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黃丸是由熟地黃、山茱萸(制)、丹皮、山藥、茯苓、澤瀉這六味中藥制成的藥丸。說到這個藥,就讓我想起了曾經(jīng)看到過的一則與它有關的趣事。
相傳清道光年問,湖北有一個叫李士彬的人去給他的老師拜年。李十彬進屋的時候,老師看見他穿著藍色綢緞衣服,便想到了一個.E聯(lián):“三尺天藍緞?!崩蠋熣f完上聯(lián)之后,讓他對下聯(lián)。李土彬想起從家里出來時,路上有一家藥鋪的招牌上寫有幾種方藥正好用上,便隨幾答道:“六味地黃丸?!薄傲丁睂Α叭摺?“地黃”“天藍”、“緞”對“丸”,李士彬?qū)Φ觅N切工整,老師連連點頭稱贊。
這個故事同然說明李士彬和老師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但也從另外一個側(cè)面說明了六味地黃丸在清朝應用之廣泛。故事真假不去管它,六味地黃丸在歷史上的知名度可見一斑。那么,這一味藥為什么就這么受歡迎呢?這還得從它的補腎作用說起。
六味地黃丸的補腎作用
六味地黃丸源于宋代醫(yī)學家錢乙的《小兒藥證直訣》,它原是用來治療小兒發(fā)育不良的,表現(xiàn)為立遲,行遲、發(fā)遲、齒遲、語遲的“五遲”證。現(xiàn)在其適應范圍已不再局限于?。畠骸拔暹t”,而可廣泛應用于各種病癥。它因滋補強身方面的顯著療效而成為補腎陰的著名方荊。
中醫(yī)學認為腎藏先天之精,為臟腑陰陽之本,生命之源,故稱為“先天之本”。一身之本,是一身陰液的總源。陰液虧損會引發(fā)各種病癥,如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消渴(糖尿病)等。六味地黃丸重用熟地黃為君藥,滋陰補腎,填精益髓.茱萸補養(yǎng)肝腎,并能澀精,取肝腎同源之意,山藥補益脾陰,亦能固腎,共為臣藥。三藥配合,腎肝脾三陰并補,是為三補,但熟地黃用量是山萊萸和山藥之和,故仍以補腎為主。澤瀉利濕而泄腎濁,并能減熟地黃之滋膩,茯苓淡滲脾濕,并助山藥之健運,與澤瀉共泄腎濁,助真陰得復其位,丹皮清泄虛熱,并制山茱萸之溫澀。三藥稱為三瀉,均為佐藥。六味合用,三補三瀉,其中補藥用量重于瀉藥,是以補為豐,肝脾腎三陰并補,以補腎陰為主,構(gòu)成通補開臺之劑,共奏滋腎益精之功。這味藥主要用于腎陰虛引起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手腳心發(fā)熱、遺精盜汗等癥狀,經(jīng)過歷代醫(yī)家的驗證,臨床療效顯著,從而留傳至今,被譽為“補陰方藥之祖”。
使用方法有竅門
六味地黃丸主要用于治療那些腎陰虛而陽盛的人,陽亢乃至強陽不倒,堅持服用六味地黃丸則能收到理想效果。
現(xiàn)在許多人喜歡自行服用六味地黃丸補腎,特別是一一些中老年男性,更是把它當作補腎的保健品長年服用口此外,有許多女性聽說六味地黃丸有美容保健的功效,也會經(jīng)常服用以延緩衰老口六味地黃丸是味好藥,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用的。例如明顯是陽虛(包括腎陽虛,脾陽虛)的人就不宜服用,腎陽虛的典型癥狀是腰膝酸軟、不耐疲勞、經(jīng)常覺得乏力、四肢發(fā)涼、喜熱怕冷等。此外,老年人不能一感到腰酸背痛就吃六味地黃丸,因為腰疼不一定都是腎陰虛引起的,腎陽虛、淤血、濕熱等原因都可以引起腰痛。所以,老年人不要輕易白醫(yī)自治,服用之前最好經(jīng)過醫(yī)生檢查,弄清楚疾病的性質(zhì),醫(yī)生將根據(jù)患者的年齡、體質(zhì)和病情決定用藥。
居家使用注意事項
六味地黃丸是偏于補陰的藥,配方中陰柔的藥多一些,服用后會妨礙消化功能。因此脾胃功能弱,消化不良者要慎服。服用兩周后如果效果不明顯,可能是選藥不對癥,可以找一位中醫(yī)大夫?qū)ι眢w的癥狀進行診斷,對癥選藥。服藥之前應該先去咨詢醫(yī)生:有沒有腎虛,是腎陰虛還是腎陽虛,該小該服用六味地黃丸,服多長時間。盡量避免由于盲門用藥而造成身體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