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目的是通過聽、說、讀、寫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感受思想品德和愛國主義等方面的教育。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除了傳授學科知識,還要讓學生在思想品德和愛國主義等方面有所收獲。
一、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
1.結合常規(guī)進行德育滲透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有一句話,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痹谌粘=虒W中,教師可結合一個個教學常規(guī),培養(yǎng)學生有禮貌、互相關心、謙虛等優(yōu)秀品質。如在課堂教學中,課前的師生問候能在無形中增進感情 “Nice to see you”. “Hello, boys and girls” 等語句的使用易于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同時,也使學生明白見面應打招呼,說話要有禮貌。Free talk中的對話內容應多貼近學生生活,如 “Is everybody here ?” “How are you today?” “What do you like ?”…通過回答,讓學生明白應該互相關心,這也是滲透德育的一種方式。
2.通過激勵和表揚進行德育滲透
激勵和表揚對學生的觸動是很大的,具有很好的教育效果,教師可利用榜樣的作用進行德育滲透。對有進步的學生,教師要及時表揚,也可讓全班齊說 “Good! Very good”等,受到表揚的同學應回答: “Thank you, teacher”, 并且在我們日常的英語交際中,也常常對學生說 “Well done.” “Excellent” 等鼓勵性的話語,這不僅有助于被表揚的同學繼續(xù)努力,還有助于激勵其他同學,尤其是對于那些基礎差、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來說,老師鼓勵性的言語,對他的正面評價,更有利于他們樹立自信心、積極向上。
二、巧妙地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品德教育
1.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小學英語教學是英語學習的起始階段,其教學內容一般比較淺顯,多與學生的生活接近。教師要善于從教材入手培養(yǎng)學生的品質。如教學 teachers’office, computer room, art
Class,English class時,教師可采用音樂課唱游的形式來完成教學目標。通過學動物的名稱及 Where’s...句型,從而培養(yǎng)正確的道德情感和愛護學校意識。再如,在學顏色red時, 在上課之前,教師準備好一面國旗,然后出示這面國旗,要求學生注意國旗的特征。然后教師提問:“What’s this?” “What color is it?”“How many stars on it?”接下來教師指著一面國旗,有感情地把下面兩句話說一遍,并要求學生重復:“We love our national flag.”(我們熱愛國旗。)“We love our motherland.”(我們熱愛祖國。)通過畫國旗,說國旗,最后上升到表達對國旗、對祖國熱愛之情的學習過程,就能很好的達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2.課內外結合 ,實現(xiàn)學科間的橫向聯(lián)系
學習四季名稱 spring, summer , autumn ,winter時 ,教師可讓學生進行課外準備,說出喜歡四季的理由,擴大課堂教學的信息量,同時也讓學生通過愛家鄉(xiāng)的四季,表達愛家鄉(xiāng)的情感。教師還可讓學生在學習中進行學科間的橫向聯(lián)系,把非常有限的課本句子擴充,如復習關于天氣的句子,使英語學科和地理學科中的風土人情、人文知識結合起來,讓學生把在地理學科中學到的關于各地地理位置和氣候特征等知識用英語表達出來,這當中就有一個內化為自己語言及組織語句的過程,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建立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使德育有更廣闊的拓展空間。這節(jié)課的教學還可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家鄉(xiāng)、愛和平、反對戰(zhàn)爭的教育。
教師應具有敬業(yè)精神,熱愛教育事業(yè),熱愛學生,用自己的愛來喚起和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的愛,從而引伸到對生活的愛。英語課堂教學不只是語言知識的學習和操練,而是一種溫馨的情感交流、智慧潛能的開發(fā)、社會性交際能力的早期培養(yǎng),是師生共同創(chuàng)造精神生活的活動。教師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建立平等、互相尊重、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寬松、融洽、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學習的同時,品格得到培養(yǎng),性格得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