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 Greening/文 李孟潮/譯
“自助心理學”開講至今很受歡迎,但也有人不滿意。我想,這是我向大家更深入地介紹自助心理學的時候了。上世紀70年代,人們發(fā)現(xiàn)兩個值得關注的現(xiàn)象:一是快速的心理治療往往效果不能維持,另一個現(xiàn)象是在美國找私人醫(yī)生看病的人中,居然有60%的人是因為心理問題。這讓我和同事們想到,人們需要一些簡單的方法讓他們能自己照料情緒波動和長期刺激。心理治療要能達到深層次的心理改變,不能單純依賴治療師,你需要學會自己治療自己。
其實,心理問題和你怎么看自己和世界,和你怎么做事情,怎么學習有關,而不是和某種神秘的、只有心理醫(yī)生才知道的心理力量有關。自助心理學并不是鼓勵大家放棄心理治療,它和心理治療是相輔相成的。自助心理學有五個原則:
1、加深你對自己的問題的理解;
2、幫助你認識到你的心理問題給你帶來的好處,這些好處是讓你的心理問題長期不能解決的一個原因;
3、鼓勵你承擔起改變自我的責任;
4、讓你意識到面對問題的新思考方式、新感覺和新行動;
5、提升你成長和自我實現(xiàn)的目標。
根據(jù)這五個原則,我們吸取了各流派心理治療的精華,提出了一些建議和方法。自助心理學并不是直接地給你出點子、更不可能替你把生活中的問題解決,問題的解決還是要靠你自己,“自助”的意義就在于此。
所以,自助心理學中很多時候在啟發(fā)你思考,和你分享別人的經(jīng)驗和方法,你需要根據(jù)這些建議和方法,結(jié)合自己的情況,發(fā)展出適合自己的自助方案。
交流中最尷尬的局面出現(xiàn)了——雙方無話可說了。無話可說有時候是因為一方對另一方說的根本不感興趣,有時候是因為我們說的意思和對方的理解有偏差,有時候是因為我們?nèi)狈υ谀承┨厥馇榫跋碌臏贤记?。無論是哪一種情況,即便在沉默的時候,你和對方還是在交流,兩個人坐在一起,什么話都不說,但又沒有人起身告辭,這本身就是一種交流的方式,雖然這種交流可能會讓你焦慮。良好的溝通需要溝通雙方在適當?shù)臅r候分別扮演起發(fā)送信息者和接受信息者的角色。跳探戈舞需要兩個人,一個巴掌拍不響,交流中出現(xiàn)無話可說的情況也是需要兩個人的配合的。交流是兩個人的事情,所以你不能指望等著對方為交流負起全部責任。
這些建議和方法可以教會你在無話可說的時候說什么,并如何避免無話可說的情景出現(xiàn)——
1、不要退縮
無話可說時,不要退縮,也不要灰心。你是可以做些什么的。在心里默默地責怪自己或?qū)Ψ接谑聼o補,你應該嘗試一些新的東西、新的話題,雖然這在開始的時候很困難。
2、個性化
說話的主題要具體,要個性化,多用你自己的話,而不要用書面語,不要說套話,不要泛泛而談或老生常談。
3、注意當下
把注意力集中在此時此刻的事情,注意到你在說什么,你在想什么,你的情緒是什么,對方又在說什么、想什么,他的情緒是什么,你們之間在做什么。即便你們的話題是涉及到過去、未來或者其他人,你的注意也要放在眼下的交流。特別要注意的是情緒,它往往是無話可說的罪魁禍首。
4、避免判斷
不要輕易地對某事某人做出道德判斷或價值判斷。只有在你確實需要做以上判斷時再做判斷,因為即便這些判斷不是針對對方的,也會讓他們不舒服。每個人都有一些不安全感和內(nèi)疚感,沒有人需要太多的判斷和批評。如果你確實要發(fā)表一些批評意見的話,你最好是以嚴肅的專家的姿態(tài)或值得信任的朋友的姿態(tài)說話,這才會讓對方愿意和你交流下去。
5、慷慨地贊揚
人們通常都希望得到支持、表揚和贊同。對這些東西盡量慷慨一點。即便一個人很悲觀,時常自責,他也至少需要別人的贊同,而不是空泛的鼓氣。但注意不要變成一個老好人,不要虛偽地奉承,而是真誠地、實事求是地贊揚。
6、想好再說
花時間和精力想想你想和對方交流些什么。不要不經(jīng)過大腦開口就說,而又沒有主題。當然了,沒有刻意準備的交流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有時候如果你多考慮一下交流的技巧會讓你的生活更愜意。特別是當別人不理解你或不重視你的時候,為交流做些準備是必要的。
7、聽
交流過程中要給對方一些時間和空間。不要打斷他的話或者接下茬。要知道你是希望和別人交流而不是演講,獨白,或爭吵。學會真正傾聽別人。
8、別和感覺爭辯
記住對有些人來說,感覺就是事實。你的朋友可能和你的感覺不同。和他們的感覺爭辯你永遠也贏不了,如果他們是感覺型的人的話。你只有去尋找你們的相同點。
9、正視誤解
面對這樣的事實:你所理解的東西可能并不是人家要表達的。向你的朋友重復一遍她的話,說出你的理解,并征求她的意見。這會清除誤會,也替深入交流打好基礎。
10、你想交流還是想贏
問自己,你是想要交流還是想要獲勝。你是否只想展現(xiàn)自己,而讓別人做你的忠實聽眾?你是否想操縱、控制整個談話的過程?如果人們和你對抗的時候,想一想是不是因為你想要獲勝而不是交流。
11、想贏什么?
