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集團施工圖質量,特制定住宅項目施工圖設計指導書,對設計中的有關做法及常見問題進行必要的統一與明確。
本指導書中內容若與當地標準或習慣做法相沖突時,設計人員應以書面形式及時反饋意見,集團將以年度為周期進行完善與修訂。未盡事宜,按現行的規(guī)范、規(guī)定及標準執(zhí)行。
本指導書可配合《萬科施工圖標準設計圖集》配套使用。
一、總則
1.必須嚴格執(zhí)行規(guī)范中的強制性條文,不得有任何違反。
2.供配電方案應滿足當地供電部門電業(yè)管理規(guī)定的要求。
3.供配電系統應合理、優(yōu)化,設計應兼顧質量與成本。
4.設備應根據萬科集團及區(qū)域采購要求選擇性價比高的產品。
5.各工程子項的技術標準及繪圖標準應統一。
6.圖紙繪制深度應滿足國家規(guī)定的設計深度。
7.設計院每次提交設計成果圖紙時,必須填寫《電專業(yè)各階段重點問題審核一覽表》中的《施工圖階段重點問題審核一覽表》并簽字后提交給廣州萬科項目設計負責人。
8.本指導書和增補內容與當地標準或習慣做法相沖突時,設計人員應及時以書面的形式向萬科設計管理部反饋意見。
二、強電部分
1.供配電系統
1.1供配電系統應在滿足當地供電部門的電業(yè)管理規(guī)定及物業(yè)管理的有關要求的前提下,由甲乙雙方協商確定。具體要求參見配套圖集和《供電局業(yè)擴工程接入系統管理及技術暫行規(guī)定》
1.2低壓配電系統設計應盡量避免全部采用放射式供電的方式,應與其它供電方式綜合考慮,以減少低壓柜的數量。
1.3低壓配電柜選用GCK型抽屜柜。
1.4框架開關、塑殼及塑殼漏電開關、微型斷路器的型號及品牌的選擇,由甲方根據萬科集團(區(qū)域)戰(zhàn)略采購的招標情況確定。
1.5雙電源自動切換開關選用由甲方根據萬科產品的類別確定。
1.6變壓器低壓側配電總(框架)開關的額定值應比整定值大一級(供電局要求),開關的分段能力應與變壓器的容量相匹配。
1.7住宅戶內配電箱漏電開關選擇電子式。
1.8照明及動力負荷應根據其負荷類別選擇開關的型號;電線、電纜耐火等級的選擇:消防負荷選擇耐火型,其它選擇普通型。
2.變配電房
2.1 配電房選址時,除按規(guī)范規(guī)定應考慮的各種因素外,還應考慮:當項目用地有明確的“居住”及“公共”等不同性質的用地時,在項目設計中應避免將居住建筑的設備用房,布置在“非居住用地上”。
2.2變配電房室內陸面標高應比室外地面高100~300mm,變配電房應考慮設400mm門坎(電氣專業(yè)必須向相關建筑專業(yè)提供條件),以防水及防鼠之用。
2.3變配電房平面布置,應盡量使變壓器至低壓柜的密集型母線最短及避免母線之間的交叉。
2.4供電工程的一些其他設計要求(番禺花都等地項目需要另行與當地供電部門提前溝通)。
*2.4.1 綜合房、公變房
多層住宅(十二層及以下)要設于首層,高層住宅可設于負一層,但天河供電局規(guī)定,有負二層時才可設于負一層,否則應設于首層。
電房大小:天河供電局要求公變房4.5×6米,綜合房4.5×6.5米或5×6米,雙公變房5×8米,雙公變綜合房5×9米,電房高度≥3.5米;其他區(qū)局要求相似,但相對沒太嚴格,公變房原則上可按4×6米進行設計,所有設備房盡量少占用沒必要的面積。
設置原則:應將電房位置接近負荷中心,首先太遠從經濟上考慮不合理,高壓電纜造價較低壓出線經濟,從技術上考慮,電能質量較好。應保證低壓電纜供電半徑小于300米。
公用電房通道要求:天河局要求應有不小于2.5米的通道直通室外,其他局一般有2米也可通過。
*2.4.2專變房
專變房的位置設置供電部門沒有太多要求,一般能滿足國家電氣安全距離等規(guī)范即可。
