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嬴政滅六國秦并天下后,自稱自己為“朕”,功業(yè)蓋過三皇五帝,所以稱為“始皇帝”。定立帝號,建立官僚制度,三公九卿,行政分工,開郡縣,廢分封。搞完這些之后嬴政開始了自己的大工程、大項目,大興土木,大搞大建。
在中國幾千年文明史上,秦始皇嬴政修建了很多偉大工程,比如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擾而修筑萬里長城;為窮奢極欲而修筑阿房宮;為加強統(tǒng)治而修筑以咸陽為中心四通八達的全國高速道路網;為便于帝國統(tǒng)一管理而統(tǒng)一度量衡和實行貨幣標準化以及統(tǒng)一文字;為北方軍事作戰(zhàn)而修建的秦直道等等。
秦始皇嬴政的這幾大傲世工程開創(chuàng)了人類史上無數個第一,以至于影響后世幾千年。當然,在秦始皇嬴政這么多傲世工程中秦始皇陵無疑是最神秘的,留下幾大謎團至今無法得到有效解釋。
秦始皇陵,又叫驪山皇陵,位于今天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qū)城東5公里處的驪山北麓。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嬴政的陵寢。秦始皇陵建于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歷時39年完成。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guī)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而從秦始皇陵發(fā)掘出的秦兵馬俑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臘雕塑相媲美,公認它是世界人類文化的寶貴財富。秦兵馬俑無論在數量上、質量上,還是在考古發(fā)現上,都是世界上所罕見。
秦始皇陵內城東西580米,南北1355米,外城東西940米,南北2165米,周長6.2公里。通往地下三十米的墓室有斜面的墓道。相當于十層建筑的地下深度。
關于秦始皇陵最神秘,最開始的記載是司馬遷。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說,秦始皇陵修建時,挖掘的深度竟然穿越了三重地下泉水把熔化的銅汁澆灌在底層,填充地基的縫隙,然后把外棺放置進去。還修造了龐大的地下宮室,并按官員的等級設置百官位次。至于墓中的金銀珠寶、奇珍異玩,簡直是堆積如山。地宮里還修造有“江河大海”,設置特殊的機關使水銀像江河那樣流動。大量的水銀在墓中奔流不息,象征著川流不息。地宮中頂壁繪有天象,地面建造有山河。地宮里長明燈的燈油是用人魚的油脂做的,據說這種油燈能夠燃燒很久,不至于熄滅。
同時,種種跡象顯示秦始皇陵是一座充滿了神奇色彩的地下“王國”。那幽深的地宮更是謎團重重,地宮形制及內部結構至今尚不完全清楚,幾千年來引發(fā)了無數文人墨客的猜測與遐想。
首先,地宮埋“水銀”之謎。
始皇陵里到底有沒有水銀?司馬遷說有,而《漢書》中也有類似的文字。但至今是一個謎。據說現在專家經過反復測試,發(fā)現始皇陵里土壤出現“汞異?!薄R灾劣诳茖W家由此得出初步結論是始皇陵中埋藏大量汞可能是事實。但也只是可能。
第二,秦始皇遺體保存完好嗎?
20世紀70年代中期長沙馬王堆漢墓“女尸”的發(fā)現震驚中外。其尸骨保存之完好舉世罕見。以至于有人推測秦始皇的遺體也會完好地保存下來。
但事實上秦始皇是死在出巡途中,而且是途中顛簸50多天才到咸陽,并且當時正是酷暑時節(jié),高溫天氣,所以尸體絕對腐蝕。這可以從趙高等人為了防止腥味擴散,走漏“風聲”,便將死鮑魚與“尸體”放在一起等到合理解釋。
所以,秦始皇遺體保存完好的可能性很小。
第三,地宮是什么樣的結構?地宮究竟有多深呢?地宮設有幾道門?地宮內有沒有防盜機關?
第四,兵馬俑坑被焚之謎。
秦兵馬俑的一、二號坑中有很多火燒的痕跡,發(fā)現了大量火燒土和殘余焦木,坑中的棚木基本上都被化為灰燼。究竟是誰對兵馬俑坑進行了如此巨大的破壞?
有人說項羽,因為項羽燒過阿旁宮。所以,推測破壞兵馬俑的人也是項羽。但如果是項羽火燒了秦陵,陪葬坑里完好保存著精美的銅鶴、銅鵝、銅鴨子等珍寶一件都沒有被運走卻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第五,地宮內藏匿了多少奇器珍寶?
這是很多人都關心的問題。隨便發(fā)掘出一個就是寶藏了。
當然,以上謎團還只是秦始皇陵眾多謎團中的冰山一角。不過隨著我國考古研究工作的深入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以及運用,秦始皇陵之謎終有一天將揭開。但這只是說可能。但愿不要解開的好。
秦始皇陵,秦始皇嬴政留給后人最神秘,留下的歷史未解之謎至今困擾專家。
朋友,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