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刑辯律師
今日請聽法律讀庫打造的法治TALKINGSHOW:法律新聞得啵得。
1
王寶強離婚的時候,有人注意到他請的是個刑辯律師。
刑辯律師。
網(wǎng)絡(luò)上很多八卦接踵而至,從不愛到傷害,從曾經(jīng)莫名的車禍,到可能的蓄意殺人。吃瓜群眾把刑辯律師當作福爾摩斯,抻著脖子等待民事案件升級。
其實,這是對律師行的誤解,在很多地方,在很多律所,律師并沒有明確的分類,因為都是司法考試考出來的嘛,各方面的法律都不陌生,雖不能就說是人人全能,但無論刑事辯護還是民事代理,一般律師都是可以的。在地方基層法院,律師出了刑庭進民庭,是很平常的事。
2
近些年,隨著從事律師工作的法學研究生、博士生增多,因為其所研究領(lǐng)域的專和精;加之辭職法官檢察官的增多,因為以前長期從事和擅長某方面的業(yè)務(wù),——律師的分類就越見明細和突出了,尤其在大中城市。于是“刑辯律師”這個詞也開始進入一般人的耳目,加之這些年受英美港臺電影的影響,在吃瓜群眾眼里,“刑辯律師”已儼然成了律界精英的代名詞,很有點高大上了。
“十一”期間,同事在城里做律師做得頗有點成就的兒子衣錦歸來了,親友小聚,觥籌交錯間小伙子紅光滿面,大言不慚說他的人生目標是成為中國最棒的刑辯律師。
中國最棒的刑辯律師。這話聽著有點耳熟。透過他指間裊裊上升的煙霧,和臉上志得意滿的酒氣,我端詳著他心靈的黑窗戶,忍不住尋思:你說的“最棒”,指的是什么?
想起一個律師。
3
韋菲爵士,電影《控方證人》中的刑辯律師。老實說,他喚起了我對律師的崇高敬意。
電影中有鏡頭一直很難忘:
一,當被告唯一的有利證人,也就是他說的他們彼此深愛的妻子,出現(xiàn)在律師面前,發(fā)表了一通對他極為不利的言論時,韋菲爵士問自己給被告推薦的那個律師:你現(xiàn)在還相信他是無罪的嗎?見那位律師深深低下了頭,韋菲當機立斷,決定親自出庭,為被告進行辯護。
你要為他做無罪辯護,首先你必須從內(nèi)心相信他是無罪的,無論所有的證據(jù)看起來對他多么不利。這是一個刑辯律師最起碼的素養(yǎng)和精神導(dǎo)向。
韋菲律師此舉和眼神里的嚴肅,傳遞的正是這樣一個信息。他剛做過心臟手術(shù),按照醫(yī)囑,他的健康狀況本來是絕對不允許再進行此類刑事辯護的。
他是個有趣的胖子,詼諧幽默,不失好玩之心,但這掩蓋不了他的鋒芒和機智。
案子審結(jié)之前其實誰也不知道被告是否真的無罪,但韋菲有個特別的測試,那就是戴上獨目鏡,在他發(fā)問的同時,用強光照射被告人的眼睛。他相信自己的測試,必須先過了這一關(guān),才考慮為之辯護的事。
至于證據(jù)和難度,在英美法系,對于一個好律師來說都不是問題。法庭是一個戰(zhàn)場,也是一個劇場,需要才華,也需要技巧。排除疑點證據(jù),打動陪審團的同情,在英美法系的庭審現(xiàn)場,一個好律師的鋒芒和演技,是有著能夠反轉(zhuǎn)乾坤、動人心魄的魔力的。
韋菲爵士自然正是這樣一個實力派加演技派律師,毫無疑問他贏了,被告被宣告無罪,當庭釋放。
當然,既然談?wù)摰氖请娪?,真正的演技派不能不提,——查爾?勞頓,韋菲爵士的扮演者。這個可愛的胖子,電影中的表現(xiàn)紳士有余,小無賴不足,表演煞是漂亮可觀。
令人難忘的第二個鏡頭,正是在這無罪辯護獲得成功時。圓滿的結(jié)局,皆大歡喜,然戲劇散場時,韋菲爵士,這位大家為之歡呼的出色律師,卻一個人坐在那里發(fā)怔,臉上不是歡喜,而是頹唐,孤寂。
這贏得有點太順了,他說。一個好律師的本能使他意識到,哪里有點不對了。
的確,不對了。他勝訴了,但這是一個錯案,那個被判無罪的男人,是真正的殺人犯。他殺死了自己的情婦,因為她修改了遺囑,她的死將帶給他一大筆財富。
一個案子的勝訴,沒有帶給律師應(yīng)有的欣喜,他的辯護追求的真正結(jié)果,不是名,不是利。他追求的真正勝利,與其說是勝訴,不如說是正義,是正義得之昭彰。
韋菲律師再一次贏得了我由衷的敬意。
對,這就是攝于1957年,由比利.懷爾德導(dǎo)演的電影《控方證人》。時隔50多年的今天,這部影片依然在法律圈經(jīng)久不息地被推薦著,熱映著。
4
與之形成強烈反差的,是電影《桃色血案》里的律師,當然,也是刑辯律師。
一個風騷的女人,和一個酒吧的老板發(fā)生了桃色的一夜,女人的丈夫把酒吧老板槍殺了。
律師怎樣為他辯護?
