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戴爾公司是
世界上最大的電腦直銷商,它的
成功就取決于互聯(lián)網
電子商務和物流的完美結合,選擇并構建了適當?shù)碾娮由虅瘴锪髂J健N恼聫拇鳡柟倦娮由虅瘴锪髂J綐嫿ǖ脑?、過程、功能及利弊等對戴爾公司的電子商務物流模式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戴爾公司;電子商務;物流模式;功能
一、企業(yè)背景
戴爾計算機公司于1984年由企業(yè)家邁克爾·戴爾創(chuàng)立,在全球34個國家中擁有大約35800名員工。其理念非常簡單:按照客戶要求制造計算機,并向客戶直接發(fā)貨,使戴爾公司能夠更有效和明確地了解客戶需求,繼而迅速地做出回應。戴爾公司設計、開發(fā)、生產、營銷、維修和支持一系列從筆記本電腦到工作站的個人計算機系統(tǒng)。每一個系統(tǒng)都是根據(jù)客戶的個別要求量身訂制的。這種革命性的舉措已經使其成為全球領先的計算機系統(tǒng)直銷商,躋身業(yè)內主要制造商之列。
二、電子商務物流模式簡介
最終
消費者直接通過電子商務網站訂貨,公司按照消費者的需求,個性化地量身定制產品及服務,并通過第三方物流直接送貨上門,這就是電子商務物流模式。通過該模式,戴爾公司將供應商和最終消費者整合成一條優(yōu)化的供應鏈,通過互聯(lián)網媒介以及第三方物流的介入,大大提高了產品的
競爭力。
(一)大型的、專業(yè)化的第三方物流
一個覆蓋面廣、反應迅速、成本有效的物流系統(tǒng)是戴爾直銷模式成功的重要支柱。戴爾的物流完全外包給第三方物流公司,主要由DHL、BAX、FedEX等跨國性物流企業(yè)承擔。這些第三方物流公司具有健全的網絡、專業(yè)化的運營和現(xiàn)代化的管理。通過采用第三方物流的門到門服務,戴爾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改善了客戶服務水平。
(二)與供應商結成戰(zhàn)略聯(lián)盟
戴爾將供應商視作公司體系中的一環(huán),以維系緊密的供應關系。戴爾采取嚴格的資格評審,要求供應商不僅在效率上保持先進,在產品質量管理上,也要采取量化評估方式,從而確保供應商生產的零部件可以直接進入公司的生產線而無需進行來料抽樣檢驗。通過互聯(lián)網,戴爾公司與供應商間建立了緊密的虛擬整合關系。從而保證能夠按照戴爾本身的標準衡量零部件的品質,迅速有效地管理訂貨流通和緊急補貨所需的存貨。同時,戴爾也將最新需求信息和
預測信息等實時地傳遞給供應商。開放地在供應鏈上共享計劃和資源,幫助他們權衡市場,把庫存量降到最低。帶動供應商共同發(fā)展直銷模式,實現(xiàn)公司與供應商雙贏的合作關系。
三、戴爾公司電子商務物流模式構建原因及過程
創(chuàng)始人邁克爾·戴爾將經營理念定位于,按照客戶需求制造計算機,并向客戶直接發(fā)貨,從而使戴爾公司能夠有效和明確地了解客戶需求,繼而迅速做出回應。憑借其直銷模式,戴爾迅速成長為世界頂級的計算機跨國集團。1996年,戴爾在其網站上嵌入了電子商務功能,從而使其直銷模式從傳統(tǒng)商務向電子商務進軍。進一步提高了戴爾公司的服務水平,增強了競爭能力。
戴爾的物流從確認訂貨開始,確認訂貨以收到貨款為標志,在收到貨款之后需要兩天時間進行生產準備、生產、測試、包裝、發(fā)運準備等。而將物流系統(tǒng)運作委托給第三方物流公司,并承諾在款到后2—5天送貨上門,某些偏遠地區(qū)的用戶每臺計算機要加收200—300元的運費。戴爾通過供應鏈的管理與重組,有效的減低了庫存、縮短了生產周期,大大地提高了競爭力。
戴爾通過電話。網絡以及面對面的接觸,和顧客建立了良好的溝通和服務支持渠道。另一方面,戴爾也通過網絡,利用電子
數(shù)據(jù)交換連接,使得上游的零件供應商能夠及時準確的知道公司所需零件的數(shù)量、時間,從而大大降低了存貨,這就是戴爾所稱的“以信息代替存貨”,這樣,戴爾也和供應商建立起一個“虛擬”的企業(yè)。
四、構建系統(tǒng)的功能
(一)物流供應鏈的流程及功能
