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 《利用電話的交際技巧》
電話不僅僅是一種傳遞信息、獲取信息、保持聯(lián)絡的通訊工具,而且也是單位或個人形象的載體。在人際交往中,普普通通的接打電話,實際上是在為通話者所在的單位、為通話者本人繪制一幅深刻的電話形象。假如不注意在使用電話的過程中講究禮貌,失敬于人,無形之中將會使自己的人際關系受到損害。因此,懂得使用電話的禮儀是十分必要的。
撥打電話的基本禮儀
1.注意打電話的時間
當需要給別人打電話時,有關工作的電話最好在上班時打。不要輕易更改雙方約定的通話時間。要想使通話效果好一些,使之不至于受到對方繁忙或疲勞的影響,則通話不應該選在周末,而且盡量不要在對方用餐、睡覺、過節(jié)、度周末的時候打。與人通電話時,須顧及對方在作息時間上的特點。打電話到國外,還應考慮到時差。
2.如何準備打電話的內(nèi)容
打電話的人務必要有一個明確的指導思想,特別是在商界,除非萬不得已,每次打電話的時間不應超過三分鐘。因此,商界人士在打電話之前,為節(jié)省時間,一定要條理清晰地預備好提綱。然后,應根據(jù)腹稿或文字稿來直截了當?shù)赝ㄔ?。若撥通電話時對方正忙,則不應強人所難??梢约s一個時間,過一會兒再打。此外,與不熟悉的單位或個人聯(lián)絡,對對方的名字與電話號碼應當弄明白,免得因為弄錯而浪費時間。私人電話的通話時間則應視具體事情和自己與通話對方的交流程度而定。
3.打電話的恰當方式
打電話時,每個人開口所講的第一句話,都事關自己給對方的第一印象,所以應當慎之又慎,不能毫無禮貌地隨便開口。正式的商務交往中,要求禮貌用語與雙方的單位、職銜一同說出。在使用禮貌性問候語以后,應同時準確地報出雙方完整的姓名。不要還不知道對方是誰,一上來就跟人家拉近關系,這樣可能會讓接電話的人一頭霧水。
如果電話是由總機接轉,或雙方的秘書代接的,在對方禮節(jié)性問候之后,應當用禮貌用語應對,不要對對方粗聲大氣,出口無忌,或是隨隨便便將對方呼來喚去。得知要找的人不在,可請代接電話者幫助叫一下,也可以過后再打。在通話時,若電話中途中斷,按禮節(jié)應由打電話者再撥一次。撥通以后,須稍作解釋,以免對方生疑,以為是打電話者不高興而掛斷的。一旦自己撥錯了電話,切記要向被打擾的對方道歉。
4.不打沒有意義的電話
當遇到某些特殊情況時,如需要通報信息、祝賀問候、聯(lián)系約會、表示感謝的時候,有必要利用一下電話。但毫無意義、毫無內(nèi)容的電話,最好不要浪費時間去打。如果想打電話聊天,也要尊重對方的意愿,先征詢對方同意,然后選擇適當?shù)臅r間。切忌在單位打私人電話,或在公用電話亭肆無忌憚地打電話,毫不顧及其他等候打電話的人的感受,這是極不自覺的表現(xiàn)。
接聽電話基本禮儀
1.接聽及時
電話鈴一旦響起,應當盡快去接,不要讓對方等得太久,因為等待中的人特別容易變得焦急。如果因各種原因不能及時去接,就應在拿起話筒后先表示你的歉意并適當解釋一下。
如果是單位的工作電話,應在鈴聲響兩下之前去接,否則會讓人懷疑你單位的工作效率,并進一步影響單位的形象。如果是在家里接電話,盡管沒有必要像在單位里那樣及時,但盡快去接是對對方的尊重。如果是在電話鈴響了五下以上才去接的,也應向對方表示歉意。向對方解釋一下延誤接電話的原因是非常必要的。
2.應對得當
在工作場所接電話,當你拿起電話后,首先應問候對方,然后自報家門;或是先自報家門再問候對方。這樣做一是出于禮貌,二是說明有人正在認真接聽,三是萬一打錯電話就可以少費很多口舌。因為在工作場合,效率總是被首先考慮的事,規(guī)范的電話應對體現(xiàn)的不僅是對對方的尊重,而且還是本單位高效率和嚴格管理的體現(xiàn)。
在私人寓所接聽電話時,為了自我保護,可按照國外做法以電話號碼作為自報家門的內(nèi)容,也可以只報姓氏,不必留名,或者干脆不介紹自己。拿起電話后的問候語應當禮貌,切不可拿起話筒,毫無禮貌地直接問答。
3.通話時的姿態(tài)
