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fèi)電子書等14項(xiàng)超值服

開通VIP
精選中草藥圖譜大全(八)
名稱:娑羅子
類別:理氣藥
拼音:SUO LUO ZI
拉?。篠emen Aesculi
別名:天師栗、娑婆子、武吉、仙栗、開心果、蘇羅子
藥用部位:成熟種子
藥材性狀:本品呈扁球形或類球形,似板栗,直徑1.5~4cm。表面棕色或棕褐色,多抽皺,凹凸不平,略局光澤;種臍色較淺,近圓形,約占種子面積的1/2至1/4;其一側(cè)有1條突起的種脊,有的不甚明顯。種皮硬而脆,子葉2,肥厚,堅硬,形似栗仁,黃白色或淡棕色,粉性。無臭,味先苦后甜。
產(chǎn)地:甘肅、河北、河南
采收加工:11~12月間采挖。洗凈,除去雜質(zhì),曬干。
性味歸經(jīng):溫;甘;歸肝、胃經(jīng)
功能主治:理氣寬中,和胃止痛。用于胸腹脹悶,胃脘疼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5~10g;或燒灰沖酒。
禁忌:氣虛陰虛者慎服。
來源:浙江七葉樹Aesculus chinensis Bge.var.chekiangensis (Hu et Fang) Fang
科屬:七葉樹科七葉樹屬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低海拔的叢林中,常見于浙江、江蘇。
來源:天師粟Aesculus Wilsonii Rehd.
科屬:七葉樹科七葉樹屬
形態(tài)描述:喬木,高15~20米。掌狀復(fù)葉對生柄長10~20厘米;小葉5~7(~9),長倒卵形、矩圓形或倒披針形,長10~25厘米,寬4~8厘米,邊緣具微內(nèi)彎的小鋸齒,下面有絨毛或長柔毛,側(cè)脈15~20對;小葉柄長1.5~2厘米。圓錐花序頂生,雄花位于上部,兩性花位于下部;花萼筒狀,5裂;花瓣4,倒卵形,不等大;雄蕊7,不等長;兩性花的子房3室,有黃絨毛,花柱有長柔毛。蒴果卵圓形,長3~4厘米,具疣狀凸起,殼干后厚1.5~2毫米,成熟后3裂;種子種臍淡白色,占種子1/3以下。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500米的林中。分布于河南西部、湖北、江西、湖南、四川、貴州及廣東北部。
來源:七葉樹Aesculus chinensis Bge.
科屬:七葉樹科七葉樹屬
形態(tài)描述:落葉喬木,高達(dá)25米。掌狀復(fù)葉對生;葉柄長6~10厘米,小葉5~7,紙質(zhì),長倒披針形或矩圓形,長9~16厘米,寬3~5.5厘米,邊緣具鈍尖的細(xì)鋸齒,背面僅基部幼時有疏柔毛,側(cè)脈13~17對;小葉柄長5~10毫米。圓錐花序,連部花梗長25厘米,有微柔毛;花雜性,拉拉扯扯色;花萼5裂;花瓣4,不入地?zé)o門大,長8~10毫米;雄蕊6;子房在雄花中不發(fā)育。蒴果球形,頂端扁平略凹下,直徑3~4厘米,密生疣點(diǎn),果殼干后厚5~6毫米;種子近球形,種臍淡白色,約占種子的1/2。
生態(tài)環(huán)境:分布于陜西、河北等省。
【飲片】
名稱:娑羅子
飲片性狀:呈扁球形或類球形,似板栗。表面棕色或棕褐色,多抽皺,凹凸不平,略具光澤。
炮制方法:除去外殼及雜質(zhì)。
炮制作用:使藥物潔凈。
名稱:對葉百部
類別:化痰止咳平喘藥
拼音:Duì Yè Bǎi Bù
拉丁:Radix Stemona Tuberosae
別名:大百部、野天門冬根、山百部。
藥材性狀:多年生攀援草本,高可達(dá)5m。莖上部纏繞。葉通常對生,廣卵形,長8~30cm,寬2.5~10cm,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淺心形,全緣或微波狀,葉脈7~ll條;葉柄長4~6cm。花腋生;花下具一披針形的小苞片;花被片4,披針形,黃綠色,有紫色脈紋。蒴果倒卵形而扁。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產(chǎn)地:湖北、廣東、福建、四川、貴州。
