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歷史語言學的核心詞理論是很有意義的。斯瓦迪什(M.Swadesh)核心詞表中開列的天地日月、口鼻手足、動植物名稱以及最常用的動詞、形容詞和代詞是詞匯中最穩(wěn)定的部分。斯氏表中的介詞(at,in),連詞(if,because)等在許多語言中往往是后起的,不同形態(tài)類型的語言或以不同的方式來表示,不應列入。斯氏百詞表中所挑選的大體上是合理的。這些核心詞作為詞匯中最穩(wěn)定的部分,它們能反映一種語言或一個語群的來歷。苗瑤語核心詞詞源的研究可以說明苗瑤語與漢藏其他語族語言的同源關系。本文討論中涉及的苗瑤語、漢語、藏緬語和侗臺語的古音構擬在拙著《漢藏語同源研究》的不同章節(jié)中已有說明,不復贅言。 一 苗瑤共同語和原始苗瑤語 苗瑤語族的語言分歸苗、畬、瑤3個語支,苗語支包括苗、布努、巴哼、炯奈4種語言。畬語支和瑤語支分別只有畬語和勉語。苗語有黔東、湘西、川黔滇3大方言,布努語有布努、瑙格勞2種方言,巴哼語有巴哼和唔奈2種方言,畬語有蓮花、羅浮方言,勉語有勉、金門、標敏、藻敏4種方言。(注:王輔世、毛宗武:《苗瑤語古音構擬》第2、3頁。毛宗武、李云兵:《巴哼語》第2頁。)苗語的不同方言來自苗語支共同語,苗語支共同語來自苗瑤共同語,苗瑤共同語來自原始苗瑤語。 如同王輔世、毛宗武先生《苗瑤語古音構擬》中所設想的,苗瑤共同語是有聲調(diào)和鼻冠塞音聲母的語言。苗語清(單數(shù)調(diào))濁(雙數(shù)調(diào))鼻冠塞音聲母分別與勉語單數(shù)調(diào)和雙數(shù)調(diào)的濁塞音聲母有規(guī)律地對應,它們分別來自苗瑤共同語帶鼻冠音的清濁塞音?!八{靛草”是南方民族廣為使用的傳統(tǒng)染料,苗語川黔滇諸土語中這個詞為鼻冠塞音聲母如青巖話魯甘切。漢語中先有“藍”之草名,后以此為色名。“剪刀”,勉語大坪江話,勉語東山話gjau[3],三江話。(注:當借自漢語“鉸”。)這一類例子表明苗瑤語的鼻冠塞音聲母來自塞音和流音(*-r-,*-l-)結合的復輔音。苗瑤語的中古漢借詞與漢語中古音聲調(diào)的對應關系只能說明苗瑤語的4個調(diào)曾分別與漢語的平上去入分別有相近的調(diào)值。漢語、藏緬語有聲調(diào)語言的聲調(diào)都是后起,原始苗瑤語作為古漢藏語的方言應無音節(jié)聲調(diào)。我們有必要把早期的苗瑤語分為原始苗瑤語和苗瑤共同語兩個階段,而不采用張琨先生的辦法,把原始苗瑤語構擬為有聲調(diào)的語言。(注:張琨:《原始苗瑤語的聲母》,《民族語文研究情報資料集》(2),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語言室編,1983年。) 苗瑤先民史籍稱為“武陵蠻”“五溪蠻”,后漢時分布在湖南??脊虐l(fā)掘表明這一時期湖南的苗瑤文化來自夏商時期的湖北,史前屬于屈家?guī)X文化系列,承自更早時期的大溪文化,與仰韶文化有密切的關系,是新石器早、中期古漢藏文化中的一支。(參見拙著《漢藏語同源研究》第二章,漢藏文化的歷史背景。)從原始漢藏語到原始苗瑤語再到苗瑤共同語,這是相當長的歷史。以下我們從漢藏親屬語的語音對應看這一時期的語音演變。 二 苗瑤語與其他漢藏語的語音對應 拙著《漢藏語同源研究》中構擬的原始苗瑤語元音系統(tǒng)為*a、*e、*i、*o、*u,聲母系統(tǒng)為: 附圖 “我”,甲骨卜辭中多為殷商自稱,或為貞人名。(注:參見徐中舒《甲骨文字典》pp.1380-1381。)單數(shù)第一人稱代詞用“余”?!拔覀儭蓖踺o世先生在《苗語古音構擬》中擬為,但勉語為*mple[A],原始苗瑤語擬為*ple-g較為合適。藏緬語中“額”如達讓@①語ma[31]plaη[35],博嘎爾珞巴語mi tuk,載瓦語ηě[21]laη[21],扎壩語mo[55]ηui[55],暫認為原始藏緬語有*plaη這樣的讀法。 “五”,黎語通什話pa[4]<*ma,布央語峨村話ma[33]<*ma,仡佬語六枝話,原始侗臺語*mla。壯傣、侗水語支的“五”應借自漢語,黎和仡央語支的*mla與南島語“五”*lima無關。(注:拙著《漢藏語同源研究》中忽略了仡佬語六枝話的讀法,認為仡央諸語的“五”來自南島語。)苗瑤語“五”唐納擬為*pra[A],(注:G.B.唐納:《原始苗瑤語構擬中的問題》,向日征譯,《民族語文研究情報資料集》(7),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語言室編。)王輔世、毛宗武先生《苗瑤語古音構擬》中擬為*ptsa[A]。苗語川黔滇方言高坡話“五”pla[1],勉語大坪江話pja[1],羅香、東山諸地方話皆為pla[1]。 附圖 ?。ㄗⅲ簃i-是身體部位名稱詞的前綴,-ga是后綴。馬加爾語“肝”mi-gin(也指心),“胡子”mi-mur,“手”mi-hut。) ?。ㄗⅲ骸耙浮保┱Zrak[8],水語。這說明水語h-可來自較早時的*r-。) 附圖 苗瑤語的一些復輔音聲母的首輔音來自早期原始苗瑤語的前綴。 三 苗瑤語與其他漢藏語核心詞的詞源關系 本尼迪克特先生認為苗瑤語中那些與藏緬語有相近讀法的詞是來自藏緬語的借詞。(注:白保羅:《苗瑤語與藏緬語的早期借詞關系》,樂賽月譯,《民族語文研究情報資料集》(14),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語言研究室編。)兩種語言差別較大時相互間的近期借詞易于區(qū)分,較早時期的相近方言間的借詞與同源詞往往較難分別。從考古學、人類體質(zhì)學、民族學和語言學的不同角度看,苗瑤人和苗瑤語與其他漢藏支系的居民以及他們的語言有著密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