在通話時,即使有急事,也要聚精會神地接聽電話,不能三心二意或是把電話置于一旁。接電話時,態(tài)度應當殷勤、謙恭。雖然表面上看,接電話時的態(tài)度與表情對方是看不到的,但在實際上對于這一切對方其實完全上可以在通話過程中感受到。在辦公室里接電話,尤其是外來的客人在場時,最好是走近電話,雙手捧起話筒,以站立的姿勢,面含微笑地與對方友好通話;不要坐著不動,一把把電話拽過來,抱在懷里,夾在脖子上通話。不要拉著電話線,走來走去地通話;也不要坐在桌角、趴在沙發(fā)上或是把雙腿高抬到桌面上,大模大樣地與對方通話。
4.態(tài)度良好
打電話時態(tài)度要認真,這是對對方的尊重。盡管對方看不見你打電話時的姿態(tài)和表情,但你的聲音會把你此時此刻的姿態(tài)、表情、心境在不知不覺中傳遞給對方,從而讓對方感受到你此刻對他的態(tài)度。因此,最好從拿起電話筒就開始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直至結束通話。打電話前應保持平靜的心境。在與對方電話交談時,不應穿插與他人的談話。另外,還要注意避免一邊與朋友說笑,一邊拿起話筒接電話;也不要在結束電話交談至掛機前的間隙里急于與旁人講話,更不要談及與對方無關的話題。如果萬不得已,有急事要處理,應向對方說明。
5.通話時語音語調(diào)要適合
由于雙方處于互相看不見的兩地,人們往往通過對方的聲音來揣摩對方盼隋緒、心境甚至長相,并形成關于對方的電話形象。因此,電話交談時,使用合適的語音語調(diào)非常重要。電話交談時,語調(diào)應盡量柔和,以此來表達自己的友善,生硬的語調(diào)容易讓人覺得不大友好。吐字應當準確,句子應當簡短,語速應當適中,語氣應當親切、和諧、自然。
6.認真傾聽,及時記錄
電話交談時,雙方都要集中精神仔細傾聽對方的講話,為了表示自己在專心傾聽并理解了對方的意思,需要用一些簡單的字作禮貌的反饋。辦公室的業(yè)務電話通常需要做記錄。記錄的內(nèi)容包括五個方面,來電人的姓名、單位、來電時間、主要內(nèi)容以及聯(lián)絡方式。如果有重要的內(nèi)容也需及時做記錄。
中止通話的禮儀
正常結束通話的禮儀。結束通話時,要禮貌地道別,別忘了向對方道一聲“再見”,或是“晚安”。而且要等對方先放下電話,而不要先把電話掛掉。按照慣例,電話應由撥電話者先掛斷。掛斷電話時,應當雙手輕放,不要重重地放下。否則讓人感覺很不禮貌。
中止通話的禮儀。在通話時,接電話的一方不宜率先提出中止通話的要求。萬一自己有特殊情況不宜長談,或另有其他電話掛進來,需要中止通話時,應說明原因,并告之對方回復電話的時問,免得讓對方覺得不受尊重。如遇上不識相的人打起電話沒完沒了,應當說得委婉、含蓄,不要讓對方難堪。
代接電話的禮儀
1.代接電話時要注意態(tài)度
代接電話時應該注意禮節(jié)。因為,打電話的人看不見發(fā)生了什么事,要向他作充分解釋,而不能簡單地應對。能親自接的電話,就不要麻煩別人。尤其是不要讓自己的孩子代替自己接電話。
2.錄音電話的禮儀
商務往來比較多的人,可請秘書代為處理電話,也可在本人不在時使用錄音電話。不過本人在場時,一般是不適合使用錄音電話的。萬一需要用錄音裝置時,則必須使自己預留的錄音聽起來友好、謙恭。
3.尊重隱私
在代接電話時千萬不要熱心過度,向發(fā)話人詢問對方與其所找之人的關系。當發(fā)話人有求于己,希望轉達某事給某人時,要嚴守口風,切勿隨意擴散。當發(fā)話人所找的人就在附近時,不要大喊大叫,鬧得眾人皆知。當別人通話時,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做自己的事情,千萬不要故意旁聽,更不能沒事找事,主動插嘴。
4.傳達及時
若發(fā)話人所找之人就在附近,應該立即去找,不要拖延時間。若答應發(fā)話人代為傳話,則應盡快落實。不到萬不得已時,不要把代人轉達的內(nèi)容,再托第二人代為轉告。否則,可能使轉達內(nèi)容變樣,或耽誤時間。
專家支招
業(yè)務員在訪問顧客之前用電話預約,是有禮貌的表現(xiàn),而且,通過電話事先預約,可以使訪問更加有效率。打電話預約看似簡單,但里面卻很有學問。電話撥通后,要簡潔地把話說完,盡可能省時省事,否則容易讓顧客產(chǎn)生厭惡感,影響預約的質量以至推銷的成功。因此,電話預約的語言要力求簡潔,但要抓住重點。同時,考慮到交談對方的所處環(huán)境,要使對方有被尊重、重視的感覺,而不是強迫對方的意思。成功的電話預約,不僅可以使對方對你產(chǎn)生好感,也便于業(yè)務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二十四《利用手機的交際技巧》
