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一以貫之
【原文】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譯文】 孔子說:“參啊,我講的道是由一個(gè)基本的思想貫徹始終的.”曾子說:“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學(xué)便問曾子:”曾子說:“老師的道,就是忠恕罷了.”【評(píng)析】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內(nèi)容,待人忠恕,這是仁的基本要求,貫穿于孔子思想的各個(gè)方面.在這章中,孔子只說他的道是有一個(gè)基本思想一以貫之的,沒有具體解釋什么是忠恕的問題,在后面的篇章里,就回答了這個(gè)問題.對(duì)此,我們將再作剖析.參,從古從眾讀森.孔子呼曾子之名曰:參,吾之道,汝可一以貫之.曾子應(yīng)之曰唯.孔子出.門人不解,乃問曾子,何謂也?曾子答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貫者貫穿,以一理貫穿萬事,則萬事皆有其理.孔子之道,一理分為萬事,萬事歸于一理.有入世者,有出世者.而能一以貫之.然出世之道非常人所能了解,故曾子以忠恕答之.何謂忠恕,漢注盡己之謂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謂恕.忠恕之道仍在世間,但與出世之道相近.中庸引孔子曰:“忠恕違道不遠(yuǎn).”既曰不遠(yuǎn),即是近之.近則可以由事入理,而能一貫矣.其實(shí)就是一貫的意思 ,一向如此,從未改變,謂用一種道理貫穿于萬事萬物.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