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藝術 | 中國禪意書畫名家之倪瓚
 用戶1914609626 2019-05-31 12:06
倪瓚(1306-1374),元末明初畫家、詩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鎮(zhèn),號云林子、荊蠻民、幻霞子等,江蘇無錫人。擅畫,書法從隸入,有晉人風度,亦擅詩文。與黃公望、王蒙、吳鎮(zhèn)合稱"元四大家"。
齊白石老先生有一方印章,名:心出家僧,說的是自己的心態(tài),一個人可以身出家為僧,也可以心出家為僧,這也算是一個比較高的修行境界。在“元四大家”之中,倪瓚就是一位心出家僧。本期“中國禪意書畫名家”系列介紹的就是倪瓚。
元末農(nóng)民起義、社會動蕩不安。倪瓚少年時期家庭富足;中年時期社會戰(zhàn)亂,家道逐漸中落,白衣一生,可謂懷才不遇;晚年又流離失所,衣食不全,只能寄居在親戚家中,一生坎坷、有甜有苦。元代漢人地位普遍不高,其少年學儒但入第無門,中年至遲三十二歲開始學道,過起了陶淵明式的寓居生活,五十歲以后又參禪,最終在禪宗文化之中找到解脫。他就是在這樣酸甜苦辣的一生之中形成自己的獨特品格,融合禪宗思想于畫中,最終形成自己畫品和人品知行合一的個人面貌。他也深深地影響了后來的董其昌,在其提倡和推崇之下才有了禪意山水的概念。由此,倪瓚可謂是中國禪意書畫理論和實踐的第一人。
中國畫的發(fā)展,唐宋時期是一個發(fā)展的興盛期,已經(jīng)形成了不同風格。尤其是宋代,官方有畫院支持畫風工細。到了元代,代表性的“元四大家”都銳意追求個人風格,即使到今天,這也算是中國畫巨大的創(chuàng)新。怎么講呢,就是把“元四大家”的畫掛在墻上, 不用看署名就可以分出不一樣來。黃公望下筆舒緩而富有節(jié)奏感,畫面千丘萬壑;吳鎮(zhèn)中鋒用筆,圓勁有力,畫面介乎繁簡之間;倪瓚用筆輕輕著紙,墨淡畫簡;王蒙畫面繁雜,山外有山。無論是境界和筆墨,四家面貌迥然不同。在理論研究方面,黃公望有《山水訣》傳世,而《山水訣》偏重技巧,而倪瓚的言論雖無專著,但是內(nèi)容豐富,對歷史和當時的書畫點評皆有自己的見解,對后世影響最大。
如在《畫竹》一詩中說:坡曉畫法難為語。常形常理要玄解,品藻固己英靈聚。少陵歌詩雄百代,知畫曉書真謾與。坡深書畫詩更妙,味永甘香試耽咀。......在這之中的“常形常理要玄解”是倪瓚的理論創(chuàng)新,其義倪瓚在《為方畫山就題》一詩中有解釋:“摩詰畫山時,見山不見畫。松雪自纏絡,飛鳥亦閑暇。我初學揮染,見物皆畫似。郊行及城游,物物歸畫笥。為問方厓師,孰假孰為真?墨池挹涓滴,寓我無邊春。 ” 所謂“見山不見畫”和“見物皆畫似”都是說出了中國畫的寫意精神,也表現(xiàn)了倪瓚心中的山水畫是超越人世間景物,而是精神境界的一種外在顯現(xiàn),這種精神境界與書畫的融合也為后世的文人畫指明了方向。
對于倪瓚書畫的評價,有一點幾乎沒有爭議的,這就是后世把倪畫視為雅的極致。自明代中期沈周起,到晚期董其昌,一直到清初孫承澤、周亮工等人,都在文獻種記下這樣的事實:當時江南一帶藏畫之家,以是否藏有倪畫為榮,并作為其家為雅的標志。在中國畫的發(fā)展史上,以一個人的作品代表家庭雅的品味,這一點是罕見的,其意義已經(jīng)超越了書畫本身的筆墨趣味,這一點于如今居室懸掛名人字畫相似,只不過一個是“雅”一個是“名”。董其昌特別推崇倪瓚“元四大家,獨倪云林品格尤超”。并在《畫禪室隨筆》中對倪瓚大加贊嘆:“倪迂翁在勝國時可稱逸品,昔人以逸品在神品之上。歷代張志和盧鴻可無愧色。宋人中米襄陽在蹊徑之外。余皆從陶鑄而來。元之能者雖多,然秉承宋法稍加蕭散耳。吳仲圭大有神氣,黃子久特妙風格,王叔明奄有前規(guī),而三家皆有縱橫習氣。獨云林古淡天然,米癡后一人而已?!笨梢姸洳诙U意書畫研究和繼承上是非常重視倪瓚的,后來的八大山人所畫之山水也深受倪瓚的影響。
倪瓚繪畫之"逸品"表現(xiàn)為色淡墨簡,畫幅筆墨無多但意境無限,用至簡的物象揮散出無窮的蘊意。這種筆簡形具,注重抒寫性靈的畫格被后人稱傳承。倪瓚對明清文人畫家有很大影響,其繪畫實踐和理論觀點,論畫主張抒發(fā)主觀感情,認為繪畫應表現(xiàn)“胸中逸氣”,自云“仆之所謂畫者,不過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耳”。從禪意書畫的角度來講,后世的董其昌、石濤、八大山人、擔當在山水畫上雖各有特色,其中都有倪瓚的影子,可見倪瓚在中國畫歷史上的獨特地位和歷久不衰的影響力。
時代不一樣了,當代畫家也不可能經(jīng)歷倪瓚一樣的歷史磨難,但是倪瓚的創(chuàng)新精神,深厚的文學藝術修養(yǎng)都是值得學習的。只有屏棄人格的”俗“,才能達到人品的”逸“,有了人品的”逸“,才能擺脫名利的羈絆,真正追求藝術上更高的境界。
摘錄:
1.阮璞《倪瓚人品、畫品問題貶惑》
2.劉綱紀《倪瓚的美學思想》
3.許墨林《胸中逸氣千古存--讀倪瓚畫集》
4。中國書店   《倪瓚》
周晶 ,亦名子彥,養(yǎng)慈居士。中國佛教協(xié)會原會長一誠長老入室弟子,馬來西亞佛教大學佛學博士。中華佛造像保護工程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華名寺高僧書畫系列執(zhí)行人,九華山喬覺禪林詩書畫院副院長,中國佛教電視臺書畫院創(chuàng)作室主任。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文人畫的時代意義
顧村言:《以畫為寄,重讀董其昌》
紐約大都會書畫特展上新!1000年珍品集結,訴說中國畫中的隱逸與交游
備受爭議董其昌:生活無憂為何還要賣假畫?
董其昌 臨倪瓚《東岡草堂圖》
古作賞析:董其昌《仿倪瓚筆意軸》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