近年來,隨著移動電話的日益普及,手機成為人們隨身必備、使用最為頻繁的電子通訊工具。有關專家指出,隨著手機的日益普及,無論是在社交場所還是工作場合毫無顧忌地使用手機,都會成為社會禮儀的最大威脅。因此,在很多的工作場所,人們都強烈地反對使用手機。為了避免打擾他人,又不妨礙自己正常使用手機,應該嚴格遵守使用手機的禮儀。
使用手機的基本禮儀
1.手機置放到位
在一切公共場合,手機在沒有使用時,都要放在合乎禮儀的常規(guī)位置。盡量不要在并沒使用的時候握在手里或是掛在上衣口袋外,手機的使用者,應當將其放置在適當之處。按照慣例,公文包里和上衣口袋內(nèi)是外出之際隨身攜帶手機的最佳位置。切勿將其掛在衣內(nèi)的腰帶上;否則撩衣取用時,不僅不雅觀,還會因此舉而驚嚇對方。也可以放在不起眼的地方,但不要放在桌上。
2.在公共場合使用手機應遵守公德
公共場合特別是電梯、路口、人行道、影劇院等地方,不可以旁若無人地使用手機。如果非要在公共場合使用手機,應尋找無人之處,切勿當眾自說自話,盡量把自己的聲音壓低,絕不能大聲說話。公共場所乃是公眾共享之處,在那里最得體的做法,是人人都要自覺地保持肅靜。當手機處于待機狀態(tài)時,應調(diào)至靜音或振動。顯而易見,在公共場所手機鈴聲響個不停,或是在那里與他人進行當眾的通話,都是侵犯他人權利、不講社會公德的表現(xiàn)。在參加宴會、舞會、音樂會,前往法院、圖書館,或是參觀各類展覽時,尤須切記此點。
3.工作時間盡量少用手機
在工作崗位,亦應注意使用手機不要有礙于工作、有礙于別人。在辦公時,盡量不要讓手機大呼小叫。尤其是在開會、會客、上課、談判、簽約以及出席重要的儀式、活動時,必須自覺地提前采取措施,不要讓自己的手機響個不停。在必要時,可暫時關機,或者委托他人代為保管。這樣做,表明自己沒有一心二用,因而也是對有關交往對象的一種尊重和對有關活動的一種重視。
4.保證手機通訊暢通
使用手機主要的目的是為了保證自己與外界的聯(lián)絡暢通無阻,對于此點不僅必須重視,還需為此而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告訴交往對方自己的手機號碼時,務必力求準確無誤。如果是口頭相告,應重復一兩次,以便對方進行驗證。若自己的手機改了號碼,應及時通報給重要的交往對象,免得雙方的聯(lián)系一時中斷。
5.接聽手機的禮儀
接聽手機時,如果沒有特殊的原因,與對方進行通話的時間不應當超過五分鐘。撥打他人的手機之后,也應保持耐心,一般應當?shù)群驅Ψ绞昼娮笥摇T诖似陂g,不宜再同其他人進行聯(lián)絡,以防電話頻頻占線。不及時回復他人電話,撥打他人手機后迅速離去,或是轉而接打他人的電話,都會被視作惡意的犯規(guī)。在暫時不方便使用手機時,可在語音信箱上留言,說明具體原因,告之來電者自己的其他聯(lián)系方式。有時,還可采用轉移呼叫的方式與外界保持聯(lián)系。
6.尊重私密
通訊自由是受到法律保護的。在通訊自由之中,秘密性是其中最重要的內(nèi)容之一。因此,使用手機,應對此予以重視。通常情況下,手機號碼不宜隨便告之于人。即便在名片上,也不宜包含此項內(nèi)容。因此,不應當隨便打探他人的手機號碼,更不應當不負責任地將別人的手機號碼轉告他人,或是對外界廣而告之。一般不宜隨意將本人的手機借與他人使用,或是前往不正規(guī)的維修點對其進行檢修??紤]到相同的原因,隨意借用別人的手機也是不適當?shù)摹?/p>
7.注意安全
(1)使用手機時,對于有關的安全事項絕對不可馬虎大意。在任何時候,都切不可在使用時有礙自己或他人的安全。按照常規(guī),在駕駛車輛時,不宜忙里偷閑使用手機通話。駕駛車輛時接移動電話一定要用免提,以減少精力分散,避免發(fā)生交通意外的可能性。當然在車上最好不要使用手機,就算要用免提,也最好是把手機天線連接到汽車的外置天線,這樣可以降低干擾。
(2)不要在飛機上使用手機。在飛機上使用手機有可能導致空難。手機在使用或備用狀態(tài),都會有無線信號發(fā)出,尤其在開機、打出電話或搜尋網(wǎng)絡時信號最強。這類信號有可能影響到飛機上靈敏的電腦及導航系統(tǒng),從而危及到機上乘客的安全。正確做法是登機前要關掉手機。雖然現(xiàn)在中國未有法律規(guī)定這樣做,但一般航空服務人員都會提醒乘客關閉手機。
