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CSS今天很高興收到李霽的投稿,討論從律師轉(zhuǎn)型法務的最佳時機。相信這是很多CLECSS 律師朋友心中的問題。之前CLECSS 也有好幾篇法務的文章,這次李霽主要集中MNC法務專題討論,相信對各位考慮轉(zhuǎn)法務的朋友們會很有幫助!
(作者:作為中國律師和美國紐約州律師,李霽于2003年本科畢業(yè)于清華大學法學院,并于2010年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獲得法律碩士學位。李霽于2003年在君合律師事務所開始執(zhí)業(yè),并于2007年加入年利達從事法律服務工作。近幾年她在一家世界500強公司中擔任資深顧問,負責其中一個事業(yè)部在亞太區(qū)的法律事務。在從事了近10年法律服務后,李霽于2014年加入Shilton Sharpe Quarry,主要協(xié)助跨國公司和國際律師事務所招聘高級律師。)
很多律師在律所工作了若干年,出于work-life balance的考慮或職業(yè)瓶頸的原因,會選擇跳槽進入公司,尤其是外資跨國公司,我們一般稱為Multi-National Company (MNC),轉(zhuǎn)型成為公司法務。最近,身邊不斷有律師朋友詢問我,應該在什么時候離開律所去公司做法務。當然,每個人的情況各不相同,我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些普遍的現(xiàn)象,希望能對各位律師朋友們有所啟發(fā)。
為簡化本次的討論,我們僅把討論的公司范圍局限于MNC,民企和基金我們會在以后的專題中討論。
(一)MNC法務的類型
身邊不少律師朋友,在考慮轉(zhuǎn)型作法務時,往往提到希望能在公司中繼續(xù)做M&A律師,因為不希望做項目的能力被荒廢。在這里,首先要明確的是,現(xiàn)階段的MNC,絕大部分的法務的工作是關注公司的日常業(yè)務(General Corporate),碰到并購和訴訟的機會并不多。對應的,在這市場上,MNC更多的招聘做general corporate的法務,很少會招聘并購律師和訴訟律師。當然也會有特例,比如快消公司會招聘一名有訴訟經(jīng)驗的律師做法務,比如通過并購進行增長的公司會招聘一兩個M&A的律師做法務。
(二)MNC法務的級別
根據(jù)年資,公司法務可以分為法務助力(legal assistant/ paralegal, fresh graduate candidates), 初級法務(junior legal counsel, from candidates with PQE 2+), 中年級法務(legal counsel, from candidates with PQE 5+), 資深法務(senior legal counsel, from candidates with PQE 8+), 法務總監(jiān)(general counsel/legal head)。前述工作年限只是作為參考,不同size的公司,對同一層級法務的工作年限、教育背景、資歷等要求也各不相同。
(三)什么是轉(zhuǎn)型的最佳時機
從前面的敘述,可以了解,理論上,律師隨時都可以轉(zhuǎn)型成法務,但現(xiàn)實情況并非如此。不用于以往,在現(xiàn)在這個公司法務已經(jīng)非常充盈的情況下,每個級別的律師轉(zhuǎn)型的境遇各不相同了。一般來說,律師事務所中年級律師(4-6年的律所經(jīng)驗)是比較受MNC歡迎的。中年級律師法律功底扎實,已經(jīng)可以獨立進行法律工作,并且轉(zhuǎn)型到公司屬于中層公司法務,主要關注的工作還是法律本身,對溝通能力和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要求并不高,因為這方面主要有資深法務或general counsel (GC)負責。因此公司在招中年級法務的時候,很愿意看律所直接出來的中年級律師,并且可以給他們提供學習如何做好公司法務的時間和機會,以及進一步成長的空間。
高年級律師(通常有7以上的工作經(jīng)驗),在律所已經(jīng)直接管理客戶,比起中年級律師資深不少,但在轉(zhuǎn)型公司法務時卻面臨冰火兩重天的境地。有相當一部分公司不愿意接納高年級律師,而更希望看相同資歷的公司法務。原因一是高年級律師精通業(yè)務,但資深法務需要具備較高要求的溝通和協(xié)作能力,并在心理上接受法律部在公司中的從屬地位,這是很多律師在轉(zhuǎn)型后短時間內(nèi)不能適應的。其次,高年級律師通常比相同資歷的法務預算更高。通俗地說,就是貴但并不一定好用。當然,也會有一部分MNC,出于自身業(yè)務的特殊性或GC的工作風格,更歡迎高年級律師加入公司,并愿意拿出更高的招人預算。
通常在律所工作了10-12年以上的律師,不是counsel就是合伙人了。在這個階段轉(zhuǎn)型,大部分候選人的預期轉(zhuǎn)型的職位是legal head/GC,在心理上已經(jīng)無法接受資深法務(senior legal counsel)這樣的職位。但鑒于現(xiàn)在MNC中的法務充盈,不同于以往,現(xiàn)在公司很容易在市場上找到12-15年既有很好的律所背景又有很充分的公司法務經(jīng)驗甚至帶團隊的經(jīng)驗,加上counsel和合伙人的工資普遍高于同等資歷的法務,MNC很難有動力接納一位如此資深的律師,并愿意承受律師轉(zhuǎn)型的一些列風險,比如是否能管理好公司的團隊,是否能和業(yè)務部門老大有效溝通和合作,是否能很好地代表公司和政府部門進行有效的溝通、甚進行危機公關。當然事情總有特殊情況,比如有出現(xiàn)過律所的合伙人直接加入其服務多年的客戶做GC,但這種情況畢竟是少數(shù)。
說了這么多,不是說越早轉(zhuǎn)型公司法務就越好。一般的,我們不太建議初年級律師轉(zhuǎn)型做公司法務。首先,2、3年級的律師普遍的在律所還沒有打好法律功底,尤其是外所,這個年級的律師可能還在做翻譯工作,著急轉(zhuǎn)型,到了公司怕法律功底不夠用。其次,公司的上升途徑相比不如律所快,初年級律師過早轉(zhuǎn)型會放緩自己的職業(yè)道路的步伐,這在薪資上面也會相應的體現(xiàn)。
綜上所述,沒有絕對的“最佳轉(zhuǎn)型時間”,這要結合律師自身的實際情況,包括律所的情況、主要涉及的業(yè)務類型、教育背景、工作資歷,以及屆時的市場情況來作綜合判斷。如果各位律師朋友有轉(zhuǎn)型的打算,希望我的以上意見能夠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