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對元代青花瓷器研究甚少,人們受清代和民國時期收藏界和古玩行,談及青花瓷首推永宣,次即成弘。但是近些年,隨著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創(chuàng)造了當時中國藝術品新紀錄后,元青花從冷門藏品一躍成為國內熱門藏品,甚至演化為不收藏元青花都不能說自己是資深的瓷器收藏家。
元代青花瓷器在江西景德鎮(zhèn)地區(qū)由宋代的影青瓷過渡到元代樞府瓷而發(fā)展起來的。其胎體與任何一個古代窯場的瓷器品種一樣,有粗有細,有厚又薄。釉色由兩宋時期白中閃青的半透明釉,發(fā)展到元代白中微青的乳濁釉。
蘇麻離青是個專業(yè)術語,聽著怪異,所以多年以來對蘇麻離青的解說無所適從。蘇麻離青文獻上也有寫蘇勃泥青,這是青花有必要的呈色劑。
元青花的藍釉是豐滿濃厚的藍色。這對牡丹紋梅瓶采用了幽靜深沉的藍釉。用肥碩的筆觸描畫出瓶身主體上的牡丹以及多種紋飾。元代這種色澤的改動是受到了外來文明的影響,然后徹底改動了我國陶瓷固有的審美興趣。
元青花的器型種類很多,絕大多數(shù)是生活實用器,有部分是祭供專用器,少量為裝飾器。
比較常見的罐類有:大、小罐,包括盤口獸首罐、蓋罐、兩系、四系罐。
瓶類:梅瓶、葫蘆瓶、象耳瓶、蒜頭瓶等。壺類:玉壺春、執(zhí)壺、蓋壺、四系方壺、扁壺、龍鳳壺、鳳首壺、臥壺等。
盤類:大、小圓盤、大、小菱口盤、折沿盤等。還有大、小碗、蝶子、小盒、高足杯、三足爐、脈珍、花觚等。
宋無大器,相比之下元瓷胎厚重、型大、雄渾。但也有超出想象精制到薄如蛋殼,光照見影的小碗等。由于古代制瓷是師徒授受,代代相傳,注重器型的審美,因而比例諧調、圓潤流暢,有精、氣、神。
專業(yè)送拍,目前國內業(yè)務有送拍北京保利,北京翰海,中國嘉德;海外業(yè)務有送拍澳門中信,香港皇室貴族,中國藝海,臺灣中正,香港勞倫斯,新加坡金沙,美國大聯(lián)盟,阿聯(lián)酋迪拜拍賣等,承諾送不進去全額退款,根據(jù)各拍賣行歷史成交記錄為您選擇您藏品適合的拍賣行合作上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