(3)不要在醫(yī)院使用手機。手機所發(fā)出的電波,會干擾到醫(yī)院的設備,擾亂醫(yī)療儀器設備的正常使用,影響病人的安全。如果撞上正有病人做緊急手術,儀器受到干擾,情況便非常危險。好多人到醫(yī)院都會因一時心急,打手機通知家人,但這樣做可能會影響到醫(yī)院儀器的操作。無論你在醫(yī)院的任何地方,都應該把手機電源關掉,以免造成干擾!
(4)在一般加油站,或者有潛在爆炸性氣體的地區(qū),也不允許使用手機。這是因為手機產(chǎn)生的小量火花,也可以引發(fā)爆炸。手機在按下電話開關時會產(chǎn)生微量火花,如果手機電線短路或老化,也有可能產(chǎn)生火花。如果當時空氣中積聚了相當濃度的易燃氣體便會產(chǎn)生爆炸。有學者指出,手機所發(fā)出的電波,更有可能同加油站的輸油設備發(fā)生共振現(xiàn)象,產(chǎn)生熱力而爆炸。
使用手機短信的禮儀
1.使用手機短信的基本規(guī)范
(1)發(fā)短信一定要署名。短信署名既是對對方的尊重,也是達到目的的必要手段。
(2)短信祝福不易冗長。節(jié)日期間,接到對方短信回復后,一般就不要再發(fā)致謝之類的短信,因為對方一看,又得回過來,很是麻煩。
(3)有些重要電話可以先用短信預約。
(4)及時刪除自己不希望別人看到的短信。
(5)上班時間不要沒完沒了發(fā)短信。
(6)發(fā)短信不能太晚。
(7)提醒對方最好用短信。
(8)短信的內(nèi)容選擇和編輯要健康。
2.短信的內(nèi)容分類
工作交流的短信:同事間一些簡單的工作交流或感情溝通可用短信進行,但除非是上司主動要求或事先征得其同意,否則,下級不能以短信方式和上級談工作。
利用短信拜年:對長輩不宜采取短信拜年的方式,而應該親自登門或電話問候。最親密朋友間用短信拜年應該自己編輯內(nèi)容,而不要利用他人的短信進行轉發(fā)。
短信提醒:對于一些重要事情,用短信方式婉轉地提醒對方,比用電話多次確認要禮貌得多。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發(fā)短信之前一定要進行電話或當面的邀請或確認。
轉發(fā)短信信息:轉發(fā)短信要注意禮貌,一定要特別注意短信內(nèi)容,不要發(fā)送調(diào)侃、無聊、有失大雅的短信。
專家支招
彩鈴的使用應注意場合。尤其是在辦公室、在拜會客人時應當注意。若在辦公室和一些嚴肅的場合,這種鈴聲不斷響起的話,會對周圍的人產(chǎn)生干擾,尤其是那些富有個性化的鈴聲。如果確實喜歡用,就應當適時將鈴聲調(diào)到振動上。另外,鈴聲內(nèi)容要文明。從鈴聲內(nèi)容來說,不能有不文明的內(nèi)容。否則,不僅顯得不雅,還會讓撥打者尷尬。鈴聲要和身份相匹配。相對來說,過于個性化的鈴聲與年輕人的身份比較匹配,一些長者或者有一定身份的人如果選擇與自己身份不太匹配的鈴聲,會損害自己的形象。鈴聲音量不能太大,無論是座機還是手機鈴聲,都不能調(diào)得過大,以離開座位兩米可以聽見為宜。有些人的鈴聲非常大,在大家埋頭干活時突然刺耳地響起,讓人心跳都會加快。在醫(yī)院、幼兒園等場所,過響的鈴聲會成為一種公害。
二十五 《禮貌侍人不可少》
禮貌待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中國曾有“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訓,意思是說:有道德的人待人應該彬彬有禮,態(tài)度不能粗暴傲慢,更不能出言不遜。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社會中的人際關系更是錯綜復雜,因此在社會中為人處世就變成了一個深邃而又敏感的話題。萬事禮為先,如果每一個人都青睞講禮儀的人,那么這樣一來,禮儀的作用就顯得十分重要。
