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一直被女排姑娘們連勝11局的戰(zhàn)績感動,甚至不知為何,只是看著她們緊張地投入在比賽當(dāng)中,看著她們聽著郎平教練的指揮,看著她們終于站上領(lǐng)獎臺,就忍不住熱淚盈眶。
真的很奇怪,因為一般來講,我們看比賽的時候,尤其是這種競技賽,更多的感情發(fā)泄會是“好球!”,“厲害!”,“臥槽!”,而非熱淚盈眶。
其實如果一定要說的話,甚至她們和我們有什么關(guān)系呢?我們既沒有運動員的經(jīng)歷,又沒有分到任何好處,我們到底怎么會熱淚盈眶呢?
女排精神是怎樣的?
我們?yōu)楹螣釡I盈眶的原因,我們只能從女排精神的內(nèi)核上找,看看她們到底是用什么感動了我們。
1.竭盡全力
中國的男女三大球,總共6支球隊,在大型賽事上,總共獲得過十金九銀,其中的十金五銀是女排姑娘們獲得的(其余的四銀是女籃女足分別獲得兩枚)。聽起來女排似乎成績很出彩,可其實排球和乒乓球不一樣,各國實力相當(dāng),甚至女排曾連續(xù)多年未獲得冠軍。
排球是一個很危險的比賽項目,郎平的兩根小拇指攔網(wǎng)時骨折;前女排隊長惠若琪,用了7根鋼釘才保住胳膊,永久無法取出,2次心臟病手術(shù)后繼續(xù)用生命比賽;顏妮自稱“女排膠帶大王”,從腳到肩都是,每天纏膠帶至少需花費100多元。
她們真的太難了,滿身傷病,壓力大,沒多少錢。可是她們沒有放棄,始終堅持,她們只要穿上中國隊的隊服,目標(biāo)就是“升國旗,奏國歌”。
2. 樸實自律
1994年出生的朱婷已經(jīng)拿MVP拿到手軟,去土耳其打球年薪135萬歐元,可是她仍然堅持不懈地訓(xùn)練,是球場上的勞模,她還會用自己的毛巾幫隊友擦汗。她用60萬讓父母住的更好,又捐錢給村里,幫助更多貧窮的孩子。
她們11局連勝回國,還是第一次享受坐包機的待遇,下飛機時,自己推著自己的行李箱,沒有助理,也沒有任何球員穿其他國家隊的隊服。
最近男籃的周琦成了熱門詞,關(guān)鍵詞包括“吃煎餅果子”,“臥推重量是張常寧一半”,“高薪低能”。他憑什么拿著和易建聯(lián)平齊的2000萬年薪,無非仗著當(dāng)年打的好,去NBA鍍過金,回來就享受了高薪。
這是不公平的,對那些真正付出的人是不公平的??墒沁@種對比,卻更加凸顯了女排的可貴和美好。
3.自信盡興
在對打完阿根廷后,從朱婷開始,中國女排一半的隊員直接在場地上來了一個俯沖式滑翔慶祝。自由人丁霞只有170多的身高,比起其他2米左右的隊友來說,確實太矮了,于是合影的時候,袁心玥和龔翔宇直接把丁霞架起來懸空拍照。
為什么她們玩的開,玩得起呢?因為她們自信到不在乎別人的眼光,也不覺得這樣會有任何的丟臉。
我們很多人太在乎自己的形象了,指甲不能露出本來的顏色,頭發(fā)每個月要去修剪一次,拍照必須得先把項鏈頭發(fā)整理好。
為什么?因為需要用這種方式,告訴別人,我是有身份的,我是有地位的,我混的還不錯。馬爸爸需要這樣嗎?不需要,他根本不需要任何外物來幫忙證明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了。
已經(jīng)是世界冠軍的女排,如此自信,如此自娛自樂,作為看客,我們沒有感到丟臉,反而覺得可愛又率性。
女排精神為何讓我們感動?
說起男足男籃,我們幾乎不會有任何想要熱淚盈眶的想法。那么到底為什么會唯獨對女排如此心生敬畏,熱淚盈眶呢?
是因為,我們從她們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希望。
我們的生活容易嗎?中考高考,答辯畢業(yè),找工作落戶口,省吃儉用,攢錢買房……生活仿佛是在升級打怪,有時贏有時輸,但總歸是困難重重。
雖說“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確實很舒服”,可是,我們活著總想爭口氣,總想讓父母能夠為我們驕傲,總想對得起僅此一次的生命。
我們是多么渴望成功,多么渴望付出能換來回報。我們知道人生艱難,知道會有九九八十一難,所以我們愿意竭盡全力,愿意拼個頭破血流,只求給我一個回報。
怪獸那么多,石頭那么多,我們愿意一直堅持,一直赤誠。我們愿意持續(xù)學(xué)習(xí)更多的技能,我們選擇放低自己的姿態(tài),那不是因為自卑和膽怯,而是我們知道世界很大,知道我們還需要繼續(xù)成長。
我們一點點成長,我們見識到更廣闊的世界,我們需要去學(xué)習(xí)端起姿態(tài),故作光鮮亮麗嗎?我們不想,我們也不需要,我們只想做我們自己。
作家亦舒說過:“內(nèi)心真正富足的人,從不炫耀擁有的一切,他不告訴別人讀過什么書,開過什么車,去過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裳,買過什么珠寶,因為他沒有自卑感?!?/strong>
我們何嘗不想這樣,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不可取代的能力,內(nèi)心充滿成就感,活得自信有底氣,根本無需在乎別人的眼光,無需活在他人的評價里。
可艱難前行中的我們需要一個榜樣,告訴我們,即便平凡如我們,只要堅持,也有成功的可能。而前面所說的一切,剛好就是女排的樣子,她們竭盡全力有所得,赤誠堅持謙虛自律,她們自信從容活得盡興。
我們該怎么做呢?