所有電房的要求:不設于有水源的房間下方(如衛(wèi)生間下方),即有腐蝕性氣體的附近,若局部處于衛(wèi)生間下方,應在電房上面整體澆注一層樓板。
*2.4.3公變變壓器容量選擇
2.4.3.1公變變壓器若只有單臺公變時應小于等于800kVA,有多臺公變時可用1000kVA[即公變選擇范圍為400、630、800、1000,不選用500 kVA變壓器,專變變壓器小于等于2000kVA,番禺區(qū)要求公變不能大于630]。
2.4.3.2廣州供電局將住宅分為多層(低層)及高層住宅。12層及以下(含別墅)的為多層住宅,12層以上的均為高層住宅,對多層住宅與高層住宅中公變變壓器選擇有不同規(guī)定。
1)多層(低層)與高層住宅應分開設置變壓器,不應將多層(低層)與高層住宅負荷設于同一臺變壓器,一個電房內最多只能放二臺干式變壓器或一臺油浸式變壓器。
2)高層住宅的變壓器:高層住宅的變壓器一般選擇見2.4.4.1要求。一般可將公變配電房設于負一層(天河局除外)。天河局要求該建筑物有負二層的才可將公變設于負一層,若該建筑只有負一層則應將公變設于首層。
*2.4.4專變部分電氣設計
供電局對于專變部分的規(guī)定相對比較靈活,主要在高壓柜設置、計量方式及市發(fā)電轉換幾個方面作了規(guī)定。
2.4.4.1高壓柜的選擇:單臺變壓器或者多臺變壓器合計800KVA以下采用負荷開關;單臺變壓器或多臺變壓器合計800KVA及以上則采用KPN中置柜(斷路器)。
2.4.4.2計量方式:315KVA以下容量的變壓器采用低壓計量(白云局要求裝設零距離裝表裝置);315KVA及以上采用高壓計量(黃埔局采用3CT.3PT計量方式,其他局采用2PT.2CT的計量方式,CT精度應為0.2S級)。
2.4.4.3低壓柜的要求:若采用低壓計量時,計量柜寬度要求為800寬,電容補償在不知末端的電氣特性時,一般采用按變壓器容量的1/3配置即可。
2.4.4.4當高壓電源有一主一備時,一般采用備供自投、主供不自復的形式供電。
2.4.4.5系統和平面圖紙需要設計發(fā)電機控制線路管線內容。
*2.4.5變配電房墻體間隔問題
為了避免供電系統未經供電公司審批前進行墻體施工,造成后期墻體修改,請在變配電房位置標注“電房圖紙未經外電單位深化設計并得到供電公司批復前,請暫不要進行高低壓變配電房墻體施工”。電氣專業(yè)提醒并要求建筑圖中同時體現本要求。
*2.4.6強電豎井設計
強弱電井分開單獨設置??紤]到電表箱安裝空間,結合廣州供電公司的一般要求,強電豎井尺寸原則上不小于0.8×1.5米。
3.發(fā)電機房3.1對電氣專業(yè)的要求:
3.1.1發(fā)電機房風機用電采用雙電源供電,保證風機供電的連續(xù)性。風機應與滅火系統聯動控制。發(fā)電機風機和滅火系統的運行狀態(tài)需接到消防監(jiān)控中心。
3.1.2 發(fā)電機房儲油間應設置加油管、透氣管。
3.2對空調專業(yè)的要求:風機安裝應設置專用風機房,避免吊裝設置在發(fā)電機房或配電房內。
3.3對給排水專業(yè)的要求:
3.3.1柴油發(fā)電機組產生的廢氣必須經過凈化處理后方可排出,設計時須根據柴油發(fā)電機組的機型采用干式廢氣處理或水凈化處理,若采用水凈化處理,則要求給排水專業(yè)在發(fā)電機房適當位置預留給水接口和排水地漏。
3.3.2設置柴油發(fā)電機組廢氣凈化水處理后的廢水排出裝置。
4.住宅公共部分
4.1多層出宅
4.1.1電度表箱、弱電箱宜安裝在首層樓梯間下部的隱蔽部位,網絡交換機箱明裝,其它箱體暗裝。
4.1.2公共部分弱電箱安裝處應預留電源插座,或電源管直接引入弱電箱,電源引自電度表箱公共用電回路。
4.1.3樓梯間照明應采用紅外感應開關控制,燈具選擇吸頂燈。