陳棣是某公司的高級主管,下屬去見他時,他不但坐著不動,而且也不懂得禮貌讓坐,下屬只好站在一旁說話。有時因不滿意下屬的回答而不高興時,他就會一直不答言,或者始終不看下屬,讓人感覺充耳不聞,視而不見,讓下屬碰一鼻子灰后,心情低落地告辭。對待朋友,他也是愛搭不理,實在令人難受。但因陳棣正在得勢之時,職員們也就只是背后批評,當面還是恭維、奉承,心里卻反感他。后來形勢逆轉,他不再有實權時,一時間攻擊他的人就特別的多,這完全是因為他待人傲慢無禮造成的。
《詩經(jīng)》上說:“謙謙君子,賜我百朋?!敝挥卸枚Y儀的人才能獲得更多的朋友。禮多人不怪,人們都將一個人是否彬彬有禮作為其社會地位和受教育程度的檢驗標準。很多時候,一件事情的成功往往取決于你對對方的尊重。多禮能夠體現(xiàn)一個人的素質修養(yǎng)。禮也是人為的,并不是與生俱來的,必須要用心去領會、去學習,逐漸養(yǎng)成一種習慣,它會幫助你順利地打開人際交往局面。
某學校的王老師是以多禮出名的人,他見人必先打招呼,招呼必先鞠躬,對朋友如此,對學生也是如此。說話親切和氣,笑容可掬。你到他家或辦公室請他寫字,他雖筆風遒勁,但是很謙虛,請你坐下來談,你若不坐,他就始終站著。無論是誰,只要是與王老師相交,都會被他的禮貌所折服,所以他的人緣非常好。凡是他的學生,一見他來,立即鞠躬,站到一旁,等他先過,這并不是怕他,而是表示對他的一種尊敬。
只有誠懇者,才能顯出畢恭畢敬。只有做到恭敬,才是真正講禮貌。禮貌待人體現(xiàn)的是對一個人的尊重和友善。每個人都希望別人對自己有禮貌。同樣道理,我們也應當對別人有禮貌。禮貌是一個人素質高低的表現(xiàn),也是尊重人、尊重自己的表現(xiàn)。沒有人會對你的禮貌表示反感,只會對你的無禮表示厭煩。但是禮貌必須誠懇,不誠懇的多禮者,往往會令人生厭。人際交往中,與人見面握手,得體的寒暄幾句會讓人感到很親切。相反,如果寒暄時卻虛情假義,廢話、空話連篇,極力向別人討好,就會顯得無聊至極。
禮儀是聯(lián)接友誼的“紐帶”。一個人的誠懇與善良往往是通過禮儀來顯現(xiàn)出來的。所以說,畢恭畢敬的態(tài)度,得體的禮儀是贏得別人信賴的條件之一。禮貌是禮儀的基本體現(xiàn),而并不只是一種外在的表現(xiàn)形式,它是溝通人們之間友好感情的一道橋梁。如果人們能自覺地做到禮貌待人,不僅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純潔和美好,還可以避免和減少某些不必要的個人沖突,使社會生活朝著更加和諧的方向發(fā)展。
專家支招
人類追求的無非是快樂,因此有禮貌的人較之有用處的人更能得到別人的歡迎,一個真摯朋友的能力、真誠和善意,往往不易抵消他的嚴肅與堅實的表示所產(chǎn)生的不安。——洛克
生活中最重要的是禮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學識都重要?!諣栣?/p>
沒有經(jīng)過琢磨的鉆石是沒有人喜歡的,這種鉆石戴了也沒有好處。但是一旦經(jīng)過琢磨,加以鑲嵌之后,鉆石便生出光彩來了。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種寶藏,但是使它們生出光彩的則是良好的禮儀。——洛克
人之有禮,猶魚之有水矣?!鸷?/p>
二十六 《贊美別人的技巧》
“人告之以過則喜”,這是《論語》中的一句話。但現(xiàn)在的人際交往中并不提倡這種做法,因為很少人有子路、孔子等大圣人的這種雅量,一般情況下,普通人都不可能做到這一點。大家常說“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真正能聽得進逆耳忠言的人卻并不多。所以說話時應當靈活,不妨適當說些贊美的話。
贊美是一門學問,巧妙贊美別人,不僅會贏得對方的尊重,還會提高你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只要是優(yōu)點、是長處,對別人沒有害處,你就可以毫無顧忌地表示你的贊美之情。因為他代表欣賞一個人的某個特點,并肯定這個特點。當然,贊美別人對自己也會有所幫助。因為,你若想讓對方接受你的觀點或想法,就必須先讓對方能夠靜心傾聽你的想法。如果對方連聽都沒有聽進去,更談不上接受不接受。而要對方傾聽,就不可使對方產(chǎn)生反感。此時贊美的話就會發(fā)揮最好的效用,贊美別人的同時,也吸引了對方的注意力,對方才有時間靜心傾聽你的想法。
