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爆?
宮保?
我們常能看到菜單上有一道叫做“宮爆雞丁”的家常菜,或是一個小菜,或是蓋澆飯的澆頭。如果你問一般人,這個菜叫“宮爆”還是叫“宮保”,大部分人肯定會說是“宮爆”,好像“爆”這個字更能體現(xiàn)出菜的特點。
“爆”是一種烹飪的方法,比如油爆蝦、爆魚、火爆肥腸等等。但是,爆,要么用油,要么用火。
用“宮”怎么爆?
難道要把故宮炸了,把凡爾賽宮炸了,才能吃到這道菜?那這道菜的代價是不是也太大了一點?
我們中國人講究“五”這個數(shù)字,有“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天地君親師”,在吃這個方面,我們也有講究叫“色香味意形”,其中,意這個環(huán)節(jié)是體現(xiàn)中華食文化精髓的。比如說“魚香肉絲”,這個“魚香”就是意,而不是味,宮保雞丁的“宮?!敝v究的也是意。
宮保是什么意思?
宮保雞丁和一般雞丁的最大差別就是在于里面有花生米,一般炒菜里不怎么放花生米的,那么這道菜為什么放呢?
根據(jù)研究,宮保雞丁這種做法在明代就有了,但是清朝時的四川總督丁寶楨改進(jìn)了這種雞丁的做法,因為四川人做菜喜歡放花生,比如辣子雞,所以丁寶楨就把花生放進(jìn)去一起炒。
丁寶楨治理四川有功,死在任上,清政府追授他“太子太?!钡臉s譽稱號,太子太保是“宮保”的一種,因此后人尊稱丁寶楨為丁宮保,而這道菜就被成為宮保雞丁了。
丁寶楨在歷史上另一件有名的事情就是誅殺安德海。
安德海原本是慈溪身邊的小太監(jiān),非常會察言觀色,深得慈溪寵愛,就連皇帝和恭親王都不放在眼里。后來安德海甚至無法無天到想要出宮玩,慈溪就以幫皇帝置辦衣物,讓他去江南。這一下子就違反了清朝太監(jiān)不能隨便出宮的祖制。
安德海自稱欽差,一路南下,囂張跋扈,不可一視,路過山東時,問當(dāng)?shù)毓賳T勒索錢財,山東官員知道是安德海來了,就報告丁寶楨。但是丁寶楨發(fā)現(xiàn),欽差出行,朝廷一路上要下公文的,公文沒有,圣旨沒有,堪合的信物也沒有,這讓他抓住把柄了。丁寶楨列出安德海5大罪狀,將其拿下,5天后直接處斬。敢于殺掉慈溪身邊的紅人,丁寶楨名聲大震。
因此,宮保雞丁被人認(rèn)為是紀(jì)念丁寶楨的名菜。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