如果不去做,夢想永遠(yuǎn)都只能是夢想。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那么,我們到底該做些什么呢?
目標(biāo)明確
乍一聽,這完全是一句廢話,誰不知道?
但事實上,就是很多人不知道,他們知道自己想有錢,想出名,然后呢?沒有了。
這不叫目標(biāo)明確,這叫好高騖遠(yuǎn)。好的目標(biāo)是要符合SMART原則的,也就是要設(shè)定具體的、可衡量的、能夠達(dá)到的、相關(guān)的、有時限的目標(biāo)。
比如,我想在這個月內(nèi)讀完2本書,分別是《偷書賊》和《烏克蘭拖拉機簡史》。
既然有了目標(biāo),那就把這個目標(biāo)放在非常顯眼的位置,時刻提醒自己。這樣的話,當(dāng)閑暇的時候,就會優(yōu)先來完成這個目標(biāo),而不是刷刷朋友圈、看看抖音、逛逛購物軟件,時間把不知不覺地偷偷溜走。
既然有了目標(biāo),那我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完成了,這就涉及到了規(guī)劃。
規(guī)劃
女排的靈魂人物自然是教練郎平,她分析隊員,研究對手。她有針對性地、科學(xué)地讓隊員練習(xí),增強大家的技能,同時也根據(jù)對手的不同情況,制定不同地打法。
她在做什么?她在規(guī)劃。如果方向是錯誤的,那么走的越快,錯的就越多。我們一定要保證在正確的方向,用正確的方法,才能更快更容易地到達(dá)終點。
繼續(xù)上面的例子來說,我們根據(jù)2本書的厚度發(fā)現(xiàn),《偷書賊》預(yù)計18天讀完,《烏克蘭拖拉機簡史》需要12天讀完,計算出來平均每天需要讀多少頁后,再根據(jù)自己的看書速度,來計算每天需要多長時間。
這樣計算后,我們就可以避免拖延,避免想著“明天再說吧,反正這本書看起來也不是很厚,明天多看點就是了”。繼而根據(jù)目標(biāo)來調(diào)整日常的作息安排,有沒有可能在地鐵上聽書呢?或者午休的時間是否可以利用?
而這,就涉及到如何利用時間。
時間利用
時間管理的書籍賣的太火了,為什么?自然是因為大家在管理時間上都存在困難。
此處推薦一本書,《微習(xí)慣:簡單到不可能失敗的自我管理法則》,該書的作者就是靠著“微習(xí)慣”,成為作家,并且健身成功的。
簡單說,微習(xí)慣是小到可笑的習(xí)慣,比如每天做一個仰臥起,每天讀一頁書。但人們總是會有“既然都做了,那就順便多做幾個吧”的想法,所以微習(xí)慣也就漸漸成為了習(xí)慣。
用在我們這里,就比如當(dāng)你空閑的時候,你可以把書拿出來,哪怕只要求自己讀一段,可你一旦讀上之后,就會不自覺地一直讀下去,那么積少成多,這本書也就被看完了。
我相信,即便是如此簡單的微習(xí)慣,可是開始讀還是難的,畢竟葛優(yōu)躺起來是如此的舒服,那怎么辦呢?那就不要拖延,開始做就好了。
避免拖延
不瞞你說,我也是個拖延癌晚期患者,可我還是想推薦一本書給你《拖拉一點也無妨》,因為這本書實在是太不靠譜了。作者為了避免寫這本書,竟然跑到海邊去跳繩。
而這就是他的發(fā)現(xiàn),他發(fā)現(xiàn)“人們會為了逃避做一件事,而把所有其他事都做了”,比如,為了避免寫作業(yè),而完成了擦地掃地、洗衣洗碗、取快遞。
既然這樣,那我們就給自己設(shè)定一個并不需要完成,但看起來很大的目標(biāo)就好了。真樣的話,我們?yōu)榱瞬蛔鲞@件事,就會把其他那些看似小,但真正的目標(biāo)都完成掉。
比如我們設(shè)個大目標(biāo)“年底減重20斤,每天跳繩2000個”,好啦,估計沒人想完成,那為了避免跳繩,我們總得找個看似比跳繩更重要更緊急的事情做吧,比如讀《偷書賊》這個目標(biāo)就不錯。
恭喜你,目標(biāo)達(dá)成了。
寫在最后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成功,渴望成為夢想中的自己。
持久的自律,是極為可怕的力量,是可以摧毀一切前路阻礙的力量。
讓我們從每一刻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每個人都有成功的可能。
[責(zé)任編輯:裴江祥 PN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