韓非子曾經(jīng)說過一句話,大意是:要適當?shù)刭澝绖e人的優(yōu)點和長處,這是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一條重要而實用的法則。任何人都樂意聽好話,聽別人贊美自己的長處和優(yōu)點,而不愿意聽別人直說自己的短處和缺點。愛慕虛榮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在他們覺得做沒有多大把握的事情時,非常愿意看到自己在這些沒什么把握的事情上表現(xiàn)不凡,獲得別人的稱贊。雖然贊美的妙用到處可見,但若是用錯了,就會令人處境尷尬。
有個公司的部門主管在抓好公司業(yè)務的同時,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撰寫了一本書稿,他這樣稱贊總經(jīng)理:“你在企業(yè)工作真是一個錯誤的選擇,如果你專門研究經(jīng)營管理,我相信你一定會成為商務管理的專家,會有更加突出的成果問世?!?/p>
總經(jīng)理看了部門主管的這一段文字,十分不悅地說:“你的意思是說我根本不適合做公司的總經(jīng)理,只有另謀他職了?!笨匆娍偨?jīng)理產(chǎn)生了誤解,本來想對總經(jīng)理贊美一番的部門經(jīng)理緊張得直冒冷汗。正當萬般尷尬之時,一位秘書走過來替部門主管打了個圓場,她說道:“部門主管的意思是說您是個多才多藝的人,不僅本職工作抓得好,其他方面也非常出色?!笨偨?jīng)理聽后,臉色一下子緩和了下來,這才化解了主管的危機。
由此可見,贊美也需要把握火候,掌握分寸,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同樣是贊美一個人,稱贊一件事,不同的表達方法取得的效果會大相徑庭。因此,若想巧妙地贊美別人,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碰到自我意識強、警覺性高的人,可以投其所好適當贊美,但要讓對方覺得你是由衷稱贊他,稱贊時眼睛要注視對方,流露出一種專心傾聽對方講話的表情,讓對方意識到自己的重要,這樣能達到一種無聲勝有聲的效果。另外,贊美也要有所見地,贊美對方的容貌,不如贊美對方的能力和品質更顯的得體。贊美的話要選準時機,適可而止,不宜過多,當對方對你的贊美顯示出不耐煩的樣子時,你就要適可而止。若別人剛介紹你與對方相識,這時你就應該巧妙地稱贊一下對方的名字,這樣對方才會更容易記住你。
適當?shù)刭澝绖e人,說說贊美話也是處世之道。贊美是博得人心的好方法,它不是拍馬屁,也不是奉承。只要話說到點子上,就能深入人心,在與他人打交道、共事時就會變得輕而易舉。
專家支招
成人之美是我們處世待人所應該崇尚的準則,成就的是別人的方便,美好的是我們自己的心靈。人們關注“成人之美”,往往都在自己的利益與別人的利益發(fā)生沖突的時候。這時候,有些人喜歡奪人之美。當然,正常的競爭是無可厚非的??墒牵傆幸恍┤嗽敢馐褂貌还獠实氖侄?。他們樂此不疲地在暗地里掠奪別人的勞動成果,即使這種果實對他們并無好處,他們也要爭相掠奪,因為讓別人拿走,那簡直是一件太痛苦的事情。長此以來,道德就會逐漸喪失,信任也會成為一種空話。鼓勵別人的同時也是發(fā)展自己的過程。與人相處,不能只看到別人的缺點,而看不到別人的優(yōu)點。不懂得成人之美的人,別人是不會對你投去敬慕目光的,你也就無法贏得別人的尊重。
二十七 《不要觸到別人的隱痛》
常言講得好:“人要臉,樹要皮,麻雀依靠三道眉。”觸人隱痛,是待人處世的大忌。我們在與人打交道共事時,不去揭別人的短,才是待人處世應有的禮儀。中國有“逆鱗”一說。逆鱗就是龍喉下直徑一尺的部位上長的鱗,龍的身上只有這一處的鱗是倒長的。其他部位任你如何撫摸或敲打都沒有關系,只有這一片“逆鱗”無論是誰觸摸到,都會被激怒的龍殺掉。人也是如此,無論一個人的出身、地位、權勢、風度多么傲人,也都有不能別人言及、不能冒犯的角落,無論如何也靠近不得。
三國中的英雄劉備是個“少須眉”的形象。在古代,胡子和眉毛稀少的男子被人認為是沒有男子漢氣概。劉備剛到西蜀時,曾被劉璋手下胡須茂盛的張裕取笑嘴上沒毛,令他十分惱火。等后來他趕跑了劉璋,成為張裕的主子的時候,終于找了個借口,把張裕殺了。由此可見,雖然劉備表現(xiàn)得有些心胸狹窄,但張裕說話尖酸刻薄,討得一時的口頭便宜,不懂維護他人尊嚴才是招來殺身之禍的根源所在。