戴爾對待任何消費者都采用定制的方式銷售,其物流服務也配合這一銷售政策而實施。有以下八個功能。
1、訂單處理。在這一步,戴爾要接收消費者的訂單,首先檢查項目是否填寫齊全。然后檢查訂單的付款條件,只有確認支付完款項的訂單才會立即自動發(fā)出零部件的訂貨并轉人生產數(shù)據(jù)庫中,訂單也才會立即轉到生產部門進行下一步作業(yè)。用戶訂貨后,可以對產品的生產過程、發(fā)貨日期甚至運輸公司的發(fā)貨狀況等進行跟蹤。
2、預生產。從接收訂單到正式開始生產之前,有一段等待零部件到貨的時間,這段時間叫做預生產。預生產的時間因消費者所訂的系統(tǒng)不同而不同,主要取決于供應商的倉庫中是否有現(xiàn)成的零部件。訂貨確認一般通過兩種方式。即電話或電子郵件。
3、配件準備。當訂單轉到生產部門時,所需的零部件清單也就自動產生,相關人員將零部件備齊傳送到裝配線上。
4、配置。組裝人員將裝配線上傳來的零部件組裝成計算機。然后進入測試過程。
5、測試。檢測部門對組裝好的計算機用特制的測試軟件進行測試,通過測試的機器被送到包裝間。
6、裝箱。測試完后的計算機被放到包裝箱中。
7、配送準備。一般在生產過程結束的次日完成送貨準備。
8、發(fā)運。將顧客所訂貨物發(fā)出,并按訂單上的日期送到指定的地點。
戴爾所建立起來的供應鏈中沒有分銷商、批發(fā)商、和零售商。而是直接由生產廠商(戴爾公司)把產品賣給顧客。這就是戴爾所引以為豪的“把電腦直接銷售到使用者手上,去除零售商的利潤剝削,把這些省下的錢回饋給消費者。”
(二)“代理服務商”環(huán)節(jié)
代理服務商并不向顧客提供產品,也不向戴爾公司購買產品。他們只向顧客提供服務和支持。采取直銷的模式,就意味著再偏遠的區(qū)域都會有客戶,任何一個訂單都要滿足。而戴爾(中國)公司是一家新建的公司,不是由原來的制造企業(yè)轉型而來,沒有現(xiàn)成的分銷網絡物流系統(tǒng)可以利用。自建一個覆蓋面較大、反應迅速、成本有效的物流網絡和系統(tǒng)物流對戴爾來講是一件耗時耗力的龐大的工程,而且戴爾又在物流管理方面不具備核心專長,因送貨不
經濟導致的運作及其他相關成本上升而增加的費用是無法彌補的。面對全球化激烈競爭的趨勢,企業(yè)的戰(zhàn)略對策之一是專注于自己所擅長的經營領域,力爭在核心技術方面領先:而本企業(yè)不擅長的業(yè)務則分離出去,委托給在該領域有特長的、可信賴的合作伙伴。所以戴爾把物流外包。首先通過多種方式對備選的運輸代理企業(yè)的資信、網絡、業(yè)務能力等進行周密的調查,并給初選的企業(yè)少量業(yè)務試運行,以實際考察這些企業(yè)服務的能力與質量,對不合格者,取消代理資格。并對獲得運輸代理資格的企業(yè)進行嚴格的月度作業(yè)考評。
事實上在這條供應鏈上,戴爾處理的最多的是信息流,使其既能夠集中力量提供優(yōu)質的售后服務支持,而同時又避免了公司面臨“過度龐大的組織架構”。零件供應商、戴爾公司和代理服務商三者共同形成了一個“虛擬”的企業(yè),他們通過電子數(shù)據(jù)交換等方式密切配合,達到了資源的更優(yōu)化配置,同時也降低了成本,共同為顧客提供優(yōu)質的產品和服務。
五、構建的經驗
戴爾的銷售全是通過國際互聯(lián)網和企業(yè)內部網進行的。電子商務化物流使其可以先拿到用戶的預付款,待貨運到后貨運公司再結算運費(運費還要用戶自己支付)。戴爾既占壓著用戶的流動資金,又占壓著物流公司的流動資金,按單生產又沒有庫存風險。這些因素使其年均利潤率超過50%。當然,無論什么銷售方式,首先必須對用戶有好處。戴爾的電子商務型直銷方式對用戶的價值包括:一是用戶的需求不管多么個性化都可以滿足:二是戴爾精簡的生產、銷售、物流過程可以省去一些中間成本,因此戴爾的價格較低;三是用戶可以享受到完善的售后服務。
戴爾公司通過直銷模式,以需定產,倒著做供應鏈,可以使用戶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選擇所需要的產品:采取電子商務銷售模式,大大縮短了作業(yè)時間,也簡化了信息在公司內部傳遞的流程。它開創(chuàng)了電子商務化物流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