     有意回憶往往是有特定的回憶任務,需要意志努力。
         2.按是否借助于中介性聯(lián)想,又可分為直接回憶和間接回憶
 
二、回憶——直接回憶、間接回憶
 
直接回憶 是直接由回憶任務或當前某些情境因素所引;
     間接回憶是在不能直接回憶過去有關經(jīng)驗的情況下,需要借助于中介聯(lián)想,找出有關線索,經(jīng)過思惟分析,然后才能達到對有關經(jīng)驗的回憶;也叫追憶。
        回憶的準確性有賴于對材料的識記是否充分,保持是否鞏固。如果記憶材料與個體經(jīng)驗建立了豐富的聯(lián)系網(wǎng)絡,回憶就較容易而準確。中介性聯(lián)想、干擾因素和回憶的情境等,對回憶的準確性也有影響。
 
三、回憶與再認的關系
 
(一)聯(lián)系
1.都是對過去經(jīng)驗的恢復和提??;
2.再認過程中有時需要回憶,回憶(追憶)過程中有時需要利用再認。
(二)區(qū)別
1.概念不同;
2.提取線索不同;
3.鞏固程度不同。
問題:
考試時,是非題、選擇題比問答題容易做,為什么?
 
第五節(jié)  記憶力與記憶方法
 
一、如何增強記憶力?
 
1、安靜、放松
2、培養(yǎng)興趣、積極學習
3、有記住的意圖,想要記??!
4、遵循規(guī)律、聯(lián)系已知、運用策略: 
1)理解;
 2)嘗試回憶;講授;
 3)形象化;新奇化;
 4)定位記憶法
5、及時復習:先快后慢,先密后疏:三后一前
 
記憶術
 
一種通過給識記材料安排一定的聯(lián)系以幫助記憶的方法,又稱助憶法。被識記的材料可能有內在、深刻的意義聯(lián)系,而識記者尚未理解;也可能識記材料本身就缺乏意義聯(lián)系。在后一種情況下,識記者可以設法編造、賦予一些人為的聯(lián)系去組織材料,以求比較迅速而牢固地記住材料,一種較特殊的記憶術稱為"地點"。它是按自己熟悉的環(huán)境去組織有待識記的材料。
 
第六節(jié)    記憶的品質
 
一、敏捷性
二、持久性
三、準確性
四、準備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一分鐘考點速記|記憶和想象及真題再現(xiàn)
信息安全心理學(5):記憶博弈
教育碩士考試資料《心理學》——第五章記憶
備考|海量知識多又雜?記憶其實有方法
第六章第三節(jié)知識的保持
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心理學復習提綱(五)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