4.1.4樓梯間弱電系統樓層分線盒采用150mmX150mm線盒安裝。
4.1.5配電箱、弱電箱安裝預留空洞的尺寸、高度應提資于建筑、結構專業(yè)。
4.1.6封閉的電表間、弱電間須有通風、散熱措施,須提資于建筑、通風專業(yè)。
4.2高層住宅
4.2.1地下車庫照明應采用正常照明與事故照明相結合的照明系統,避免采用全部事故照明的配電系統。
4.2.2強、弱電豎井的照明燈具采用普通座燈燈具(安裝在電井門上方),弱電豎井預留電源插座,電源引自樓梯間照明配電箱插座回路。
4.2.3變配電房位置應避免設置在住宅的正上、下方,否則應作屏蔽處理及防低頻噪聲措施。
4.2.4樓梯間照明應采用消防型紅外感應開關控制,燈具選擇吸頂燈。
4.2.5高層電梯廳范圍內:滿足最低照度的燈具采用面板人工控制,其余燈具采用紅外感應開關控制節(jié)能燈具。
4.3室外電氣
4.3.1室外照明應按正常照明、節(jié)日照明分別設置供電回路,且在相應回路設置“時間控制器”。
4.3.2室外照明末端配電箱或設備控制箱出線回路均設置漏電開關。
4.3.3室外電纜井應根據管線的數量、走向合理設置,設置位置不得跨越路面或路牙,也不得設置在園建矮墻下面。
4.3.4室外井蓋采用圓形復合井蓋,且井底設置排水管(PV50)就近接入室外雨水管網,須對水專業(yè)提資。
4.3.5.別墅類住宅(車庫)電動門:
別墅類住宅(車庫)擬用電動門(有導軌,帶遙控)時,需考慮預留電動車庫門的電源,電源取自該住戶的住戶電箱。
5.住宅室內部分
5.1 戶內配電箱安裝于入戶門后或其它較隱蔽的次要部位,配電箱預留1個備用回路(僅留開關位,不留開關)。
5.2 住宅衛(wèi)生間局部等電位設計做法為在面盆下方預留一個局部等電位接線盒,距地300mm,不做支線。
5.3配電箱、弱電箱的墻體厚度:
放置配電箱、弱電箱的墻體厚度原則上為200 mm。若條件所限,亦不應少于120mm;當低于180mm時,配電箱、弱電箱后應特別注明采用例如掛網批蕩等有效技術措施(電氣專業(yè)提醒并要求建筑圖同時體現)。
5.4 廚房設置燃氣報警器。
5.5配置標準及安裝高度見附表(一)。
6.防雷與接地
6.1 多層建筑屋屋面防雷接閃器,應盡量利用女兒墻壓頂鋼筋(或圈梁鋼筋),或暗敷40X4扁鋼(或Φ12圓鋼)于女兒墻、檐口、屋脊作接閃器。
6.2高層建筑物屋頂防雷接閃器沿屋頂周邊女兒墻、檐口、屋脊明敷。當屋頂周邊有符合規(guī)范要求的金屬構件時,應優(yōu)先利用其作為防雷接閃器。
6.3引下線應利用鋼筋混凝土柱內鋼筋。
6.4接地體應利用建筑物基礎的樁、地板內鋼筋。
6.5各弱電機房應設置局部等電位接地板及配電箱內設置SPD電涌保護器。
7.新技術設備配合方面
7.1大戶型住宅需要考慮中央空調,須配合預留空調主機位置,戶內戶外機用電,預埋戶內穿梁套管和冷凝水排放位置等。
7.2靠馬路受噪音影響的高檔項目,戶內考慮中央新風系統,須配合預埋戶內穿梁套管和控制開關等;(本項目暫不考慮)
7.3高檔項目戶內考慮中央吸塵系統,須配合預埋戶內穿梁套管和控制開關等;(本項目暫不考慮)
7.4完成其它甲方新增加的系統或設備的相關配合工作。
8.設計圖紙
8.1電氣設計圖紙裝訂要求
考慮專業(yè)招標和報建要求,要求電氣圖紙按照下表格要求的分冊單獨裝訂成冊,對于同類型的住宅嚴禁套圖。
8.2過程圖紙要求擴初方案圖和施工白圖審核時均要求提供完整的不小于A3大小白圖和電子版一份,白圖要求按順序裝訂成冊。
9.設計成果文件
圖紙繪制深度除了滿足國家和地方相關規(guī)定外,還需提供以下文件:
1)電氣設計計算書:(變壓器容量計算、電纜選擇、開關選擇等)
2)電氣設計指標:(戶型統計、負荷統計表等)
3)主要電氣材料設備表
三、弱電部分
1.弱電系統
常用弱電系統配置
