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貧瘠的農村,改造一個鄉(xiāng)村空巢老人的土房子
這是最新一期夢想改造家設計師陶磊接到的任務
這個翻拍于日本綜藝《全能住宅改造王》的家裝節(jié)目已經到了第八季,曾創(chuàng)造過不少老屋翻新經典,也帶火了很多建筑設計師,比如青山周平等等
但就在最新這期《落葉歸根,陶磊重建小院改善空巢生活》節(jié)目里,設計師為空巢老人改造的農村房,一出來便遭到了全網抵制,群起攻之
節(jié)目組不得不發(fā)了致歉函,并提出負責承擔一半改造費,但網友依舊不買賬,要求立刻給老人退錢
從小作為家裝節(jié)目愛好者的我,立馬把這期節(jié)目找來完整看了一遍
結果好家伙,給我也是越看越氣...
真叫盧俊
認認真真聊地產,實實在在談買房。
2931篇原創(chuàng)內容
Official Account
01
改造的房子,位于甘肅省白銀市,一個叫做水泉鎮(zhèn)牙溝水村的地方
這里是典型的西北氣候,冬天寒冷,干旱少雨,多風多沙
地理條件決定了這個貧瘠村莊的基本風貌是這樣子的
周邊也都是矮矮的土房子,除了土就是沙,基本沒有什么綠化
委托家庭的背景是地地道道一輩子生活在農村的農民
老杜,他和老伴用自己一生辛苦養(yǎng)育了5個兒女,子女自己也很爭氣,齊刷刷考上了大學便留在了城市生活
而老人自己呢,卻在操勞大半輩子后,變成了留守在農村里孤獨的空巢老人
當然這是他們自己的選擇, 和所有的農村老人一樣
習慣了土地,也習慣了鄉(xiāng)村生活,所以老杜并沒有聽從兒女的建議,搬到城市
而是打算和老伴永遠守著自己的老房子,但因為逢年過節(jié)兒女還是會回到農村,回到這個土房子,那也是一家人每年能夠相聚的短短幾天
所以老杜和子女才聯(lián)系了節(jié)目組,希望這個養(yǎng)活了他們三輩人的老房子,可以變得更好
這是一座典型的西北圍合式小院,東側是廚房和起居室,北側和西側是四間臥室
屋子內部構造和設備,保留典型農村土屋的特征
居住空間全都是雜糅的,吃飯的、會客的、做飯的都在一個主屋子里
所以沒有正兒八經的客廳、當然廚房和餐廳也是很簡陋,衛(wèi)生間也是最原始的旱廁
兩位農村老人的改造需求也非常好理解
一個,居住空間得到改善,自己可以好好的安享晚年
另一個,讓偶爾回來的兒女們喜歡老家的房子,居住起來沒有從城市回到農村里的不適感
為了達成這個樸素的愿望
一開始老人就拉著設計師和節(jié)目組,到隔壁鄰居家的二層歐式小洋樓參觀
然后又羨慕又直白又委婉的告訴設計師: 他們也想要一個二層小洋樓
在農村,二層才是樓房,一樓只是平房
老杜的想法是最傳統(tǒng)的農村人對于好房子的理解
02
但設計師一開始,就想要拒絕老杜的要求
就是一副:“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的態(tài)度
或者說他認為自己對于建筑的理解,是高于房主本人的,需要引導老人往所謂正確的審美靠攏
最后建筑師總結了自己的設計理念
第一,它肯定不能和城里房子相似,迎合城里人的時髦風格;第二,它也應該不是過去的農村的房子,要有突破和創(chuàng)新
完完全全的上帝視角,和老人當初提出來的需求,完全無關
建筑師個人覺得,這應該是一個順應中國時代發(fā)展的 未來鄉(xiāng)村建筑
03
好家伙,居然重建了一個紅磚毛坯房
要是放在如今城市森林里,可能會是讓人覺得很驚艷的藝術建筑
但是在廣袤的周遭環(huán)境多為荒地的西北農村,紅磚、水泥、木頭,真的會完全融入周邊荒涼的氛圍而更加荒涼
這個房子真的讓人難以理解,實在太太太太原始了
這片紅磚讓我想起自己老家縣城里剛蓋起的樓房,并且還是沒錢裝修的那種房子
建筑師大量使用了紅磚,且為了追求原始的美感,在外立面各個部分都做了 鏤空 處理
所以你在改造后的房子里,經常會看到各種地方外墻是鏤空的
雖說增加了透光,但卻沒辦法抵御西北的寒冷
客廳是老人最滿意的地方
一眼望出去是可以看到整個棗園的院子,冬日里溫暖的陽光照射進來,完全告別了土房子里客廳陰冷不透光的常態(tài)