看看在交流中你究竟想贏得什么東西。也許你不僅僅希望控制別人的行為。我們經(jīng)常會想贏得一場虛擬的訴訟。人際關系中出現(xiàn)了檢舉人,目擊者,法官,起訴者,被告,律師,陪審團,證據(jù),要追查線索,坦白罪行。不幸的是,這種方法交流下去的話,一方勝利的同時另一方就失敗,關系就破裂,自然無話可說了。
12、學會表達情緒
注意影響交流的憤怒和怨恨。沉默發(fā)生往往是因為我們害怕怒火爆發(fā)。你應該避免怒吼和威脅別人。但這并不等于你要壓抑自己的憤怒,學會表達你的憤怒(作者注:參見本刊第九期《制怒20法》)。
13、無話可說的好處
想一想一言不發(fā)給你帶來的好處,比較一下,究竟這些好處重要還是主動和人溝通重要。
14、要內(nèi)外一致
不要含混不清,特別要注意表情、行為和言語的一致。想想,如果一個人惡狠狠地對你說:“我沒有發(fā)火!”或者冷笑著對你說:“好,你這樣做很好!”這會讓你困惑的,到底該怎么做?如果你接受到雙重信息,要及時指出來。也要注意自己的外在表現(xiàn)和內(nèi)心感受的一致。
15、澄清你的要求
澄清你的界限和要求。不要一味地退縮和忍讓。從小家規(guī)很嚴的孩子尤其容易如此。但要知道,告訴別人你忍耐的極限和你的要求并不表明你就是魔鬼,你只不過是做一個真誠的人罷了。你讓別人一開始以為你是老鼠,突然你又變成了發(fā)怒的獅子,人們以后自然會小心翼翼,不和你深交。
16、加入一個團體
加入一個溝通技能訓練的小組或一個俱樂部,逐步訓練,提高你的溝通技巧。
杰拉德·古德曼( Gerd Goddman)了促進溝通的六個方面,在交流時候需要注意這些方面:
多提開放問題(如:今天過得怎么樣?)少提封閉式問題(如:現(xiàn)在幾點了?),多用提問代替命令(如用“你覺得關上門怎么樣?”代替“把門關上!”),但也要注意,不要用太多的提問,適當?shù)臅r候,要直接了當?shù)乇磉_自己的意愿。
建議:人們往往會尋求建議,但最后又不照建議去做。你提供建議的時候要小心,一是要考慮你是否有提供建議的能力,一是要考慮你能否提供實施你的建議所需要的支持。不要強迫別人接受你的建議。
保留一些空間:雖然沉默讓人不舒服,但別忘了沉默是金這句老話。給你的朋友一些時間來停頓和思考。喋喋不休和打斷別人是交流的兩個大害。
反映情緒:對交流的幫助最大。有時候別人在反復訴說一件事,這時你如果問他:“是不是這件事讓你很焦慮?”會有助于交流的深入。
解釋:把行為歸類或解釋某些行為,這是交流中不可缺少的,但很多人在交流中解釋過多了。
自我流露:別人感情流露的時候,說:“我也是有這樣的感受,上次……”,自我流露對解決交流的困難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