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拖延癥似乎已成為了一種普遍現象。不僅僅年輕的都市人會有,就連兒童也會出現拖延癥的情況。有一次,我去一所學校交流經驗,課余時間有不少家長跟我反映,自己的孩子做作業(yè)花費很長的時間,做起事來也動作很慢,讓孩子起床、吃飯、刷牙,每一次都需要父母不停地去催促,孩子才有所反應。很多時候你讓孩子做一些很小的事情,他只是會答應一聲,并不會立即行動,總是需要父母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提醒,這個時候孩子反而會表現出不耐煩的狀態(tài),甚至需要家長第四次、五次的督促,才可能動身,把戰(zhàn)線拖得很長。 對于家長所反映的這些情況,就是明顯的“拖延癥”癥狀。
面對孩子的拖延問題,我們有四種方法可以幫助孩子改掉拖延的習慣。
1、幫助孩子認識時間的重要性。孩子做事磨蹭、拖延,很重要的原因是孩子還沒有正確的時間觀念。家長要想辦法使孩子認識到時間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可以給孩子講一些古往今來的成功人士十分珍惜時間的故事,還可以在孩子的臥室里張貼一些名言警句來提醒孩子。
2、給孩子適當增加緊迫感。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可以給孩子的洗漱、穿衣、吃飯和做作業(yè)等增加些計時性活動,需要多長時間能完成這些事情,事先與孩子一起商定好,然后要求孩子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保質保量地完成,孩子做得好就給予一定的獎勵,做得不好就給予一定的懲罰。
3、讓磨蹭付出代價。比方說孩子早晨起床后磨磨蹭蹭的,家長不要急,也不要去幫他,可以提醒孩子一下“再不快點可要遲到了”,如果他依然在那里不慌不忙的,可以暫時不去例會,不需要擔心孩子上學會遲到,我們的方法就是要讓孩子親身體驗上學遲到的后果,孩子如果真的遲到了,老師肯定會詢問他遲到的原因,孩子挨了批評后,就會認識到拖延給自己帶來的害處,孩子自然就會自己加快速度,改變拖延。
4、多一些鼓勵和獎賞。父母要經常對孩子說這類鼓勵的話,“你如果再快一點兒就更出色了”,“你現在比過去有進步了”, “你看你做得多快”,“做得真棒,加油啊”,這些真誠的鼓勵是能夠打動孩子的,孩子為了不讓父母失望,下次做事就會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快點兒。另外,當孩子做事的速度比以前加快時,父母還可以適當地給予一些物質獎勵,比如帶孩子外出游玩,給孩子買他想要的玩具等等。
在糾正孩子拖延情況的同時,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榜樣,給孩子起示范作用,讓孩子早日擺脫拖延癥的困擾。
限于篇幅的關系,我們只能講到這里。但我將在我的個人微信上繼續(xù)分享相關學習方法和教育理念,歡迎大家繼續(xù)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