性味歸經(jīng):性微溫,味甘、苦。
功能主治:潤肺下氣止咳,殺蟲。用于新久咳嗽、肺勞咳嗽、百日咳;外用于頭虱、體虱、蛻蟲病、陰癢癥。
名稱:桑白皮
類別:化痰止咳平喘藥
拼音:SANG BAI PI
拉?。篊ortex Mori
別名:桑根白皮、桑根皮、桑皮、白桑皮
藥用部位:根皮
藥材性狀:本品呈扭曲的卷筒狀、槽狀或板片狀,長短寬窄不一,厚1~4mm。外表面白色或淡黃白色,較平坦,有的殘留橙黃色或棕黃色鱗片狀粗皮;內(nèi)表面黃白色或灰黃色,有細(xì)縱紋。體輕,質(zhì)韌,纖維性難折斷,易縱向撕裂,撕裂時有粉塵飛揚(yáng)。氣微,味微甘。
產(chǎn)地:安徽、河南、浙江
采收加工:秋末葉落時至次春發(fā)芽前采挖根部。刮去黃棕色粗皮,剖開,剝?nèi)「?,曬干?div style="height:15px;">
性味歸經(jīng):寒;甘;歸肺經(jīng)
功能主治:瀉肺平喘,利水消腫。用于肺熱喘咳,水腫脹滿尿少,面目肌膚浮腫。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汁涂;或煎水洗;或熬膏敷。
禁忌:肺寒無火及風(fēng)寒咳嗽禁服。
來源:桑Morus alba L
科屬:??粕?div style="height:15px;">
形態(tài)描述:落葉喬木,高3~7米或更高,通常灌木狀,植物體含乳液。樹皮黃褐色,枝灰白色或灰黃色,細(xì)長疏生,嫩時稍有柔毛,葉互生;卵形或橢形,長5~10厘米,最長可達(dá)20厘米,寬5~11厘米,先端銳尖,基部心臟形或不對稱,邊緣有不整齊的粗鋸齒或圓齒;葉柄長1.5~4厘米;年生草葉披針形,早落。花單性,雌雄異珠;花黃綠色,與葉同時開放;雄花成柔荑花序;雌花成穗狀花序;萼片4裂;雄花有雄蕊4;雌花無花柱,柱頭2裂,向外卷。聚合果腋生,肉質(zhì),有柄,橢圓形,長1~2.5厘米,深紫色或黑色。種子小?;ㄆ?~5月。果期6~7月。
生態(tài)環(huán)境:全國各地有栽培。以江蘇、浙江一帶為多。
【飲片】
名稱:炙桑白皮絲
飲片性狀:深黃色,質(zhì)滋潤,略有光澤。有蜜香氣,味甜。
炮制方法:取桑白皮絲,將煉蜜用適量開水稀釋后,加入凈桑白皮絲中拌勻,悶透,置鍋內(nèi),用文火炒至不粘手時,取出,放涼。每桑白皮絲100kg,用煉蜜 25kg。
炮制作用:蜜炙后寒瀉之性緩和,偏于潤肺止咳,多用于肺虛喘咳,并常于補(bǔ)氣藥或養(yǎng)陰藥合用。
名稱:桑白皮絲
飲片性狀:為曲直不平的絲狀。外表面類白色或淡黃色,內(nèi)表面淡黃色。質(zhì)柔韌,斷面具纖維性。氣微,味微甜。
炮制方法:洗凈,稍潤,切絲,干燥。
炮制作用:生品性寒,瀉肺行水之力較強(qiáng),多用于水腫尿少,肺熱痰多的喘咳。
名稱:木蝴蝶
類別:化痰止咳平喘藥
拼音:MU HU DIE
拉?。篠emen Oroxyli
別名:千張紙、兜鈴、大刀樹、三百兩銀藥、玉蝴蝶、破布子、白故紙、海船果心、白玉紙、滿天飛
藥用部位:成熟種子
藥材性狀:本品為蝶形薄片,除基部外三面延長成寬大菲薄的翅,長5~8cm,寬3.5~4.5cm。表面淺黃白色,翅半透明,有絹絲樣光澤,上有放射狀紋理,邊緣多破裂。體輕,,剝?nèi)シN皮,可見一層薄膜狀的胚乳緊裹于子葉之外。子葉2,蝶形,黃綠色或黃色,長徑l~1.5cm。無臭,味微苦。
產(chǎn)地:云南、廣西、 貴州
采收加工:秋、冬二季采收成熟果實(shí)。曝曬至果實(shí)開裂,取出種子,曬干。
性味歸經(jīng):涼;苦、甘;歸肺、肝、胃經(jīng)
功能主治:清肺利咽,疏肝和胃。用于肺熱咳嗽,喉痹,音啞,肝胃氣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9g;研末,每次1.5~3g。外用:適量,敷貼,或研末撒。
禁忌:脾胃虛弱者慎服。
來源:木蝴蝶Oroxylum indicum (L.) Vent.