2.住宅室內弱電配置標準見附表(一),平面布置要求參見配套圖集。
3.住宅公共部位
弱電配置標準見附表(二)。
4.其它要求
4.1住宅每戶室內設置弱電箱(箱內弱電模塊用戶自理)及電源,箱體嚴禁安裝于外墻或分戶墻上,弱電箱與居家報警主機之間預留一根PVC20埋管。
4.2客廳沙發(fā)位與電視機位之間設置音響插座各兩個及音頻連線。(本項目暫不考慮)
4.3住宅每戶室內引入有線電視回路一條、電話回路二條、網絡回路一條。
4.4無地下室的多層住宅,各弱電系統從室外弱電井引至各單元樓梯口的主進線管均為PVC40。
4.5火災自動報警及聯動控制系統除按規(guī)范要求設計外,還應具備以下功能:
(1)任一報警按鈕動作能報警至消防控制中心。
(2)消防中心能直接聯動控制消防泵及消防風機。
4.6各種水箱、水池應設高、低水位報警裝置,信號引至消防控制中心。
4.7弱電部分提供圖紙需要包括室外弱電綜合管網總圖,包括埋管、中間弱電井位置、尺寸等細部做法、弱電間設備平面布置和門禁系統門口周邊設備預埋管線需提供大樣圖。
一、總則
1.1凡承接萬科房地產公司項目設計任務的相關設計單位,其給排水專業(yè)設計人員除應遵循相關設計規(guī)范和要求外,還應遵循本設計指導書的要求。
1.2為了更便于設計師對設計指導書的理解及引用,對原設計指導書進行了修訂。
1.3設計需要參考《新建居民住宅給水系統設計、施工、驗收技術(工作)指引》
1.4設計院每次提交設計成果圖紙時,必須填寫《水專業(yè)各階段重點問題審核一覽表》中的《施工圖階段重點問題審核一覽表》并簽字后提交給萬科項目設計負責人。
1.5本指導書和增補內容與當地標準或習慣做法相沖突時,設計人員應及時以書面的形式向萬科設計管理部反饋意見。
1.6本指導書適用于萬科項目中的TH住宅、多層住宅、高層住宅項目,高級住宅可參考本設計指導書。
二、設計說明
2.1主要技術指標:
2.1.1在初步設計說明文稿中,應采用表格形式表示主要技術指標,格式見配套圖集之水量計算表及構筑物清單。
2.1.2、化糞池采用國標最小值進行設計(水力停留12小時、清掏周期90天,鋼筋混凝土結構)。
2.1.3、施工圖設計,應在設計說明中注明主要技術指標,可參考如下格式:
(一)生活給水系統
1、本工程最高日生活用水量為xxm3 /d,最大小時用水量為xxm3/h。
本工程需增壓最高日生活日用水量為xxm3 /d,最大小時用水量為xxm3 /h。
2、本工程從市政給水管網引入兩路DNxx給水管,市政給水管網供水壓力為xxMpa。
(二)污、廢水系統
本系統污、廢水分流,經室外化糞池處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最高日排水量約xxm3/d。
(三)消防系統
1、消火栓系統
本工程消火栓系統設計用水量:室內消火栓xxL/S,室外消火栓xxL/S。
2、自動噴灑滅火系統
本工程自噴系統設計用水量xxL/S。
2.2應對市政資料進行描述。
2.2.1應在初步設計說明文稿中,采用表格形式對市政資料進行描述,格式見配套圖集之市政資料表。
2.2.2應在初步設計和施工圖室外總圖中,對市政資料進行描述,可參考格式見配套圖集之市政資料表:
2.3應對生活給水(室內、外)、熱水、消火栓、噴淋、空調冷凝水、污水(室內、外)、雨水(室內、外)、潛水泵排水等管道的管材及連接方式進行描述,詳見配套圖集之管道管材及接口形式。
三、室內給水
3.1室內生活給水系統的設計原則(詳見配套圖集之給水分區(qū)示意圖):
3.1.1給水各分區(qū)最不利樓層所需供水壓力按0.15MPa計算;供水壓力大于0.35MPa的樓層,應設減壓裝置減壓后供水。
3.1.2高層住宅每隔五層設置清潔用給水表和龍頭(供應本層和上下各兩層)。
3.2戶內給水管道的敷設應注意以下內容:
3.2.1水平敷設的給水管應敷設在建筑墊層內,給水管不宜敷設在臥室內,不得布置在衛(wèi)生間降板坑內。
3.2.2室內冷熱水管沿墻埋設時,其分別距離建筑完成面300和600毫米。走樓板管道距墻分別為150毫米和250毫米。
3.2.3廚房和衛(wèi)生間各衛(wèi)生器具給水配件距離完成地面的高度分別為:坐便器距地150,浴缸距地650,洗衣機距地1100 ,淋浴器距地1150,熱水器距地1100,洗滌盆距地500。
3.3建筑面積大于200平方米的住宅,熱水系統設計熱水回水管道(熱水器采用貯熱式)。
3.4 TH、多層住宅水表應在底層合適的位置集中設置;高層住宅每層的分戶水表應在每層的水管井中集中設置,如無法設置管井,則應設置水表箱,水表箱應暗裝。詳見配套圖集之TH水表安裝位置示意圖、高層住宅水表位置示意圖、水表安裝示意圖。
3.5私家屋面、私家花園、露臺、庭院、入戶花園應設給水龍頭等處,應設置給水點。
3.6商業(yè)(商鋪、會所等)、學校、幼兒園用水與住宅用水分開計量,水表需要相對集中安裝便于抄表。
四、室內排水
4.0室內排水設計原則(詳見配套圖集之排水設計原則。):
4.1.1公共功能的管道(包括消防、給水、雨水等立管)不得布置在業(yè)主私家的區(qū)域內;管道不得擋窗、擋門或與熱水器排氣口等沖突;排水立管、排水地漏應定位。(備注:如條件限制,雨水立管可設置在私家花園、陽臺、露臺等處)。
4.1.2當住宅外立面要求較高時,應將立管敷設在隱蔽位置或管井中。
4.1.3住宅廚房和衛(wèi)生間的排水立管應分別設置;陽臺、露臺雨水排水立管應與天面雨水排水立管分開設置。
4.1.4嚴禁排水管道直接外露在臥室、客廳、餐廳、走道、玄關等處。重點關注陽臺、入戶花園地漏排水管美觀性,注意架空層排水管走向需要整齊美觀。
4.1.5伸頂通氣管不得穿天溝或檐溝。
4.1.6伸頂通氣管不宜直接穿坡屋面,并不得穿鋼瓦屋面;當必須穿坡屋面時,建筑專業(yè)應提供詳細的大樣做法。
4.1.7高層建筑地面以上轉換樓層的排水立管與橫管連接處,應使用鑄鐵管件,以防止排水管道破裂。
4.1.8排水管遇轉換梁,應設置400厚面層供管道轉換,轉換層的廚房、衛(wèi)生間排水,應單獨排到下層,距離轉換橫管大于0.6米后,接入排水管。(不得在轉換層內接入轉換橫管)
4.2衛(wèi)生間管道、設備布置要求(詳見配套圖集之廚房、衛(wèi)生間排水布置要求1):
4.2.1降板的衛(wèi)生間,沉箱應設置排水地漏;
4.2.2不降板的衛(wèi)生間,排水橫管布置在下層衛(wèi)生間頂,但不得進入下層臥室、廳房、走廊、玄關等處,安裝于下層頂板下的排水橫管,其最低點標高應達到H+2.40,嚴禁低于H+2.25。
4.2.3洗衣機設置在衛(wèi)生間內,洗衣機單獨設置地漏,不與其他排水地漏共用。洗衣機地漏不得設置在洗衣機下,應放置在洗衣機出水口一側,排水軟管放置在不易被人碰到的地方。
4.2.4設置在管井中的排水管,在管井壁上應預留檢修口,當檢修口高度(1米)對裝修不利時,可調整檢修口高度,一般距地300,開園孔φ150~φ200,或矩形口200X200。
4.2.5衛(wèi)生間應設置排氣扇,在外墻預留φ150洞口,排氣扇附近應預留排氣扇插座。
4.2.6排水設施(洗手盆、大便器、浴盆排水口、淋浴地漏、地漏)應定位,以免相同戶型衛(wèi)生間衛(wèi)生設備布置不同。
4.3廚房管道、設備布置要求(詳見配套圖集之廚房、衛(wèi)生間排水布置要求2):
4.3.1立管應設計在廚房管井中、生活陽臺、入戶花園或外墻凹/暗角處。
4.3.2生活陽臺與廚房連通時,廚房不設地漏,此時排水橫管在廚房地面上敷設;
4.3.3生活陽臺與廚房不連通時,廚房設地漏,此時排水橫管在下層廚房內敷設;(廣州公司不設計廚房地漏)