首先,他教唆他做了一個類似精神病的鑒定。
其次,他在法庭上對證人無理取鬧般提問,他的提問法官多宣布陪審團從證據(jù)中刪除,但他每次都得意地小聲向被告的妻子嘀咕:陪審團已經(jīng)聽到了,——意指,對被告有利的目的和效果已經(jīng)達到了。
他在公訴人向被告的妻子提問時大喊大叫表達抗議,并以聲音強度宣示實力。
再次,他利用朋友調(diào)查到的被害人家庭信息,讓被害人的私生女做對她父親不利的證據(jù),——她居然真那么做了。她父親被人殺了,她居然做了對殺人犯有利的證據(jù),說她撿到了他父親丟在垃圾處的那女人的內(nèi)褲。這真是豈有此理。那殺人犯因此獲得陪審團的同情,被當庭釋放。
似乎也是皆大歡喜,案子勝訴,律師得錢得名氣,得瑟之色溢于言表,似乎也覺得自己是最棒的刑辯律師。
這樣電影居然也被推薦為律師必看,這樣的律師敗類,這樣的電影推崇,不能不說是對法律的褻瀆。
5
打這些字的過程中,腦子里一直放不下的,是韓國電影《辯護人》里的那個律師。
和我們很多人一樣,他也是辛苦通過司考,要通過努力改變自己境遇的人。他做過法官又辭職做了律師,無論做房產(chǎn)登記還是稅務(wù),他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賺錢。他沒有大理想,也不關(guān)心國家和政治,他要做的就是賺錢,讓家人過上好的生活。
然而,當看到餐館老板娘無辜的兒子被刑訊得遍體鱗傷,當正義和良知被喚起,他義無反顧要為他辯護,他無視高額稅案的利誘,冒著孩子生命安全受到的威脅,也不顧同行對他能力的質(zhì)疑和嘲諷,他全力以赴投入工作,——他是如此出色,勇敢而尊嚴。
忘不了,庭審前,法官檢察官一起談笑風生地走向法庭,途中與他這個辯護人相遇,他冷冷拒絕了檢察官伸來的握手;忘不了休庭時,他拒絕了法官讓他和檢察官商量最終判多少刑期的“好意”,忘不了他說:他是無罪的,無罪就該收到無罪判決;忘不了當他為了民主和正義被送上被告席,幾乎全釜山的律師都出庭為他辯護,那長長的辯護人名單,直聽到淚濕。
6
不能不想起的還有一名律師,他不是外國的也不是電影里的,他是我們身邊的一位刑辯律師,名字不很記得清了,他有一本寫得很不錯的書,寫他的刑辯經(jīng)歷。他曾成功地辯護了不少我們而今已耳熟能詳?shù)脑┌?,他為當事人所做的一切努力,同樣由衷地令我充滿敬意。
緣于與英美法系庭審的不同,我們的刑辯律師在“辯”上其實是不大容易發(fā)揮的。這位律師很有能力,也很有文字水平,他的很多艱難的伸冤辯護背后的工作,其實利用的是輿論,發(fā)揮了大眾的力量,——隨著案件的公開,很多時候,在某種程度上,大眾承擔了不是陪審團的陪審團功能,作用很微妙。
帶著對他的敬意,也曾百度他的信息,然而,有點失望。相比簡歷中描述的與法院檢察院有很好的互動關(guān)系,我更欣賞他書中那個在庭審中數(shù)次被法警拖出法庭的律師。那,也許更有韓國電影《辯護人》中律師的風骨。
法學是正義之學,以正義的維護作為生命的價值,是每個法律人、尤其刑辯律師的最低操守,亦是永恒追求。
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刑辯律師?答案其實在每個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