科屬:紫葳科木蝴蝶屬
形態(tài)描述:落葉喬木,高7~12米。樹皮灰色,厚而有皮孔;小枝皮孔極多而突起,葉痕明顯。葉對生,奇數(shù)二至四回羽狀復(fù)葉,小葉橢圓形至卵形,長5.5~14厘米,寬4~9厘米,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qū)捫ㄐ味?,全緣,有小葉柄??偁罨ㄐ蝽斏ù?;花萼鐘狀肉質(zhì),紫色,頂端平截;花冠橙紅色,肉質(zhì),鐘形而一側(cè)膨脹,先端5裂;雄蕊5,插生于花冠筒中部,伸出花冠外,花絲基部被毛,其中1枚雄蕊的花絲較短;花盤大,肉質(zhì);柱頭2片裂。蒴果;扁平,帶狀,稍內(nèi)彎,長。30~90厘米,寬5~8.5厘米,成熟時棕黃色,果瓣木質(zhì)。種子多數(shù),薄而扁平,卵圓形,除基部外,全被白色半透明薄翅包圍。花期7~10月,果期10~12月。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長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坡、溪邊、山谷或灌木叢中。分布于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飲片】
名稱:木蝴蝶
飲片性狀:為蝶形薄片。白色半透明,有光澤,上有放射性紋理。質(zhì)輕易裂,中部較厚,呈橢圓形,淡黃棕色。內(nèi)有種仁兩瓣,略似腎形,淡黃色。味微苦。
炮制方法:揀去雜質(zhì),篩去灰屑。
炮制作用:使藥物凈潔。
名稱:白果
類別:化痰止咳平喘藥
拼音:BAI GUO
拉?。篠emen Ginkgo
別名:靈眼、佛指甲、佛指柑
藥用部位:成熟種子
藥材性狀:本品略呈橢圓形,一端稍尖,另端鈍,長1.5~2.5cm,寬1~2cm,厚約lcm。表面黃白色或淡棕黃色,平滑,具2~3條棱線。中種皮(殼)骨質(zhì),堅硬。內(nèi)種皮膜質(zhì),種仁寬卵球形或橢圓形,一端淡棕色,另一端金黃色,橫斷面外層黃色,膠質(zhì)樣,內(nèi)層淡黃色或淡綠色,粉性,中間有空隙。無臭,味甘、微苦。
產(chǎn)地:全國各地均產(chǎn)
采收加工:秋季種子成熟時采收。除去肉質(zhì)外種皮,洗凈,稍蒸或略煮后,烘干。
性味歸經(jīng):平;甘、苦、澀;歸肺經(jīng);毒
功能主治:斂肺定喘,止帶濁,縮小便。用于痰多喘咳,帶下白濁,遺尿尿頻。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切片涂。
禁忌:有實(shí)邪者禁服。生食有毒。
來源:銀杏Ginkgo biloba L.
科屬:銀杏科銀杏
形態(tài)描述:落葉喬木,高可達(dá)40米。樹干直立,樹皮灰色。枝有長短兩種,葉在短枝上簇生,在長枝上互生。葉片扇形,長4~8厘米,寬5~10厘米,先端中間2淺裂,基部楔形,葉脈平行,叉形分歧;葉柄長2.5~7厘米?;▎涡裕菩郛愔?;雄花呈下垂的短柔荑花序,4~6個生于短枝上的葉腋內(nèi),有多數(shù)雄蕊,花藥2室,生于短柄的頂端;雌花每2~3個聚生于短枝上,每花有一長柄,柄端兩叉,各生1心皮,胚珠附生于上,通常只有1個胚珠發(fā)育成熟。種子核果狀,倒卵形或橢圓形,長2.53厘米,淡黃色,被白粉狀蠟質(zhì);外種皮肉質(zhì),有臭氣;內(nèi)種皮灰白色,骨質(zhì),兩側(cè)有棱邊;胚乳豐富,子葉2?;ㄆ?~5月。果期7~10月。
生態(tài)環(huán)境:全國大部公地區(qū)有栽培。
【飲片】
名稱:白果
飲片性狀:呈橢圓形,兩頭稍尖。外表面白色或灰白色,平滑堅硬,邊緣有2條棱線,一端有小長方形突起物。殼內(nèi)為橢圓形種仁,一端有淡棕色薄膜,種仁淡黃色或黃綠色,內(nèi)部白色,粉性,中間有孔隙,具小蕊。味甘微苦。
炮制方法:除去雜質(zhì)。
炮制作用:白果有毒,生食易中毒。
名稱:瓜蔞
類別:化痰止咳平喘藥
拼音:GUA LOU
拉?。篎ructus Trichosanthis
別名:果裸、地樓、王白、天瓜、黃瓜、野苦瓜、栝樓、肚瓜、大肚瓜、藥瓜、鴨屎瓜
藥用部位:成熟果實(shí)
藥材性狀:本品呈類球形或?qū)挋E圓形,長7~15cm,直徑6~10cm。表面橙紅色或橙黃色,皺縮或較光滑,頂端有圓形的花柱殘基,基部略尖,具殘存的果梗。輕重不一。質(zhì)脆,易破開,內(nèi)表面黃白色,有紅黃色絲絡(luò),果瓤橙黃色,黏稠,與多數(shù)種子粘結(jié)成團(tuán)。具焦糖氣,味微酸、甜。