4.3.4安裝于下層頂板下的排水橫管,其最低點標高應達到H+2.40,嚴禁低于H+2.25。
4.3.5若洗衣機設置在廚房內,洗衣機單獨設置地漏,不與其他排水地漏共用。
4.3.6熱水器預留φ100洞口,洞口不得與排水管、給水管、燃氣管打架。
4.4生活陽臺管道、設備布置要求(詳見配套圖集之廚房、衛(wèi)生間排水布置要求2):
4.4.1洗衣機放置在生活陽臺時,洗衣機位應不小于650mm寬預留位置,洗衣機不得影響開門、開窗,洗衣機地漏不得放置在洗衣機下。
4.4.2洗衣機給水龍頭應設置在實墻上(洗衣機周邊是欄桿時,應驗證是否有安裝水龍頭位置)。
4.4.3熱水器放置在生活陽臺時,熱水器建議放置在洗衣機上方。
4.4.4燃氣表放置在陽臺時,不得放在淋雨處。
4.4.5燃氣表、熱水器的位置一同考慮,避免位置沖突。
4.5景觀陽臺管道、設備布置要求(詳見配套圖集之廚房、衛(wèi)生間排水布置要求2):
4.5.1當景觀陽臺長度大于6米時,宜雙向找坡,設置兩處排水地漏。
4.6入戶花園管道、設備布置要求:
4.6.1洗衣機、熱水器、燃氣表設置在入戶花園時,設置要求同生活陽臺。
4.7空中合院管道布置要求
4.7.1不設給水龍頭,排水立管應靠陽臺邊緣設置,以便住戶將合院改成房間。
4.8空調冷凝水管(詳見配套圖集之空調冷凝水管布置要求)
4.8.1空調位應滿足建筑專業(yè)對空調位尺寸要求,見配套圖集之建筑部分。
4.8.2空調位中有雨水、污水、空調冷凝水管、燃氣管時,應考慮各種管道占用空間后,是否滿足室外機放置要求。
4.8.3空調冷凝水管為UPVC給水管,宜明裝,盡量避免暗裝。
4.8.4冷凝水管高層采用DN40 UPVC管,多層采用DN25UPVC給水管,顏色同外墻。
4.8.5空調冷凝水必須接入雨水管道系統,如雨水口、雨水溝、滲水井等處,不得在外墻散水臺階、天井、露臺等處散排,但允許散排在綠地和花池中。
4.8.6空調冷凝水排水接口禁止設計在室內,可設在陽臺、花園、露臺、外墻面上,如無法實現,應將接口設置在衛(wèi)生間或公共過道等處??照{冷凝水管放在陽臺、露臺的門后時,不應影響門的開啟。
4.8.7穿空調板的冷凝水管(室內為分體機),其接口宜在空調板上100安裝,以減少對建筑外立面的影響。
4.8.8超過28㎡的客(餐)廳空調應同時考慮壁掛式和柜機的排水。
4.8.9非中央空調的商鋪需要同時考慮壁掛式和柜機的排水。
4.9雨水排水(詳見配套圖集之錯層露臺排水及雨水口做法)
4.9.1帶結構底板的庭院內花池、陽臺花池沉箱必須考慮排水,可采用地漏或排水多孔管形式,排水口須緊貼結構板面層,外包土工布。
4.9.2本戶上層的屋面雨落管或陽臺、露臺、空調等排水管,不得散排到本戶陽臺、露臺,應采用管道排至下層。
4.9.3所有私家花園、采光井均應設置雨水口。
4.10地下車庫及地下室排水(詳見配套圖集之地下室排水設計要求)
4.10.1車庫入口的排水溝應設計排水管接入雨水井;架空層車庫靠柱子設計的排水管應設計在柱的內側,不影響車輛出入。
4.10.2車庫應設計灑水栓及排水溝;車庫等地下室頂板如有覆土,除在覆土面上應設計地面排水之外,也應設計覆土內滲水的排水。
4.10.3地下室底板下敷設的管道(重力排水),管徑宜放大一號,以減少堵塞的可能;排水管布置應避開承臺及地梁。
4.10.4地下室集水坑中應設置水位控制裝置,圖紙中應提供停泵水位、啟泵水位、報警水位;停泵水位應在潛水泵允許最低水位之上;消防電梯集水坑應放置在消防電梯底坑外,其位置應避免影響承臺高度。
4.10.5除車庫出入口、水泵房、空調機房、消防電梯集水坑、地下室頂板開口處等排水量較大的區(qū)域的集水坑設計兩臺潛水泵外(平時互為備用,報警水位時雙泵使用),其余集水坑只設計一臺潛水泵,不考慮備用泵。
五、室外給排水
5.0室外給排水設計原則:
5.1居民生活用水與商業(yè)用水,應在引入管后分成各自獨立給水管網,并分表計量(在總表后接出商業(yè)用水水表)。
5.2室外閥門井主管上宜設置放空管,閥門井底宜設置排水管。
5.3優(yōu)化給排水總圖設計,盡量減少雨水、污水井的數量。
5.4公共餐飲業(yè)的廚房廢水,應經過隔油池處理后排放;設計單位應提供隔油池的位置、規(guī)格及尺寸。
5.5小區(qū)內排水管道,污水管道宜按標準坡度進行設計,雨水管宜按最小坡度進行設計,但應復核管道排水能力。除強弱電管線外其他管道避免在綠化帶內敷設。
5.6室外排水管的設計標高應保證排水出戶管接入檢查井時滿足管頂平接的條件。
5.7室外排水管道在車行道下或其他承壓大的地方(如預埋管道的臨時施工車行道下)采用重型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非車行道下室外排水管道DN200~DN500采用聚氯乙烯雙壁波紋管,DN≥600宜采用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
5.8盡量避免將檢查井設計到庭院或建筑物內,若必須設置時,宜設計成小方井,且對檢查口做密封處理。
5.9水景池集水坑應設置排水措施。當水景池底標高較高時,設置閥門井,重力排水;當水景池標高低時,在潛水泵出水管設置帶閥門的旁通管,加壓排水。
5.10室外強電、弱電井應設置排水措施。當電井井底標高高于雨水井底標高且滿足管頂平接條件時,電井向雨水井重力排水;當電井井底標高低于雨水井底標高時,在小區(qū)內井底標高最低的強電、弱電井內設置集水坑,當電井內積水時,用水泵提升,潛水泵為移動式。
5.11設計師在進行室外給排水管網設計時應考慮煤氣管等其它管線綜合布置的可能性(詳見配套圖集之社區(qū)內道路管線敷設標準斷面圖)。
六、消防
6.1消防設計原則:
(備注:商業(yè)、商業(yè)網點計入樓層數中。)6.2核心筒處消火栓布置(詳見配套圖集之核心筒消火栓布置平面圖)。
七、水池及水泵房
7.0水池及水泵房給排水設計原則:
7.1保證市政水源有足夠的壓力進入泵房內的蓄水池,進水管在水池處應保證至少5米的流出水頭。
7.2應優(yōu)化小區(qū)集中給水的水泵房的位置;給水泵房設置在建筑物內時,應考慮設置對住戶影響小的位置,并選用低噪聲水泵機組。
7.3屋頂穩(wěn)壓裝置嚴禁直接設置在住戶頂板上,以防止低頻噪音干擾住戶。
7.4應將集中給水的蓄水池、泳池等進水管與住戶用水主管分開設置,以免在水池、泳池補水時,對住戶用水造成影響。
7.5水池應設計水位控制。各種水箱、水池應設高、低水位報警裝置,信號引至消防控制中心,需要向電專業(yè)提資。
7.6發(fā)電機房應設計給水及排水管道。發(fā)電機房采用熱氣溶膠滅火系統,運行狀態(tài)需接到消防監(jiān)控中心。
八、施工圖圖紙要求
8.0施工圖圖紙設計要求:
8.1設計單位提供設計計算書。
8.2出戶的各種給排水管道應定位,編號(類別及序號),注明管徑、標高等項內容;室外排水管道應標明控制點、管道方向變化部位等關鍵節(jié)點檢查井的坐標。
8.3施工圖紙中應標明主要設備、材料的規(guī)格、型號、數量,以供甲方采購;非標準設備應提供詳細的圖紙,以滿足制作和施工的需要。
8.4地下室、公共走道、室外總圖等管線比較復雜的位置,應做管線綜合圖、局部剖面圖。
8.5排水原理圖或系統圖,應表明管道的連接關系,排水橫干管的標高及管徑等項內容。
8.6設計院在施工圖階段,應深化同泳池、水景、綠化等有關的設計,充分考慮相關的預留接口、容量等內容。
8.7設計院各專業(yè)間應充分溝通,尤其應注意廚房、衛(wèi)生間內的用水點與電氣開關插座以及煤氣設施的相互位置關系,在圖紙上應明確標明廚、衛(wèi)間內用水點、電氣開關、插座、煤氣設施的具體位置及安裝高度。
