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光與卞隨,夏商之交的兩位高潔隱士,但也有人認為此二位是思想觀念過于迂腐的守舊厭新之代表人物。相傳商湯滅夏后,商湯曾多次欲讓天下給他倆,不想這二位不但拒不接受,反而過激地做出了投水而死的表態(tài)。
關于務光與卞隨之事,歷代典籍記載很多。比如《莊子-讓王》﹑《呂氏春秋-離俗》以及《韓非子-說林上》和《列仙傳》等,均以記載務光的事跡為詳。比如《韓非子-說林上》開篇即記載道:“湯以伐桀,而恐天下言己為貪也,因乃讓天下于務光。而恐務光之受之也,乃使人說務光曰:‘湯殺君,而欲傳惡聲于子,故讓天下于子?!瘎展庖蜃酝队诤?。”另外,《列仙傳》對此的記載則更為詳盡。文曰:“務光者,夏時人也。耳長七寸,好琴,服蒲韭根。殷湯將伐桀,因光而謀。光曰:‘非吾事也。’湯曰:‘孰可?’曰:‘吾不知?!瘻唬骸烈稳??’曰:‘強力忍詬,吾不知其它?!瘻瓤髓睿蕴煜伦層诠?,曰:‘智者謀之,武者逐之,仁者居之,古之道也。吾子胡不遂之?請相吾子?!廪o曰:‘廢上,非義也;殺人,非仁也;人犯其難,我享其利,非廉也。吾聞非義不受其祿,無道之世,不踐其位。況于尊我,我不忍久見也?!熵撌猿劣谵に?。后四百余歲,至武丁時,復見。武丁欲以為相,不從。武丁以輿迎而從過,不以為禮。遂投浮梁山。后游尚父山?!?/p>
綜合上述兩則記載,可以看出,湯伐桀前,曾請務光出謀劃策,但是務光認為這不是他應該做的事,拒絕參與。湯請他推薦其他人,務光同樣也是拒絕回答。湯建立商朝后,想讓位給務光,務光認為“非其義者,不受其祿;無道之世,不踐其土”,不但推辭不受,而且還覺得這樣是一種羞恥,故負石而自沉于廬水了。
思想這東西,本無所謂對與錯,但有一點很清楚,那就是有總比沒有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