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于百度文庫,感謝分享者上傳,讓我們能了解到這么好的知識和智慧。)
孩子的四種性情:
多血質(zhì):每一樣事情都是新鮮的,有趣的。都吸引他的注意力。但是什么事情都沒有完成。孩子小時候大多都是多血質(zhì)的。
粘液質(zhì):每一件事情都是如此的舒服,如此可愛,這樣呆著可真舒服。沒有什么事情可以打擾到他。
膽汁質(zhì):做事情必須達(dá)到目標(biāo)??傁胧亲詈玫?。
抑郁質(zhì):我也想這樣做,但是看起來好難啊。手幾乎沒有什么用處,總是在學(xué)習(xí),再學(xué)習(xí)。
雖然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氣質(zhì)傾向,但是并不純粹單一。對于粘液質(zhì)的孩子,我們也許需要稍微喚醒他,可能半個小時之后請他做一件什么事情。
孩子們做事情的原因和大人是不同的。孩子們有不同的方式來提高做事情的技巧。
關(guān)于界限(borderline):
一個樹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修枝剪葉,才能適應(yīng)環(huán)境。孩子也需要界限,來適應(yīng)我們這個社會。從前有一個傳統(tǒng),孩子生下來之后,把孩子緊緊的包裹住,讓他覺得更加安全,像在媽媽的肚子中一樣,其實孩子在媽媽肚子中的時候就體會到了界限。
其實孩子需要知道應(yīng)該怎樣做,如果父母老師不告訴他們,他們就會找不到自我,會變得調(diào)皮。孩子調(diào)皮,是因為父母老師沒有告訴孩子界限在哪里。
Trudis老師曾經(jīng)在一所幼兒園中看到一個孩子揪老師的裙子,躺在地上打滾,可是老師就像沒有看到一樣不去處理。Trudis老師對這所幼兒園的老師感到生氣,而不是對這個孩子生氣。是因為老師不知道怎么處理嗎?還是沒有注意到這個孩子的情況?這個孩子是無辜的。這個孩子其實只是想知道界限在哪里,這是孩子的權(quán)利。我們成年人需要給孩子界限。有的父母問我是否需要禁止孩子這樣做或者那樣做?父母感到疑惑,對這樣的問題Trudis老師總是說是的,應(yīng)該禁止。孩子需要時間學(xué)習(xí),并不意味著他們可以做我們成年人不喜歡的事情。孩子需要融入我們這個世界,盡管我們的世界和我們的生活并不意味著正確,盡管我們的世界和生活需要改善。
父母需要注意堅持界限。不要因為今天累了,就對原先設(shè)置的界限表示允許。這樣孩子就糊涂了,他們就開始探尋界限,如果這樣的情況發(fā)生幾次,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頑皮。父母自己要說到做到。
每個家庭需要思索自己家的界限。
問:如何平衡界限,如何做到不說太多的“不”和對孩子太放任?
Trudis:想一想為什么不讓孩子那樣做。聽一聽孩子的哭聲是什么原因?找到正確的方式來說是和不。需要找到我們自己家庭的界限。說到做到,孩子才會依靠規(guī)則。在進(jìn)行懲罰的時候,一定和孩子的行為相關(guān)。如果媽媽說:你這樣做,回來讓爸爸打屁股。但是爸爸回來并不想打孩子的屁股,那么這樣的懲罰是不對的。
現(xiàn)在很多的媽媽需要去上班,很多老人幫助照顧孩子。如果媽媽和孩子的連接并不是特別的緊密,那么對自己誠實的承認(rèn)這一點。不需要對別人承認(rèn)這一點,但是一定要對自己誠實。承認(rèn)自己已經(jīng)盡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注意到自己的界限,既需要自己獨處的時間,也需要和老公相處的時間,也需要和孩子相處的時間。現(xiàn)在這個社會,做母親的天性已經(jīng)在逐漸的消失了。所以現(xiàn)在這個社會,我們對自己和對孩子的責(zé)任是最重的。
問:幼兒園邊界和家里邊界不同怎么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