傷疤不能隨便揭,無意揭人傷疤,會使人感覺到更加痛苦。觸人痛處,就會觸犯待人處世的潛規(guī)則,將朋友得罪,最終自己也會深受其害。恰當?shù)鼗乇芩思芍M的東西,可以使雙方的交往更為融洽。
據(jù)說朱元璋做了皇帝后,有個從前的小伙伴來到皇宮找他,想讓朱元璋給他封個官或者賞賜點什么。為了讓朱元璋勾起兒時的回憶,這個人跪在朱元璋面前說道:“萬歲,還記得嗎?小時候,咱們都替別人放牛。有一天,我們在蘆花蕩里,把偷來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著,還沒等煮熟,大家就搶著吃,結果罐子破了,豆子撒了一地,湯都潑在地上。你只顧從地上搶豆子吃,卻不小心連紅草葉子也塞進嘴里。葉子梗在喉嚨,你嚇哭了,還是我出的主意,叫你用青菜葉子放在手上一起吞下去,才把紅草葉子吞下肚里的……”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朱元璋再也坐不住了,大喝一聲:“哪里來的瘋子,打出去!”
結果,那個人被趕了出去。另一個當年的小伙伴聽說這件事之后,也來面見朱元璋:“萬歲,還記得我嗎?當年微臣隨駕掃蕩蘆州府,打破罐州城,湯元帥在逃,拿住豆將軍,紅孩兒當關,多虧菜將軍?!边@番話說的句句屬實卻又不失體面,朱元璋龍顏大悅,想起了當年自己和小伙伴們同甘共苦,當即給此人封了個御林軍總管。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個啟發(fā):所謂的“逆鱗”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痛處”,也就是一個人的自卑感、錯誤及缺點。不管是人格多高尚、多偉大的人,身上都有“逆鱗”存在。在面對人際關系的時候,我們必須事先研究一番,找到對方“逆鱗”位置,只要我們恰當?shù)乇苓^這個地方就不會招惹災禍了。
任何一個人都是可敵可友的,而多一些朋友總比四面樹敵要好。把潛在的對手轉化為自己的朋友,這才是最好的辦法。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言論自由的現(xiàn)代社會,人們一樣也有忌諱心理,有自己與人交往所不能提及的“禁區(qū)”。我們常說的瘸子面前不說短、胖子面前不提肥、“東施”面前不言丑一樣,對讓人失意之事應盡量地避而不談。這樣既尊重了他人又尊重了自己。不但給自己留了口德,還避免了“禍從口出”。
專家支招
人在通過說話的方式進行人際交往時,最要不得的是兩種表達的聲音:鼻音和尖音。用鼻音和尖音說話,在交往中具有破壞性的效果。用鼻音說話,尤其是初次與人交談時,往往會給人一種無精打采的厭煩之感。而用尖音給人的感覺是不愉快的。因為尖音刺耳,使人神經(jīng)緊張,容易破壞談話的氣氛。糾正鼻音必須努力消除心理緊張,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和愉快的心情,心情愉快了,思想也就放松了,說話時的語調(diào)也就隨之變得柔軟了。這樣你就不會因為你的聲音而打斷你與他人進行良好溝通的可能性。你的人際交往也就會變得輕松而愉快。
二十八 《要注意禮貌侍人的細節(jié)》
言行舉止上的細節(jié)是檢驗一個人是否懂得禮儀的具體表現(xiàn)。優(yōu)秀的人大多是注意細節(jié)的人。做事拘小節(jié),不抱怨人生,努力進取,人生的路才能越走越寬。有時候,一個很小的動作或禮貌習慣都有可能影響到辦事的結果。所以,在辦事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小節(jié),禮貌待人,才能不因小失大。行為禮貌是必須的,它是你辦事成功與否的前提之一。
王鵬是一個軟件公司推銷員,他與中關村一家電腦公司業(yè)務往來比較多,其他方面比較好,可就是有一個開關門不太禮貌的毛病。一天,他由于業(yè)務原因,多次進出此公司,終于引起了對方忍無可忍的批評。
“你小子,怎么辦事呀?有意見提嘛!你怎么開關門那么用力,我怎么說你才能記住呢?難道非罵你一次才行嗎?小王,以后一定要注意!”