但除了客廳,室內每個地方都值得被吐槽一遍
比如衛(wèi)生間,紅磚的襯托,一股濃濃的敘利亞毛坯工業(yè)風
還有這棵突然出現(xiàn)在衛(wèi)生間里的樹,顯得衛(wèi)生間更加詭異了
這個需要容納20多口人的餐廳,看起來十個人也坐不下,建筑師真的有好好規(guī)劃餐廳空間嗎
還有廚房居然是往內開門,直接碰到灶臺,不僅空間逼仄,而且好像還是一個暗室
既然做了二層,想不通樓梯為什么不做得更寬一點
最最讓我郁悶的就是這個長長長的過道
這昏天暗地,和監(jiān)獄房有什么區(qū)別
然后從每個臥室出門,走道都會擠得轉不過身來
這是一個需要給20位家庭成員的家族住所,原始空間足夠大
但改造過后,卻似乎更加擁擠了
在我看來許多非常重要的空間,除了客廳,比如廚房、餐廳、衛(wèi)生間等,都沒有得到好好規(guī)劃和該有的重視
建筑師但凡稍微考慮到農村老人的真實居住體驗,完全可以做得更精致實用一些
04
再考慮到這次改造的天價費用:132萬
我完全能理解大家為什么會如此暴怒
人們憤怒的點是并不是設計師不夠專業(yè),做得不夠好
最重要的是, 沒有首先在老人的需求上做文章,反而把這次改造當做自己的一個作品,甚至是試驗品,追求個人風格和審美的極致
插播一個小插曲,知道建筑師為什么如此執(zhí)著于紅磚毛坯風嗎
因為他給自己設計的北京的家,也是同類設計風格
但我們把目光拉回到農村,這不是一個城市中產回歸田園的烏托邦居所,而是住了一輩子土房子農村老人的質樸愿望
他們向往的很簡單,向往都市的現(xiàn)代化,城里有他們日夜思念的兒女
想要一個溫馨舒適的大房子,洋氣一點
在建筑師眼里或許過于實在,還有點土,或者完全沒有發(fā)揮空間
但是,老人辛辛苦攢下的都是血汗錢
不管是抱有什么樣的情懷來參與這次改造,委托人的需求應該得到尊重,且要充分滿足,才是合理的
看完節(jié)目,我個人還有一點不理解的是:節(jié)目組在其中為何扮演的是路人角色
首先,既然剛開始就是委托人出資改造,那么節(jié)目組在請建筑師和規(guī)劃設計方案的時候,至少應該先給到委托人審核后再執(zhí)行
如果覺得老人家不太懂,也應該和他們的兒女進行溝通,至少達成個基本共識吧
還有,節(jié)目組在改造中扮演的是純粹牽線人,本質上沒有介入整個改造過程,完全由建筑師主導,也是做節(jié)目的一種不負責任
一個只當甩手掌柜的節(jié)目組,一個唯我獨尊的設計師,給空巢老人重建了一個相當富有藝術感但是也相當不實用的房子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善良樸實的老人將要在這個紅磚毛坯房里度過自己的晚年
還得自掏腰包一半的價錢,至少要付六七十萬...這要誰看完不得是窩一肚子火
05
家裝節(jié)目翻車或者被吐槽,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說到這里不得不提更古早的《交換空間》,無數(shù)的室內設計也同樣被網友罵過
還有業(yè)主進到改造后的房子里,進門看到裝修當場直接哭出來的
也有些業(yè)主真的接受不了的設計,直接說:“這個太土了”。
最近這個節(jié)目的主持人王小騫,也出來對這次農村改造房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
王小騫不說還好,一說我倒更生氣了
交換空間里頭的設計,再怎么浮夸或者被吐槽不實用也好,但重要的是,它它它...不跟業(yè)主收費的??!
話說回來,這可能是當代基層設計師的通病
因為知道的太少,所以喜歡拿自己會的去套一切項目
真正專業(yè)的設計應該多維度考慮,因地制宜地創(chuàng)造
很可惜的是,現(xiàn)在很多所謂專業(yè)的建筑設計師,還停留在極不專業(yè)的表現(xiàn)主義
這個132萬的天價農村房, 就是在這樣不專業(yè)的表現(xiàn)主義之下
硬生生造出來的,也硬生生讓兩位農村老人來為此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