栽培要點(diǎn):
產(chǎn)地:河南、河北、安徽
采收加工:秋季果實(shí)成熟時,連果梗剪下。置通風(fēng)干燥處。
地道沿革:
性味歸經(jīng):寒;甘、微苦;歸肺、胃、大腸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滌痰,寬胸散結(jié),潤燥滑腸。用于肺熱咳嗽,痰濁黃稠,胸痹心痛,結(jié)胸痞滿,乳癰,肺癰、腸癰腫痛、大便秘結(jié)。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
禁忌:脾胃虛寒,食少便湯及寒痰、濕痰者慎服。不宜與烏頭類藥材同用。
來源:雙邊栝樓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
科屬:葫蘆科栝樓屬
形態(tài)描述:近于栝樓,但其植株較小;葉片常3~7深裂,幾達(dá)基部,裂片線狀披針形或到披針形;雄花小苞片較小,長0.5~1.6厘米,寬0.5~1厘米,花萼裂片線形,種子棱線距邊緣較遠(yuǎn)。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林下、灌叢及草叢中。分布于陜西南部、甘肅東南部、江西、湖北西南部、四川東部、貴州、云南東北部。
來源:栝樓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科屬:葫蘆科栝樓屬
形態(tài)描述:塊根圓柱狀,灰黃色;莖攀援。卷須分2~5叉;葉柄長3~10厘米;葉片輪廊近圓形,長寬均約7~20厘米,常3~7淺裂或中裂,稀深裂或不分裂而僅有不等大的粗齒。雌雄異株;雄花幾朵于長10~20厘米的總花梗上部呈總狀花序或稀單生,苞片倒卵形或?qū)捖研?,長1.5~2厘米,邊緣有齒,花托簡狀,長約3.5厘米,花萼裂片披針形,全緣,長15毫米左右,花冠白色,裂片倒卵形,頂端流蘇狀,雄蕊3,花絲短,有毛,花藥靠合,藥室S形折曲;雌花單生,子房卵形,花柱3裂。果實(shí)近球形,黃褐色,光滑,具多數(shù)種子;種子壓扁狀。
生態(tài)環(huán)境:分布于我國北部至長江流域各地;朝鮮,日本也有。
【飲片】
名稱:蜜炙瓜蔞子
飲片性狀:表面深黃色,微顯光澤。有蜜香氣。
炮制方法:取煉蜜用適量開水稀釋后,加入搗碎的瓜蔞子,悶透,置鍋內(nèi),用文火加熱,炒至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每瓜蔞子100kg,用煉蜜5kg。
炮制作用:蜜制能增強(qiáng)潤肺止咳的作用。
名稱:炒瓜蔞子
飲片性狀:表面微黃色,鼓起。有香氣。
炮制方法:取凈瓜蔞子,置鍋內(nèi),用文火炒至微鼓起時,取出,放涼。
炮制作用:炒后寒性減弱。
名稱:大瓜蔞子
飲片性狀:呈扁平橢圓形。表面灰棕色,沿邊緣有一圈溝紋。一端較尖,有種臍,另一端鈍圓或較狹。種仁外被綠色薄膜,內(nèi)為黃白色,富油性。氣微味淡。
炮制方法:除去雜質(zhì)及干癟的種子,洗凈,曬干,用時搗碎。
炮制作用:生品長于潤肺化痰,滑腸通便。
名稱:瓜蔞皮
飲片性狀:呈絲片狀。外皮橙黃色或紅黃色,有光澤,內(nèi)淡黃白色。味淡,微酸。
炮制方法:洗凈,稍晾,切絲,曬干。
炮制作用:使藥物潔凈,便于調(diào)劑和制劑。
名稱:全瓜蔞絲
飲片性狀:呈不規(guī)則的絲塊狀。果皮橙黃色,果肉黃白色。味微酸甜。
炮制方法:除去梗及泥沙,洗凈壓扁,切成絲或塊。
炮制作用:使藥物潔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diǎn)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瓜蔞皮炮制方法與飲片性狀
化痰止咳平喘藥——瓜蔞的功效作用
中草藥圖譜6
中藥里的“全身是寶”系列之(五)——栝樓
中藥材別名大全
常用中草藥附圖解(續(xù)五)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diǎn)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