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和汽車的普及讓自駕游迅速崛起,避開口蜜腹劍的導游,感受隨走隨停的自在游,但是汽車的普及馬上殺手騰空出世一大批,其實有時候并不是我們不夠遵守交通規(guī)則,而是馬路殺手太多了,你不惹他、他惹你。
現目前不管何時何地,交通事故已經變成一個常態(tài)。然而自駕游的前提是:活著,才是硬道理。生命只有一次,那么我們在自駕中應該注意什么尼?簡單的總結幾點:
一定要避免疲勞,不要想著堅持一下就到了,自駕游是放松自己的一種方式,不要反過來折磨自己,特別是午餐后一段時間,有的人很容易打瞌睡,這個時候不妨休息一會兒,或者是找個地方散散步看看遠景等等。
比如在高速路上發(fā)現導航錯了,千萬不要逆行,隨機應變,繼續(xù)向前行駛,到下一個高速出口在重新導航。
現在,不管是私家車還是大巴,都一定要系上安全帶,據統(tǒng)計:30%的事故傷亡,都與不系安全帶有關。如果有兒童,千萬不要坐副駕駛,最好安裝兒童座椅。
這點特別是在高速上,如果你開著日間行車燈,前面的車會在第一時間發(fā)現你,因為在后視鏡里很明顯,而且不刺眼,這個任何車都可以安裝,而且很簡單,自己都可以安裝。
左右后視鏡調整的標準:遠處地平線位于鏡子中間,車身占鏡子1/4。車內后視鏡調整標準:遠處地平線位于鏡子中間,能看到自己的右耳。這樣你就能對后面的車輛信息全程掌握的一清二楚,是讓還是閃,都能讓你提前做出判斷。
燈光、喇叭是行車語言,你的行車意圖是什么,一定要提前告訴別人,尊重他人的同時,也是尊重我們自己。
千萬不要選擇顏色比較深的色膜,它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特別是晚上自駕的時候,看不清左右后視鏡。
以前我看見親眼目睹一場車禍,一輛奔馳車被大貨車上掉下來的三角鐵給擊中了擋風玻璃,因為太陽膜的緣故,三角鐵卡在了玻璃上,沒有完全擊穿!
如果被時速100的車輛追尾,倘若沒有頭枕保護,可以瞬間把自駕人員的脖子扭斷。
停車時,頭朝外,出去時,不需要倒車;上車前,觀察車輛周圍有沒有異常,然后再走;倒車時,多進少退,相對倒車而言,前進的安全系數是高于倒車的。
要有預警意識,當前面有視角盲區(qū)時,應該提前按喇叭,避免有人突然沖出,或者是山路彎轉不知道前面情況的時候。切記:視角盲區(qū),必須按喇叭。
遠離大車是指:既不尾隨貨車,也不被貨車尾隨;因為無論是我們追尾貨車還是被貨車追尾,我們都是以卵擊石。所以面對大車,要不讓,要不超。還有就是千萬不要和大車并行。
超車四要素:預判、打燈、喇叭、減檔;首先預判前面的車交通狀況,然后再判斷是否要超車,超車的時候要先打燈,然后喇叭提醒前面的車輛,當被超車輛前臉完全出現在右后視鏡里面時,再打右轉向燈,回到原來的車道上。當然如果在超車前發(fā)現后面有車輛正在超車,我們是不能打轉向燈的,這樣別人不知道你的意圖。切記:隧道、喬梁、彎道都不允許超車。
以前看到在沿海高速上,發(fā)生了6車追尾,而第7輛,因為預留了絕對安全的距離,然后第一時間急剎車,等快停下時,往右打了一下方向盤,切到了另外一個車道,后面又是急剎車,這輛車真是萬幸啊,同時也告訴我們安全的距離是多么重要。還有就是底盤清的車輛,高速路上絕對不要跑太快,因為這樣的車輛非常不利于急剎車。
車道護欄旁邊,積累了很多螺絲、尖銳的石子之類輪胎殺手,當然說不定你還會遇到一兩個逆行騎自行車的。距離護欄太近,稍微一馬虎就有可能蹭到護欄。
每一處提示牌都是血的經驗,能提前預警,比如前面施工、事故多發(fā)地、前方急轉……,預防違章的同時,也對自己負責。
這可是一個多功能攝影機呀!遇到碰瓷的,可以作為證據;遇到交通事故,可以用于劃分責任;自駕游,還可以沿途拍攝風景,比如穿越沙漠的時候,行車記錄儀把全程拍下來,那是非常震撼的,方然他的拍攝效果肯定就不如相機了。
太快大家都理解,可是很多人往往就有一個誤區(qū),那就是越慢越安全,其實這是錯誤的,在自駕的過程中和車輛接觸的機會越少,越安全,車太快,你需要不斷的超越被人的車,車太慢的時候,就業(yè)輪到別人輪番的來超越你,這兩種情況都是增加了和其他車輛接觸的機會。
無論什么情況下,千萬不要打電話、玩手機,這是非常分散注意力的,開車本身就是一個注意力集中的事情,有的人在給人打電話的時候,注意力比酒后駕駛還差。
無論是高速路上,還是不同的國道是,千萬不要逆行,這么多的逆行導致的事故還不夠血的教訓嗎?即使發(fā)現錯了,也要等到下一次路口在轉回去。
自駕游最后在注意幾點:
安全氣囊必須配合安全帶使用;進隧道,要減速開燈;長途自駕的時候,必須攜帶拖車繩;開車時,必須鎖上車門;盡量避免長時間開夜車;吃了感冒藥不要開車;不能疲勞駕駛。每一條交通規(guī)則都是用血寫成的,千萬不要抱有任何僥幸心理,在好的車技也有不在線的時候,靠僥幸不可以幸運一輩子。自駕游前提是安全,其次就是錢哈哈~
當然如果伙伴們還有其他好的建議,也可以給大家分享一下。