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九一六四十年,闖王李自成直接攻到了北京,而明朝的皇帝崇禎直接在煤山上吊死了,明朝也基本上宣布了滅亡,雖然后來還有南明茍延殘喘。但是沒過多長時間也被清朝給滅了,當時吳三桂投降了清朝,和大順在山海關大戰(zhàn),李自成兵敗退回到京師。當了一天皇帝之后,第二天就趕緊轉移。
那么李自成為何要放棄北京呢?首先有兩個原因,第一他帶的兵力并不多,只有十萬左右,而在山海關他們軍隊又大敗,損失慘重,士氣非常低落,剩下的那點兵力根本守不了北京,而且他們立足未穩(wěn),再加上他們在進城的時候,對于那些達官顯貴下了狠手,等到真正開戰(zhàn)的時候,估計會有很多人悄悄的外通敵軍,所以他們只能回自己的大本營。
而在回大本營的時候,他把掠奪的那些財寶全部帶走了,而清朝為了能夠把這些財寶都留下來,所以多爾袞立刻讓幾位大將帶著親兵追擊。這些財寶里面,皇宮里面的那些貴重物品就不用多說了,在達官顯貴上更是收了幾千萬兩白銀。這么多東西,大順的軍隊當然是跑不快的。如果在這個時候,能進一步對大順的軍隊造成重創(chuàng),那就更好了。就這樣,李自成前腳剛走,后腳清軍就直接占領了京師,不費一兵一卒。
而同年9月份,順治皇帝也直接到了京師,于10月1日舉行了登基大典。這也大大的刺激了他們奪取中原的信心,之后多爾袞派出兩路大軍,一路攻打大順,另一方面就要進攻南明。
兩路軍向自己的目的地前進,西路軍從山西大同繞到陜北榆林。本來有一條近路,但是這條近路因為有潼關扼守。在這個地方所發(fā)生以少勝多的例子,可以說是數(shù)不勝數(shù),所以根本就沒想在這個地方打,直接就繞路了,另一路軍則帶了2萬多的兵馬,再加上其他人部隊,直接進攻南明政權。
雖然南明不怎么滴,但是李自成還是很聰明的,他看得出來大清軍隊最弱的地方在哪里,于是他直接想在延安包圍大清的軍隊。而多爾袞也知道,要不把李自成滅了,南寧估計也不好打,于是讓南路軍的一部分直接改變方向過來圍攻李自成。
而李自成最后的結局也是很可惜的兵敗,雙方在九江以西大戰(zhàn)一場,大順的軍隊損失慘重,李自成只能燒毀掉剩下的200多艘船只,帶著幾萬人向湖廣撤退。而在九宮山的時候,李自成被地方武裝所殺,大順政權也亡了。而就在李自成的軍隊和清軍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南明的政權根本沒有做任何舉動,依舊鶯歌燕舞,卻不知道那邊清軍已經(jīng)正在過來剿滅他們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