8.8集中商業(yè)應根據商業(yè)定位,從設計上明確給水、排水、電氣、排煙、空調、燃氣、消防預留接駁條件。
1、室外綜合管網出圖時應預留煤氣管網布管的可行性。
2、室內燃氣熱水器設計時應考慮燃氣管道進到該廚衛(wèi)的可行性。
3、煤氣立管布置避免影響建筑外立面。
4、埋地煤氣管需避開圍墻﹑大門等園建設施。
5、煤氣表設置的位置應考慮對櫥柜的影響,盡量縮短煤氣管在室內的長度。
6、屋頂正壓送風風機盡量選用低噪音的型號,風機位置不應布置在頂層住戶樓板上方。
7、商業(yè)裙房餐飲業(yè)的油煙排放,考慮設置煙道,直通塔樓頂部。
8、滿足有關規(guī)范國標《城鎮(zhèn)燃氣設計規(guī)范》的鋪設及防爆要求。
9、每個電梯機房需設單相風機一臺,風量由設計院確定。
10、防排煙設計原則:
1、電梯機房內不應設置出屋面的檢查口,如需上機房屋面,請將爬梯設在機房外側。
2、地下室變配電房、水泵房,該區(qū)域應考慮足夠的自然通風、機械通風系統。
3、電梯機房應設置防雨百葉窗,并配置排風扇。
4、各種設備房(配電房、發(fā)電機房、水泵房、電梯機房、消防控制室、物業(yè)管理用房),應鋪防滑地磚,墻面刷乳膠漆。
5、與電梯有關的建筑、結構圖紙,應按照電梯公司的要求進行設計(電梯公司提供的土建條件圖紙,設計院必須簽字、蓋章確認),如與甲方的建筑、結構方案或成本控制發(fā)生矛盾,應及時知會甲方相關人員協商解決。
6、各種主要設備房布置應緊湊、合理,平、斷面圖及各種尺寸齊全(避免示意圖),應考慮設備運行噪音(包括低頻噪音)對業(yè)主的影響。
7、為避免專業(yè)之間打架,核心筒電梯廳、公共走廊、地下室等空間(包含但不限于)應出“綜合管網圖”。
8、室外強電、弱電、給水、排水、燃氣等系統,應出綜合管網圖。
9、管線開槽預埋時請避免從室內接管穿外墻并在外墻上預埋裸露線盒的情況,否則相當于人為制造一條滲水通道。
小區(qū)消防通道的設計圖紙須有道路要素表,變坡點、轉彎點須標注所有的坡曲線、園曲線要素。
一、節(jié)能方面
1、 要求在外墻內側做保溫隔熱處理。
2、 東西向立面考慮設遮陽板,結合立面設計。
3、 單體設計時,盡量形成穿堂風。
4、 陽臺設計在可能的地方做大進深陽臺。
5、 所有公共空間照明等均為可自動的感應或定時開關。
二、降噪方面
1、 靠近高速公路一側采取降噪構造處理,并設中空玻璃窗。
2、 對其它噪音較大的公共空間有相應遮擋等措施。
一、建筑專業(yè)部分
1.充分考慮基地現有山坡地地形,盡量達到土方平衡。另外,在進行總圖設計時須全面推敲,合理地設計擋土墻的位置及形式,比如采取適當的放坡等方式,以使在滿足其功能的情況下,將其成本控制在相應較低的范圍內。
2.根據本地塊的周圍的現狀,結合現設計總圖的高低錯落的地形關系,對建筑的外觀及小區(qū)的各部分環(huán)境統一考慮,使本小區(qū)能成為具有山地特色的建筑群體。
二、結構專業(yè)部分
1.以地形、地貌及有關地質勘測資料為依據,結合山地特點,選擇合理的結構基礎形式。
2.因總圖設計中多處有不同跨度的橋梁,因此需充分研究有關橋梁資料,在滿足其承載力的前提下確定較為經濟的結構處理形式。
三、給排水專業(yè)部分
本地塊地形高差較大,水泵房及水池宜放置在相對高位,污水管也盡量由地形相對高處向低處排放,從而使給水、污水等室外管網能更有效地利用地形。
四、電氣專業(yè)部分
配電房宜放置在小區(qū)負荷較為中心的部位,并結合現有的山地地形布置其檢查井及室外燈具。
本期萬科設計指導書 專題分享完畢,請設計研發(fā)人員收藏與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