王鵬自認為公司與對方關系非常好,也自認為與對方公司的職員關系不一般,因而注意不夠,忽略了開門關門這類看似簡單卻十分重要的禮儀。結果給人一種不講禮貌、粗暴的印象,嚴重的會得到對方的直言不諱的批評。極盡禮儀,取悅對方,自古皆然。所以,即使對方是自己的老主顧,也要多加注意。因為往往就是自己與對方比較熟悉,常常忽視了這些問題,從而不再約束自己,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容易造成與上述例子類似的情況。
不拘小節(jié)的人往往被人看作是不懂禮儀的人,這個道理許多人都很清楚,也會時常注意自己的言行,可當自己做起來時卻并不一定那么完美、輕松。這是一個習慣問題。所以我們必須從平時的一點一滴做起,加強修養(yǎng),同時更重要的是小心謹慎地來培養(yǎng)好的習慣。
有的人時?;虿恍⌒摹班亍钡匾宦暟验T推開或關上,發(fā)出大的響聲,給人的印象不是開門或關門而是在撞門,這是極不禮貌的。所以開關門用力要輕些,用力過猛,便會使房門碰撞墻壁發(fā)出大的聲響。但也不能用力過小,半天開不開,而給人一種畏畏縮縮、鬼鬼祟祟的不良印象。因此,對開門關門動作的輕重,可以看出一個人修養(yǎng)、內(nèi)涵和水平來,也反映了一個人的精神面貌,更重要的是,直接影響到對方對自己的印象好壞,所以要格外注意。
每次訪問之前,應想好自己開門、關門的方式與動作,盡可能禮貌些。當然,也沒有必要太緊張,而表現(xiàn)得太過拘謹,最好是形成好的習慣。古語說得好:“習慣成自然?!痹瓌t上不管是以何種方式開門,在打開時,以自己能自由進入的程度為宜,不要太小,也不可太大。同時人的坐姿也是十分重要的。為了給對方一個良好的印象,表現(xiàn)出自己的修養(yǎng),一般宜端正姿勢,靜靜地坐下,以等待對方的接待為好。位子也是值得注意的細節(jié)問題。切忌不可坐在主位上,而應坐在側面的位子上。因為自己是來辦事的,最好坐在靠近房門的位置,可也不能離主位太遠。坐位與主位的遠近,要由自己與主人的親疏關系來確定。
注意小節(jié),禮貌待人的問題遠遠不止以上這一些,但從以上這幾種行為禮貌中,我們便可以對行為禮貌的重要性有所了解。
專家支招
有些人在個人行為舉止上不拘小節(jié),把日常生活中不文明的舉止行為當作小事,而不加注意和重視,其實,文明舉止恰恰是從一些小事情做起的。如在公交車上主動為老、弱、病、殘、孕婦讓座,這看起來是一件小事,卻反映了你的文化素養(yǎng)和文明程度。文明的舉止往往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人樂意與你接近;而粗俗的舉止便會使人疏而遠之,必將影響你的社交活動的展開。由此看來,個人行為舉止不是一件小事,在人際交往中,應使自己的行為舉止符合文明規(guī)范的要求。要做到舉止文明,首先要克服行為舉止是小節(jié)問題的模糊思想,要從小處著眼,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其次要注意文明舉止的養(yǎng)成和積累。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品格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