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動力監(jiān)測各指標及臨床意義 血流動力學監(jiān)測的每個參數(shù)都有他的臨床意義,怎樣結合其它參數(shù)或臨床等等都是
我們應該掌握和經常思考的,而且只有在臨床中不斷運用、思考才能真正理解這些參數(shù)。
本文介紹了直接測量所得指標:上肢動脈血壓、心率、中心靜脈壓、右心房壓、右心室壓、
肺動脈壓、肺毛細血管嵌頓壓、心輸出量。由直接測量指標所派生的指標:心臟排血指數(shù)、
心臟搏出量、肺血管阻力、心室做功指數(shù)和 PICCO 參數(shù):血管外肺水、胸內血容量。介紹
了臨床應用于判斷左心功能、疾病的鑒別、心功能狀態(tài)的治療原則、指導疾病的治療等。
供大家參考。 1、主要監(jiān)測指標 1.1 直接測量所得指標 1.1.1上肢動脈血壓(AP) 正 值:收縮壓 12.0~18.7kPa(90~140mmHg),舒張壓8.0~
12.0kPa(60~90mmHg)。心排量、全身血管阻力、大動脈壁彈性、循 容量及血液粘度等
均可影響動脈血壓。一般用袖帶血壓計測量。在休克或體循 直視心臟手術時,應以橈
動脈穿刺直接測量為準[1]。血壓是反應心排量水平和保證器官有效灌注的基礎,過高時
增大左室后負荷和心肌耗氧,過低不能保證重要器官有效灌注。當MAP 低于 75mmHg 時, [2]
心肌供血曲線變陡下降,因此,MAP75~80mmHg,是保證心肌供血大致正常的最低限度 。
對原有高血壓病人,合理的 MAP 應略高于此。 1.1.2 心率(HR) 正 值 :60~100 次/min 。反映心泵對代謝改變、應激反應、容量改
變、心功能改變的代償能力。心率適當加快有助于心輸出量的增加,<50 次/min 或>160 次
/min ,心輸出量會明顯下降[3]。 1.1.3 中心靜脈壓(CVP) 正 值 :0.49~1.18kPa(5~12cmH20)。體循 血容量改變、
右心室射血功能異?;蜢o脈回流障礙均可使 CVP 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