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豐子愷在41歲的時候?qū)懴隆昂贾菘烧f是我的第二故鄉(xiāng)”。他16歲來杭讀書,之后的日子,在皇親巷、田家園、馬市街、西湖邊都住過。某晚,豐子愷與友人在湖畔小屋夜飲,“我送客出門,舍不得這湖上春月,也向湖畔散步去了。柳蔭下一條石凳,空著等我去坐。我就坐了……”他為那不舍的風(fēng)景,留下了不少畫作,一起來看看吧。夏日西湖邊,小孩摘得荷葉,一人一葉覆于頭上,攜手歸家。畫家通過兩個“折得荷花渾忘卻,空將荷葉蓋頭歸”的“小人心”,將觀者帶入一個充滿生活情趣、給人以無限遐想的絕妙美境。款識:豁然開朗 子愷
此畫原收入《豐子愷精品畫集》(新加坡薝卜院 1988 年 8 月初版,所收作品創(chuàng)作于 1938 年至1946 年期間)。畫中的背景為豐子愷所常畫的西湖景致:斷橋和保俶塔。畫中一位老者帶著一小孩走上坡,經(jīng)過漫長的臺階后,突然見到西湖之境,有“豁然開朗”之感。款識:夜深滿載月明歸 劃破琉璃千萬丈 鐵甫先生雅賞 丁亥小春於西湖作 子愷
丁亥即1947年,豐子愷遷居杭州,本幅取意自宋朱景文《玉樓春》句意。畫中可見游人一行,在春日,劃著船,在夜西湖里賞月觀景,有一種安寧寂靜之美。款識:西湖早春 子愷畫
早春,杭州,氣溫還低,但湖邊的樹已經(jīng)泛出翠綠的葉片。游人穿著冬天的棉衣,在西湖邊散步、游玩。辛丑即1961年。畫中所描繪的是在西湖劃船之事,似7個人在劃船鍛煉。畫中“十里明湖一葉舟”取自李叔同的《早秋》“十里明湖一葉舟,城南煙月水西樓,幾許秋容嬌欲流,隔著垂楊柳。遠山明凈眉尖瘦,閑云飄忽羅紋縐,天末涼風(fēng)送早秋,秋花點點頭?!?/strong>西湖邊,游人正在排隊買票坐船。游人中有一家老小,也有戴著紅領(lǐng)巾的學(xué)生一起前來西湖坐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